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河北省的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宾志 《经济论坛》2004,(10):25-26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河北省的情况看,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城乡就业压力同步增加,新成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评估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悔 《经济论坛》2003,(18):11-13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供需是受市场调节的。从理论上讲,失业与就业是社会的正常现象。从实践上看,充分就业作为公共部门追求的目标,是各国政府神圣的义务与职责,面对就业与失业这一不能回避的问题,政府必须有化解良策,妥善解决。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企业改制、政府减员,使得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如何推进再就业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及合理推动劳动力流动,是我们当前既要从理论上探讨,更要从实践上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特点1.失业人口三…  相似文献   

3.
非正规就业:就业的新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覃俊波 《当代经济》2003,(12):46-47
非正规就业,国际劳工组织称之为“非正规部门就业”。什么是非正规部门呢?1992年第十五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了“非正规部门”的定义,该定义指出:“从广义上说,非正规部门由为有关人员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为根本目的,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的单位构成。这些单位的特点是组织水平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基本没有分工,生产规模小。”但我国现实的情况来说,我们可以为非正规就业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非正规就业就是指劳动者为获取收入而从事没有国家保障的工作的一种就业方式。当前,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就业政策,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反映计划经济的特点和固有弊端。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由表及里地推进创新,逐步以广开门路形成多元化就业格局,在新增劳动力中确立双向选择关系,全面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直至剥离企业富余人员。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就业政策的创新目标演变为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于是,就业政策从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制度入手,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活动。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在肯定和批判已有的从微观边际生产力视角出发的实物有效就业研究的前提下,提出从宏观的、长期的层面研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并经验检验了货币有效就业假说。分析表明: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高增长与低就业的并存,原因是现有的就业增长是低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不能够扩大有效需求而自动产生对就业的需求,解决的途径应该是,将就业增长纳入宏观有效需求的问题当中,用适当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进而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6.
张丽 《经济论坛》2010,(10):113-114
内蒙古是我国拥有众多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由于各方面原因,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内蒙古的就业问题入手,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指标,也是对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和预测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和判断,进而从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出发,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韩宇 《经济师》2023,(8):167-169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构建稳定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对于整体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最基本的就业问题,高校大学生是当前社会就业难题的主体,更应当加以重视并妥善解决。文章基于就业优先战略思想,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推动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然性、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武汉市第三次产业的就业需求、可能的就业容量及就业需求与就业容量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宏观分析,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和减缓就业弹性系数下滑速度两方面探讨了扩大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就业景气程度是衡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指标,对指导和制定就业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就业存量变化情况(流入量、流出量、总量)、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需求量、供给量、成交量、求人倍率)、非就业存量变化情况(长期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的连续监控及指数化处理,构造出一组从不同侧面反映就业市场活跃程度的分量指数,在此基础上,用AHP和DELPHI方法提炼出一个能够反映监控区域就业市场兴衰变化过程的指数---就业景气指数(EPI)。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研究》2014,(6):J0002-J0002
<正>书名:《民生视角下山西就业问题研究》编著者:赵满华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ISBN:978-7-514-14410-9出版时间:2014-05定价:36.00元内容简介:本书以"民生视角下山西就业问题研究"为书名,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山西现阶段就业状况、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扩大就业的对策,从产业方面探讨了山西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特点和变动趋势,从行业的角度研究了山西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就业状况,对山西公有制经济就业、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城镇单位就业、乡村就业、个体经济就业、县域经济就业、城中村居民就业、山西失业问题、县乡就业市场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而高校就业工作指导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本文就高校就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为大学生就业指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经验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近年来,投资的就业拉动效应较小且明显趋于减弱。从结构层面看,三次产业中,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具有显著的就业拉动效应;而在城乡各类经济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则更能促进就业。从各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贡献度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9,(5)
就业是解决劳动者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是残疾人中的佼佼者,但依然属于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帮助他们实现更加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让他们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自身和家庭的生活状况,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示范效应进而带动残疾人群体的就业。残疾大学生就业是国内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就业现状、影响就业的各个因素、就业帮扶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残疾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合当前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如何破解残疾大学生难题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视角。  相似文献   

15.
将国际上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分为三种:法规管制型政策、平衡型政策和替代型政策。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从集中就业转变到目前的以按比例就业为主,以多种就业方式为辅,实现了从分割到融合的过渡,但残疾人就业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平衡型政策不够完善,职业康复和培训、支持性就业较为薄弱。建设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应从全局和整体考虑,关注残疾人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维持其就业动力,重点加强平衡型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论当前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晓英 《经济师》2007,(3):68-69
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就业问题凸显。灵活就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就业形式已进入大学生就业视野,但是由于灵活就业现状、就业观念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灵活就业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文章从大学生就业现状与灵活就业、对大学生灵活就业的认识偏差及原因分析、推动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对策与建议、大学生灵活就业前景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新型就业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 《经济论坛》2005,(8):138-138
提起大学生就业准备,很多人会想到了解就业政策、收集和处理就业信息、熟悉择业技巧、准备自荐材料等,这些毕业阶段的准备工作如果全放到最后一学期做就显得紧张忙碌。事实上大学生就业的准备不仅仅是在毕业阶段,而是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换句话,应把大学生就业教育放在“起跑线”上,从新生入学就培养其就业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市场化和投资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建立就业模型,比较分析了市场化、投资与就业增长关系和现状,发现市场化对就业增长有负面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市场化对就业负面影响越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就业弹性比东部大,并以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加以佐证,提出了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投融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扩大就业的思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业水平高低与经济增长快慢相吻合,扩大就业的基础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管子》就业思想的要点是:提倡侈靡的消费,增加社会的就业量。提高就业弹性的政策措施是: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拓宽农民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20.
灵活化时代的就业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灵活化成为了西方工业化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从理论上来讲,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将从内外两方面增加就业的不稳定性。但是,对就业任期和离职率等就业稳定性指标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稳定性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长期性稳定就业仍然是这些国家劳动力市场的标准就业关系。这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之间的矛盾,可从三个方面来解释: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程度、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等因素的稳定作用和媒体报道与一些相关研究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