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产品召回频频发生的严峻现实,从消费者的角度对产品召回进行了研究。在对相关研究结论进行提炼和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联系现实中发生的产品召回事件,分析了消费者对产品召回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且揭示了消费者应对产品伤害危机的新趋势,为企业合理妥善地处理产品伤害危机事件提供了相关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企业产品伤害危机的现实严重性、普遍性,以及其对品牌资产影响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确定了产品伤害危机应对的主体类型和不同方式,明晰了品牌资产的内涵;进而以2003-2010年我国本土发生的56个产品伤害危机事件为研究样本,具体分析不同的危机应对主体和应对方式组合对企业品牌资产不同层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发生可辩解产品伤害危机后,应该及时选择应对策略来恢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文基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维护角度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危机的严重性、危机的群发属性对企业策略选择效果存在调节作用。企业在应对严重且单发的危机时辩解的策略是最有效的。随着危机的严重性减弱,辩解策略的效果越差而和解策略的效果越优;同样随着群发属性的增加,辩解策略的效果越差而和解策略的效果越优。  相似文献   

4.
张雷 《企业导报》2013,(8):170-170
近些年来,我国各行业的产品危机层出不穷,使得产品伤害危机成为学术领域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产品伤害危机的概念、分类和应对方式对学术领域成果进行述评,为企业有效应对产品伤害危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如何以巧妙的危机公关策略来妥善应对危机事件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危机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机事件对企业危机公关的启示,研究和探讨企业应对危机公关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如何以巧妙的危机公关策略来妥善应对危机事件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危机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机事件对企业危机公关的启示,研究和探讨企业应对危机公关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并未对品牌危机的概念形成统一的权威认识,也未对品牌危机本身进行分类。通过对品牌危机与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危机和公共危机概念的辨识,澄清了概念之间的模糊性,在对国内外频繁爆发的品牌危机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品牌危机按照三个分类标准分为:核心要素和非核心要素的品牌危机;主动和被动的品牌危机、行业和非行业的品牌危机。并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进行比较和总结,为深入理解品牌危机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危机、疫情危机等带来的商业环境剧烈变化,企业危机话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统计分析了CSSCI库与SSCI库中2005—2019年的相关文献,梳理并比较国内外企业危机话题的演化趋势、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沿。研究发现,国内外企业危机研究基本在第一阶段都普遍关注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问题,第二阶段关注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第三阶段则主要关注产品伤害危机相关问题,但在本阶段国内外研究呈现一定的分化。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外企业危机研究基本从危机的形式、应对及预警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在危机应对角度上国内研究主要是基于已有理论框架论述危机管理策略,国外研究则强调利用实证数据推导特定危机问题下的特定危机应对方法。最后,在未来趋势方面,国内趋于关注“社会化媒体”“溢出效应”及“品牌危机”等话题,而国外研究则更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话题。  相似文献   

9.
如何以巧妙的危机公关策略来妥善应对危机事件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危机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机事件对企业危机公关的启示,研究和探讨企业应时危机公关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事件的危险远高于其他产品事件,此类事件频发消费者势必会更关注企业应急措施并影响其购买意向。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与消费者访谈归纳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形式,并聚焦于不同企业危机管理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向恢复的作用。得出:食品事件发生后企业回应比企业不回应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恢复效果要好,而且企业主动下架召回要比仅仅声明道歉并会加强质量管理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恢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明星代言人的选择及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选择品牌代言人的广告策略,但这种广告策略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企业选用明星代言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明星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机,对如何选择明星代言发表了一些看法,并对危机发生后如何应对危机做了简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过去关于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危机产品拥有者的研究,然而品牌延伸的广泛应用使得危机产品非拥有者也有可能是其延伸品牌的使用者,因此研究产品伤害危机对非拥有者的影响也很重要。文章发现,产品伤害危机对延伸品牌的负面溢出效应对拥有者影响更大,而对非拥有者影响较小,但是当公司的响应策略越偏向积极承担责任时,非拥有者比拥有者更容易受到感知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对危机产品的延伸品牌表现出更好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在近几年发生的许多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面对由危机引起的网络舆情时,往往会出现应对不周的状况,从而进一步扩大公共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危机事件爆发已成常态,但地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低效策略有待改善,文章从互联网时代公共危机事件的内容入手,分析地方政府处理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为出发点,分析了这场金融危机和标志性事件以及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的出台.本文还探索了中国在这场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提出了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消费者评价的品牌整合策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整合是一种品牌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其核心是构建强势旗舰品牌,并通过旗舰品牌和一般品牌关联的建立将旗舰品牌资产共享给一般品牌.目前关于品牌整合的研究很少,而且大多集中在品牌整合的内涵和方式上,这与品牌整合在实践中的盛行有较大的落差.因此本研究从品牌整合策略入手,通过分析品牌整合的诱因、目的、作用机理,以及品牌整合策略的分类和目标分析,构建一个较为完备品牌整合体系,并通过消费者评价,筛选影响企业品牌整合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发现,企业选择品牌整合策略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旗舰品牌感知质量、旗舰品牌与一般品牌形象契合、产品契合以及产品涉入度.其中旗舰品牌感知质量对企业进行品牌整合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旗舰品牌与一般品牌形象契合以及产品契合对企业进行品牌整合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在旗舰品牌感知质量因素的调节下,会对企业选择品牌整合策略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产品涉入度作为调节因子对以上因素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刘接忠 《价值工程》2009,28(8):129-132
产品伤害危机处理,是现代企业必须正视的课题。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谓是危机四伏,必须采取有利的预防措施与消除策略。企业采取的伤害危机处理方式在于能否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对于企业危机处理信任与否,会影响到企业产品品牌资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雪 《企业导报》2010,(1):114-115
从我国已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看,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负面影响都首当其冲,如何管理企业危机是各类食品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的现状和食品安全危机的特点,借鉴国外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的食品安全法施行,探讨食品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和策略来有效应对危机,力求食品安全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聚焦于道德型品牌危机事件对品牌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品牌群内其他品牌的溢出效应。文章基于挫折-攻击理论和情绪应对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构建道德型品牌危机事件对消费者反应(抵制态度、负面口碑传播、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并通过实验方法分析受到波及的企业如何应对负向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此类危机事件的关注和其民族中心主义会引起消费者进攻型负面情绪和规避型负面情绪的双重变化,但是只有进攻型情绪能够导致消费者对事件品牌和其他关联品牌的系列反应;受到波及的品牌短期内宜采用沉默而非辩解策略来化解负向溢出效应。本文结论为有关道德型品牌危机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外国和本土品牌在此类危机事件中如何应对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峰杰 《企业活力》2005,(11):54-55
<正>2005年以来,波及全国的一些生产性事故和企业危机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如阜阳奶粉事件、德隆危机事件、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等。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危机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着重对群体性危机事件进行重点研究,希望对企业危机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已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看,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负面影响都首当其冲,如何管理企业危机是各类食品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的现状和食品安全危机的特点,借鉴国外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的食品安全法施行,探讨食品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和策略来有效应对危机,力求食品安全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