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在原有的投资传导循环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由投资流向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动中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区分,更加清晰地界定了投资流向导致结构变动不同时,对经济结构水平影响的不同结果.分析了短期和长期中投资制度安排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找出在短期中最优结构变动的投资量组合以及长期中的结构变动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从产业结构变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海南省产业结构演进是影响经济波动的显著原因,而经济波动并非是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显著原因,二者不存在明显的互馈关系,提出构建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色产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1978~2006年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宏观经济模型测算了产业变动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还较低.需要制订有效的产业政策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鑫燕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132-133,253
以现有关于产业结构及投资相关的文献为基础,从投资对产业结构的约束为契入点展开分析,通过投资传导图的直观展现,并从产业结构变动的两个方面,即结构调整和结构变动来论证,以固定资产的增量投资为研究对象,粗浅地阐析了投资因政策支持与抑制,流向用于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比例,规模及方向不同,从而致使投资结构发生变化,投资结构又因布局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而引致产业结构的变动。此外,还就投资对产业结构的约束,简要地提出了政策导向的机理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货币化假说”。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弹性为2.7,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弹性为1.2。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变化与服务业结构变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为深入揭示宏观经济波动指标与服务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宏观统计数据,运用Moore结构变化值、HP滤波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定量方法,系统分析宏观经济波动与服务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服务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其影响是中期的,并不具有短期和长期影响.服务业结构变动主要来源于服务业内部增长率的波动.运用VAR模型分析表明,服务业内部增长率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四条传导途径,其中以房地产为枢纽的途径作用明显.总的来说,服务业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中期影响,政府应当通过控制传导途径以平抑服务业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虹 《经济论坛》2010,(5):32-36
本文基于中国1980~2008年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结构变动指标数据,运用协整与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了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得出进口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Granger原因,产业结构是出口结构变动的Granger原因的单向因果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得出进口结构的冲击在即期对产业结构产生正向影响,而出口结构的冲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方差分解的结果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几乎来源于自身,进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比出口结构变化大。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10)
为探究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向量自相关检验,对相关变量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及短期协整关系的分析,建立了VAR和VEC模型,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的产业结构是推动能源消耗加快发展的原因;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耗在短期内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1978~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空间,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Engle Granger误差修正理论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有别于其短期关系、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变动均具有惯性等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及其原因的探讨,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有选择地引进、改造和吸收适宜先进技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城镇投资环境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快投资结构调整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君 《经济师》2002,(8):241-242
文章对山东省近年来投资结构的变动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调整投资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 the global booming of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become a booster for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the digital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come obvious. Based on a grey relational entropy model and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our empirical study reveals that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varies over time. Since 2013,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become an engine for China’s continuous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By compa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industrial digitization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we find that the former has a foundational leading role in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ut the latter has a stronger impact. Therefore, the digita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being able to lead the futur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ina should rapid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igital infrastructure and implement strategic spatial layou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dustrialization while concurrently accelerating the industrial digitization. This will enable China’s economy to achieve higher-quality, more efficient and more secure development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and will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12.
焦聪 《经济与管理》2006,20(3):82-84,87
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但由于跨国公司的本质是在东道国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所以其必然与中国的投资导向发生某种偏离,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应对跨国公司投资给予积极的引导,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财政分权以后地方政府投资逐渐演变成为我国投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面板数据实证方法分析了1994年财政分权改革后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由于处于投资竞争的现实使得其对第二产业的发展过于偏重,而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较小,从而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传统上作为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其表现为:传统的自然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在日益减弱,经济全球化与外资的推动成为产业结构的主导因素;信息化发展和科学技术体制化给产业结构调整以强烈影响;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环保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一是通过制度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扫除内部障碍;二是通过完善机制形成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区际产业转移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是短期内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区域的结果说明,区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暂不显著,区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产生显著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关于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更和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2):270-273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年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人均GDP、年均GDP则与其不相关或弱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使用PVAR方法控制变量之间的内生性相互影响,分析检验FDI和研发投入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地直接促进作用,此外通过促进国内研发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也有间接促进作用。我国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不同状况制定不同的引资政策;同时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温州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温州产业结构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试图从温州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 认识产业结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性,研究目前温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进行建模,分析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深层次原因。以经济绩效为主要标准的地方官员晋升选拔机制,直接影响各个互为竞争地区的地方官员的产业投资策略选择,进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模型结果显示,当两地区初始绩效无差异时,产业结构必然趋同。当初始绩效存在差异时,以两地区高利润产业绩效之间相关系数的临界值1/2为分界点:小于等于1/2时,区域产业结构必然趋同;大于1/2时,产业结构是否趋同则受初始绩效差异、高利润产业期望绩效与落后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绩效差值以及两区域选择高利润产业的绩效相关系数三者间关系的影响。该相关系数可能代表着两区域所投资的同一产业内不同产品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不能仅因产业投资方向上的趋同就认为产业结构存在严重趋同,还需要对产品结构是否趋同进行分析研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