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天津轨道交通路网越织越密,地铁出行范围显著扩大,配套服务设施陆续完善.与此同时,依托地铁站点打造的TOD运营模式,也在部分新盘规划中被频频提及.本文,运用SWOT分析,对天津实施TOD模式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分析,指出发展TOD模式有助于提高天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上海郊区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外围大量集聚,也促进了郊区商业的发展,大型超市已经成为居民购买日常用品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居民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高,规划需要抑制人们日常生活对小汽车的依赖性,避免社会分异和城市蔓延式发展。首先研究商业网点分布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藕合关系,可以看出在郊区两者之间缺乏配合。通过对上海近郊两个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居民大型超市购物出行的调查分析,研究站点地区空间规划设计及公共交通服务对人们购物出行的距离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在城市近郊地区TOD建设在轨道交通站点和大型超市选址、居住区设计与地面公共交通的整合及换乘的规划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也有助于我们的规划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3.
汽车依赖已成为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为此,整合福州中心城区的社会调查、兴趣点、道路网、公交线路等数据,探究各类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土地利用密度与绿色通勤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小尺度街区对步行、骑行或公交出行具有显著正面作用,反映出适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障非机动化路权的重要性。②居住地与就业地的建成环境影响不尽相同。住所周边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将促进居民选择步行通勤;加密单位附近的公交线路不仅会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也能为慢性系统改善创造积极条件。③除纳入态度偏好变量外,对单位大院、房改房、保障房住户另行分析可规避居住自选择的干扰。经检验,上述建成环境特征的影响是独立且稳健的。  相似文献   

4.
从住区视角研究家庭非通勤出行能耗影响途径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石家庄、郑州和太原三个城市家庭的非通勤出行能耗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住区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生活方式和交通工具均对非通勤能耗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建成环境的总体影响略低于其他三个方面。住区建成环境对非通勤能耗的作用形式以间接影响为主,提高路网密度和均衡度,增加住区周边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度有助于减少私家车购买和使用频率,进而降低非通勤能耗。机动车补助和停车便捷程度也是影响家庭购车决策和出行模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出行链的居民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空间与居民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活动分析法(Activity-based Approach)是将时间与空间、活动与移动、选择与制约结合起来分析人类行为的有效手段.基于出行链(Tour-based)分析思想,以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次序Logit模型对居民工作日出行的多目的性、交通方式机动化程度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出行链的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居住空间由中心向外缘扩展,居民出行的多目的性增加、机动化程度提高,扩展至五环以外有所回落;活动时间、移动时间、出行距离对出行链的多目的化、交通工具机动化具有正向影响,晚高峰的机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道路施工管制对于居民出行影响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搜集,应用非集计模型理论及居民出行方式的RP和SP组合数据,建立了交通方式划分的MNL模型,并应用Spss22.0软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标定.通过模型拟合度和显著性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单因素、双因素、三因素得到了各种交通方式的效用函数方程,利用该模型对道路施工期间蚌埠市大学城周围居民出行交通方式的分担率进行了预测.实践证明,此模型能够充分考虑到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能够为以后在道路施工期间居民的出行提供一定的帮助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影响时空行为的建成环境测度与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成环境对时空行为的影响是国内外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的热点。然而,立足中国城市的实证研究多侧重在时空行为一侧,对于建成环境要素的测度和实证评估尚缺乏系统的分析框架。因此,基于"5D"指标体系,归纳了土地利用的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公交邻近性等社区建成环境要素及其测度方法,并以不同建成环境要素对出行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针对建成环境与时空行为关系的中国本土实证与理论发展方向。当务之急是构建适用于中国城市发展特征的建成环境测度指标体系和分析尺度(如应对生活圈规划),同时更多实证研究需聚焦在比较分析不同建成环境特征与不同时空行为之间的多元复杂联系上。  相似文献   

8.
<正>公共交通出行和小汽车出行是城市交通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整体交通状况和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的出行成本主要包括:提供者成本、使用者成本、社会成本。其中,使用者成本是人们在选择出行方式时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公共交通出行的使用者成本包括:公共交通票价、出行时间成本、舒适性成本;小汽车出行的使用者成本包括:出行时间成本、舒适性成本。本文旨在对公共交通和小汽车的使用者成本做出对比研究,以石家庄为例分析使用者成本对出行者在选择交通出行方式时的影响。一、出行使用者成本构成分析1.公共交通票价。公共交通票价主要是指出行者选用公共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成环境会通过影响居民的体力活动强度,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选取北京15个社区进行入户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对居民体力活动强度进行测度,以GIS数据为基础评测社区建成环境,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对影响居民体力活动的因素进行校验。研究发现:社区大小、容积率及公园数量对体力活动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在既有文献中强调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建筑密度等因素并未表现出显著作用,这或许是由于不同国家城市肌理的既有差异所导致。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23):43-46
长期以来,国内城市的交通规划中"车本位"理念占据主导地位,对行人、自行车的关注度不高,居民整体出行环境品质恶劣。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的大形势下,城市交通要树立行人优先、非机动车优先的理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保障出行安全,提倡绿色出行。本文在总结国内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存在问题,借鉴国外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从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慢行交通设计,营造慢行交通舒适环境,保证安全,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加强交通管理等方面分别提出优化建议,并应用到浙江省嘉兴市慢行交通系统的优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供应链配送系统中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应用最优化方法提出了以转运为基础的动态数学模型。模型中讨论了如何动态地集中控制各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库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给出了按BENGERS方法设计的求解算法。模型中约束方程数量的有限性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以苏果超市为背景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孔庆岩  张莹 《价值工程》2012,31(35):223-224
经济学中弹性问题一直是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且弹性理论的应用很广,而且在不断扩大。本文通过总结微观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内容,介绍弹性理论在现实中的各种应用,为广大经济学爱好者理解及运用弹性理论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宁 《价值工程》2010,29(13):140-140
煤炭企业井下锚杆巷道施工过程中,掘进进尺效率的高低与打眼效率密切相关,而打眼的过程中更换钻杆的次数无疑也是影响打眼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试用线性规划技术解决井下锚杆机钻杆长度问题,从而提高打眼效率,提高进尺速度。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7,(17):65-66
一般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索赔的现象比较多,结算超预算的问题也会经常出现,为了有效控制这些情况,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编制单位必须审核清单和控制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此,工程量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和控制价的审核质量至关重要。清单和控制价的审核应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造价人员或者造价工程师来完成,本文主要浅谈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审核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15.
张宝同  王琳  郭峰 《价值工程》2012,31(1):275-276
本文建立了场站保障装备管理指标体系,重点对指标体系中各个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技术园区人才流动问题的若干特点,并从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人才在园中流动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定制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它会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些因素影响,以及所应用的实施策略其自身的限制。面对不同的影响,企业须加强内外的整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竞走运动员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竞走教练员训练重点是在耐力训练的基础之上,特别应该重视和加强技术训练,我国竞走运动员应该在较高的步频技术特点上,力求增大步幅,使步频和步幅得到最完美的结合;同时也探析了提高竞走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科学训练理念、手段、方法,为竞走运动员、教练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白艳 《价值工程》2011,30(31):265-266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并且种类繁多。他的音乐作品大多以时代和个人命运为主题,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情感历程。贝多芬在自己短短的五十七年生涯里,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本文从贝多芬音乐创作的角度出发,浅析在不同时期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风格转变、特点以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冯龙良  贾亚莉 《价值工程》2011,30(20):286-287
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格外关注,而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存在重专业学科学习,轻人文精神、道德素质培养。使得一些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人文精神、生命意识缺失。因而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有组织地进行人文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