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立文  冀鸿 《技术经济》2003,22(12):6-7
<正> 一、“以顾客为中心”对企业营销的意义 “以顾客为中心”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第一项,是指“组织依赖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现代营销观念的着眼点是生产顾客需要(包括潜在需要)的产品,通过满足顾客的需要来获得利润。顾客从购买到满意,再从满意到忠诚,然后向自已的亲朋好友传播消息,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会给企业带来利润。因此,以顾客为中心,对企业营销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曹辉  王积俭  罗萧 《经济论坛》2004,(14):69-69,85
管理大师科特勒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即:满意(Satisfaction)=期望(Expectation)-结果(Result)。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顾客满意是一种顾客心理反应,而不是一种行为。另外,“顾客满意”中的“顾客”不仅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使用)购买者,  相似文献   

3.
当今市场正进入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情感消费阶段,许多企业都纷纷实施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经营策略,这无疑是对企业传统经营的一次挑战,是企业价值观的一场革命。顾客满意,就是顾客对所购买和使用的产品(包括服务)感到满意。而顾客满意度高,产品肯定旺销,企业就可获得丰厚利润并得到满足。两者相辅相成,即:顾客满意=企业满意。然而,企业要想使顾客满意,提高顾客满意度,并非易事。它必须弄懂弄清顾客满意的内涵,并科学地实施顾客满意战略。  相似文献   

4.
张东风  杜纲 《经济论坛》2003,(22):27-28
方略一: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以顾客满意为宗旨计划经济环境下,人们习惯于“识别和满足上级需求”即完成领导下达的计划任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管理团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断地识别顾客,持续满足并超越顾客要求,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才是企业生存的基础。ISO9000:2000族标准确定了“顾客满意”这一宗旨,同时也指出了企业发展还需要在顾客、股东、员工、社会、供方等相关方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方可持续发展这一规律。企业应把追求顾客价值最大化,与顾客满意有机结合起来,关键是把这些观念融入到企业精神文化之中,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试论顾客满意的切入点——员工满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勇  马凌 《经济论坛》2006,(18):68-70
在企业里,低落的士气,无休止的抱怨,居高不下的离职率等,都是员工不满意的表现,这告诉管理者要采取措施改善员工满意度。因为不满意的心理感受会使员工倾向于做出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削弱企业对外输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严重影响顾客满意。没有满意的员工,就难有满意的顾客。有关调查显示,员工满意度每降低3个百分点,企业的顾客满意度随之降低5个百分点。再联想到企业界和学术界议论纷纷的“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一、顾客满意及其实现前提满意是一种情绪、情感体验,指一个人通过对特定对象可感知的效用与他(她)先前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6.
试论企业的顾客满意战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现代社会 ,企业要赢得长期顾客 ,就要创造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现代企业活动的基本准则 ,它是以构成顾客满意度的各个要素作评价基础的 ,我们可以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的顾客满意指标体系或模式。实施顾客满意战略的根本目标 ,在于提高顾客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满意度 ,创造忠诚顾客 ,实现企业的长期盈利。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则必须切实可行地制订和实施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不断地识别顾客,持续满足并超越顾客要求,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ISO9000族标准确定了“顾客满意”这一宗旨,指出了企业发展还需要在顾客、股东、员工、社会、供方等相关方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方可持续发展这一规律。企业应把追求顾客价值最大化与顾客满意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此观念融入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还将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列为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使国有企业真正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就企业自身而言“管理科学”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王乐泉书记在自治区党委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讲话中也明确指出:“企业管理是企业生产经  相似文献   

9.
许水龙  孙玉 《经济论坛》2008,(4):106-110
一、引言 从1965年Cardozo首次将"顾客满意"这一概念引入营销领域至今,顾客满意已从一种简单的经营口号和研究目标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经营理念.既有的研究表明,顾客满意与再购买意愿(Repurchase Intention)、顾客忠诚(Customer Loyalty)、顾客保留(Customer Retention)、市场份额呈正相关关系,并最终可导致企业的盈利.  相似文献   

10.
龙玉祥 《经济论坛》2003,(15):31-32,36
随着顾客需求发展到今天的“心灵时代”,即追求“心的满足感与充实感”的时代,单纯的物质交换关系已很难承载和覆盖企业与顾客关系的全部内涵和空间。CS战略的实施打开了企业与顾客所有的联系通道,广泛建立了企业与顾客心理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为全面构建企业与顾客(内部和外部)心理契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的经营战略由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发展到以顾客为中心,追求顾客满意,进而构建企业与顾客稳定的心理契约,体现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全新视野和经营管理方式上的人性化发展趋向。一、CS战略与心理契约(一)CS战略CS战略即顾客满…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人们提出并强调实施CS(顾客满意)战略,并以此作为企业营销的根本。但实际情况却是顾客满意不等于重购。据(哈佛商业评论》报告.有65%~85%表示满意的顾客会毫不犹豫地购买替代品或竞争对手的产品。可见,企业一味追求顾客满意就有可能掉进“满意的陷阱”。这是因为.企业提供可使顾客满  相似文献   

12.
国外企业家新的经营之道──“包满意”欧阳栋梁现代企业经营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企业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使之买得舒心,用得放心。“包满意”承诺的营销艺术由此应运而生,它是指顾客如果因质量问题、价格问题等对所购商品...  相似文献   

13.
没有顾客,企业将无法生存。企业应始终关注顾客,将满足顾客的要求作为首要工作,并以此安排所有的活动。华北制药秉承“人类健康至上、质量永远第一”的企业文化,以高质量的产品增强顾客的满意和信任,使企业取得了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张敏 《时代经贸》2011,(4):98-99
在现代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已逐步上升为主流的管理理念。现代酒店的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顾客满意,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把员工满意放在重要位置,强调酒店要以员工为本。提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管理理念,也就是说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宾客。本文建议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对员工的管理中,达到实现员工满意,提高酒店服务质量。从而让顾客更加满意、酒店更快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颖  赵金石 《经济视角》2000,(11):41-43
一、CS经营战略的起源与发展 CS是Customer Satisfaction的英文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战略即“使顾客满意”的战略。它源于美国,1986年美国一位消费心理学家首先使用了“CS”(简称),进入90年代后,这一战略在全球工商界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观念。 最早应用这一战略的是日本本田财团在美国的本田汽车公司。1986年该公司针对上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企业管理的新热点——顾客关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考 《经济师》2002,(6):253-253
顾客关系管理”源于“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 ,它的产生是企业管理理念演变的结果。进入 2 1世纪 ,“顾客关系管理”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 ,而且还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实施“顾客关系管理”是否能够获得成功 ,关键取决于企业开展“顾客关系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得如何 ?我们相信“顾客关系管理”一定能为企业创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7.
<正> 顾客是企业的战略性资产,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因此顾客满意度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创造顾客价值和满意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在新世纪之交的中国,顾客满意度管理在中国大陆得以迅速推广,成为具有战略远见企业市场运作的利器,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利用这一利器来开启中国市场之  相似文献   

18.
浅议关系营销与顾客满意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新经济企业,需要凭借强大的客户群体才得以发展。“顾客满意”是企业关系营销中正确处理企业和顾客关系的基本原则。本文在分析关系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顾客满意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杨琇 《经济与管理》2004,18(8):90-92
ISO9000标准明确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文分析了企业顾客的分类,顾客满意的理论分析,企业如何研究顾客 满意程度,如何管理顾客满意做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20.
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论任何时代 ,企业的走向一定跟随顾客的脚步”(日本经济学家武田哲男语 )。随着顾客的需求发展到今天的“心灵时代” ,即所谓“心的满足感与充实感”的时代 ,企业的经营战略也由过去的CI(CooperateIdentity即企业形象 )战略阶段提升到CS(CustomerSatisfaction即顾客满意 )战略阶段。企业的CS经营就是彻底结合商品与服务 ,测量至全面性、定量性之顾客满意度 ,改善顾客满意度偏低的情况 ,把追求顾客满意作为自己的战略目的① 。然而顾客在消费了相应产品或服务之后是否满意或满意程度如何 ,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