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呷呷  张云齐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67-268,298
中国的各类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任,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民族高校学习。对于民族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在高校健康成长,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2021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少数民族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已经与全国同步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当然也需要看到,受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较大,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既相辅相成又是相互制约的。以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高排村和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两个苗族村寨的经济现状的比较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经济在不断的持续发展,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我们国家旅游产业的持续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在支持着我们国家经济.在国家的支持与鼓励下,我们国家的各个地区都在不断的发展旅游产业,而作为民族地区有着本身的民族地区优势,旅游产业发展更快更好,也给旅游产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就是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民族教育的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功能是基于少数民族权益自由权和社会权,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培养民族地区所需人才.它旨在通过保障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保障各民族的参政权,实现少数民族政治权益的平等;通过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平等权和发展权、民族经济获得国家帮助权来保障少数民族经济权益平等;通过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权利、保持和改革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和社会保障权利等等,遗传和发扬优良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6.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身份和大学前的预备学习阶段,决定了他们的思想状态与大学生有很多的不同,因此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引导.准确把脉,对症下药,必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进入第三十个年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推行民族区域自治_的政策,国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特殊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在这一整套民族政策体系的作用下,中国政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道路,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发展状况,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为例,来进一步说明我国在解决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问题上所作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自身的文化生态系统,它的生存和发展受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对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结论:经济结构的改变给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的隐忧;缺乏有效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冲击;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管理人才匮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路,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中西部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加之,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偏低和法律、环保意识相对淡漠,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的现状和对策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立法与实施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以便通过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环境,从法律方面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山区农业经济的战略地位。山区农业经济在全国整个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山区农村范围广、面积大,且大都属于“老、少、边”地区。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消灭了民族压迫和剥削之后,各族劳动人民都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强烈要求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和汉民族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1.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云南省民族地区中学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意义、可行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建议,以期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同时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人口最多的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为了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调动各民族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工作,一贯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如在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  相似文献   

13.
刘嘉 《经济师》2010,(9):43-4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从民族文化中剥离并凸显出来的,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系列社会活动,具有娱乐性、竞技性、民俗性、广适性和地域性等显著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交流,举办大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还可以加速民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邱雪静 《经济论坛》2013,(10):161-163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经济政策具有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状况和民族经济政策根本目标的连贯性认知;党和国家制定、实施民族经济政策的国家帮助方针、对口支援方针、因地制宜原则、自力更生原则保持不变是民族经济政策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是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民族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其他经济区。文章主要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策略,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另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8,(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观察法对我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考证。从中探寻萨满文化背景下赫哲族原始宗教与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而阐析萨满文化对赫哲民族特质的民族意识、民族信仰及民族文化间构筑形成的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其原始宗教功能和意识在现代社会中被逐渐弱化,但它的影响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沉淀于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并对赫哲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新中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重要政策和措施,主要有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发展少数民族文字、推行双语教学;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实施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以及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各民族人口素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全面地被世界经济体系所裹挟,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国家力量的制约与牵引,以及市场经济的渗透,一方面中国民族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农村传统经济文化结构遭到解构,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基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石羊镇的调查,以其作为中国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的个案,从微观的层面对中国民族经济转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实行民族问题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当代的一项基本政策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民族地区的实践,推动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二是维护了祖国统一;三是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进步;四是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相适应,全面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