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我国劳动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劳动者非学历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对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5家制造型企业21个生产车间的调查数据,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年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在技能水平上显著高于无证工人,证书等级越高,技能水平越高。与无证工人相比,初级工和中级工证书的收入效应约为9.5%,高级工证书的收入效应为11.0%,技师及以上等级证书的收入效应显著上升至24.0%。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证书的收入效应主要是因为工人技能水平提高带来的;技师以上等级证书的收入效应一方面来源于工人技能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一些非技能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人民币外部实际汇率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外部实际汇率贬值通过成本效应、支出转移效应直接提升净出口,出口部门需求上升通过产业分工效应、收入效应和城镇化效应间接带动其他部门、其他产业的产出。实证检验显示,外部实际汇率贬值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工业产出,但外需变化对工业产出的影响要比外部实际汇率显著;外部实际汇率可提升服务业产出但有明显时滞。  相似文献   

3.
通过补贴私人的教育或提供公共教育实现人力资本的最优公共投资被认为是含有外部效应的内生增长模型。补贴私立学校可以刺激增长,增进福利,并且不会有发配的效果。然而象文献中讲的那样,为减少收入的不平均,公共教育会阻碍平均收入的增长,除非外部效应足够强,公共教育会减少中等代理人的福利,除非初始的收入不平均足够地高。具有高的收入不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非学历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校非学历教育不仅符合构建学历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潮流,更有利于提高高校整体教育水平。当前,中国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轻视非学历教育、资源投入不够、机制不健全、教育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对非学历教育重视、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创新教育模式、健全教育监管机制,推动高校非学历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肖丹丹 《时代经贸》2013,(4):136-137
结合我国的人口红利和劳动力供求现状,本文从劳动力资源角度分析了我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剖析了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外部效应及其在缓解结构性失业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并指出创新型人力资本和教育培训投入为规避潜在的“中等收入陷阱”提供7思路。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并不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为目标,但近年来兴起的相关理论研究发现它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收入分配效应。本文选取125个国家和地区1980—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并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实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并且,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效应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为显著;劳动收入正向调节数量型货币政策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而通货膨胀正向调节数量型货币政策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即负向调节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此外,财政再分配水平提高有助于发挥扩张性货币政策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产业是工业经济的基础,对非资源型产业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而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又为资源型产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以我国最大资源省份新疆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取1990-2016年数据构建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对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内部效应及劳动就业、区域经济等外部效应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对内部效应的促进作用大于外部效应,但在各分效应中的正向促进作用程度存在差异,未能够使所有分效应充分体现出来。最后,结合上述结论,为实现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效应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产业是工业经济的基础,对非资源型产业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而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又为资源型产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以我国最大资源省份新疆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取1990-2016年数据构建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对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内部效应及劳动就业、区域经济等外部效应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对内部效应的促进作用大于外部效应,但在各分效应中的正向促进作用程度存在差异,未能够使所有分效应充分体现出来。最后,结合上述结论,为实现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效应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玉珍 《生产力研究》2007,(15):119-120
以核心竞争力获取为目的的兼并活动正日益成为产业中重要活动。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效应和企业的整合能力对核心竞争力获取型兼并动机产生有很大的影响。据此,我们建立核心竞争力获取型兼并动机分析模型,结论表明:只有当兼并后企业的整合能力超过被收购企业一定的临界值,或者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效应小于一定的临界值,双方才有进行技术获取型兼并动机。  相似文献   

11.
张玉珍 《生产力研究》2006,(11):221-222,239
以核心竞争力获取为目的的兼并活动正日益成为产业中重要活动。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效应和企业的整合能力对核心竞争力获取型兼并动机产生有很大的影响。据此,我们建立核心竞争力获取型兼并动机分析模型,结论表明:只有当兼并后企业的整合能力超过被收购企业一定的临界值,或者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效应小于一定的临界值,双方才有进行技术获取型兼并动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购动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核心竞争力获取为目的的兼并活动正日益成为产业中重要活动。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效应和企业的整合能力对核心竞争力获取型兼并动机产生有很大的影响。据此,我们建立核心竞争力获取型兼并动机分析模型,结论表明,只有当兼并后企业的整合能力超过被收购企业一定的临界值,或者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效应小于一定的临界值,双方才有进行技术获取型兼并动机。  相似文献   

13.
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教育是决定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变动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教育扩展初期,收入不平等会扩大,只是到教育扩展后期,收入不平等才会缩小。49个国家的数据验证了这一假设。这种倒U型变动是教育扩展之扩张效应与抑制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扩张效应源自教育供给小于教育需求所导致的不同水平教育者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而抑制效应则源自教育供给大增之后的竞争效应和渗漏效应  相似文献   

14.
杨巨 《经济评论》2012,(3):11-19
生产力概念的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非常重要,考察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在税收收入占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意味着资本收入占比的上升。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缩小了消费市场规模而抑制技术进步(消费效应),资本收入占比的提高使得企业技术投资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而促进技术进步(融资效应),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可能呈现出无关、线性或者倒U型关系,其具体关系要视消费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相对强弱而定。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意味着当前需要同时保护劳动和资本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唐颖 《经济问题》2007,(5):102-105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与创新带来的垄断势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非帕雷托最优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将阻碍经济增长;加快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以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财政政策能纠正市场失效,使长期经济增长达到社会最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1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131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居民收入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FAVAR模型,对居民收入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即城乡居民收入对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冲击反应具有不确定性;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冲击效应较为显著,数量型量化宽松政策有助于拉动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却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关注,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收入差距与技术创新关系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突破了传统研究技术创新形式的不完全性、收入差距的不连续性、收入效应的同质性等局限性,在考虑了收入效应差异的基础上,创建了居民收入差距连续变化条件下的企业产品创新竞争模型,揭示了收入差距的变化通过"价格效应"与"市场规模效应"的耦合对产品创新产生的复杂影响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计量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与企业产品创新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收入效应"较小时,"市场规模效应"占主导,收入差距与产品创新之间呈现负相关;当"收入效应"较大时,"价格效应"占主导,收入差距与产品创新正相关;"收入效应"处于中度值时,收入差距与产品创新是"U"型曲线关系。本文的方法与结论拓展了收入差距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形成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外部效应,如垄断性国企收入分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垄断性国企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为棘手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垄断性国企的不公平竞争,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效率,降低了社会创新能力;垄断性国企经营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民众生活成本的增加等。因此,要通过竞争机制的改革、薪酬的改革、考核指标的完善和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来治理这些负外部效应,使垄断性国有企业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考察2011年9月1日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根据目前我国分项课征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本文推导出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指数按收入构成的分解方法。根据该分解方法的主要分析结果可概括为两点:其一,平均税率的高低是个税收入分配效应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累进性则是次要的。由于平均税率的降低,本次税收改革弱化了本来就十分微弱的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其二,我国个人所得税整体累进性指数随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的提高呈倒U型。十分巧合的是,本次改革确定的3500元免征额正好处于倒U型的最大值,超过3500元的费用扣除反而会削弱我国个税的累进性。  相似文献   

20.
彭博 《经济与管理》2011,25(4):11-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真正做到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还要靠政府通过发挥经济职能来做到。针对市场失灵表现的五个方面:垄断性失灵,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提供,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以及收入分配问题,政府应该提高效率,有效治理失业、通胀和经济失衡,增进公平的职能调节收入分配,主要是运用收入再分配来弥补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