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旷开源 《企业活力》2005,(12):54-55
<正>正在快速成长的奥克斯至今历经了17个年头,它从最初的7名员工,负债20余万元的小厂,已经发展成拥有总资产55亿元人民币,员工1.5万名的现代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奥克斯”也一跃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因此,研究“奥克斯现象”,特别是研究奥克斯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剖析我国跨越了“物质资本”稀缺的民营企业成长内在机制的一个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2.
以“揭行业黑幕”见长的奥克斯,如今又陷入漩涡。但奥克斯内部,更愿意把退出汽车业看作是塞翁失马。奥克斯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江伟,用“高估了希望,低估了困难”这句话来为奥克斯大举进军汽车业短短一年就“败走麦城”做注解。  相似文献   

3.
如果让所有的空调大佬坐在一个圆桌上开会,问一个问题:谁是内鬼?结果毫无悬念。所有大佬的目光都最终会落到奥克斯身上:他!的确如此。如果把奥克斯的发展历史说成是奥克斯为消费者当“内鬼”的历史,绝无过错。当香港大片《无间道》的制片人此时数着入袋为安的真金白银时,我们不妨回首看看这些年奥克斯上演的另一版本“无间道”。而奥克斯版的“内鬼”吴方亮似乎比影帝梁朝伟演得更传神。无间道I:价格白皮书。2001年2月,正当各空调大佬磨刀霍霍,准备在旺季来临时将消费者狠狠宰一回时,内鬼出现:奥克斯借免检空调之名打出“免检是爹、平价是…  相似文献   

4.
奥克斯可以称为中国企业近20年发展史的“标本企业”。 奥克斯的成长经历,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企业成长史。奥克斯身上几乎集中了所有中国企业的通性:知名度高,美誉度低;曾经实现超常规发展.却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企业根基薄弱.综合实力不足;企业过度依靠价格对市场的拉动.品牌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微乎其微.等等。  相似文献   

5.
3月11日,奥克斯空调公司在北京对外宣称,将投资3000万元在空凋行业独家推出年检服务升级大行动,这次行动是奥克斯今年开年以来首次发动的全国性洗牌大攻势。2002年度,奥克斯空调以年销157万台的“俊马”形象,昂首跨入行业前4强。此次“年检”服务使奥克斯在行业内一支独秀,“坐庄”之意已明于言表。面对骄人的成绩,奥克斯空调公司  相似文献   

6.
奥克斯可以称为中国企业近20年发展史的“标本企业”。 奥克斯的成长经历,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企业成长史。奥克斯身上几乎集中了所有中国企业的通性:知名度高,美誉度低;曾经实现超常规发展.却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企业根基薄弱.综合实力不足;企业过度依靠价格对市场的拉动.品牌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微乎其微.等等。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12日,在占地2.08平方公里的奥克斯宁波国际产业园内,奥克斯空调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奥奥联盟 赢在2008”的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奥克斯空调成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首家战略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8.
经过长时间的蛰伏,奥克斯空调又高调在广州亮相。2006年4月6日,奥克斯空调营销总经理郑宏伟、策划总监李晓龙、市场总监张小虎、华南区域总监张华等几张熟面孔,集体出现在广州媒体面前。在由该企业召开的“‘奥克斯空调启动06三大战役之广东攻略’新闻发布会”上,爆出了几大猛料:奥克斯空调将在今年大打产品、足球、价格3张王牌,相继在广州、上海、北京发动3场战事;在活动当日,他们还发布了“空调业后竞争时代的3大预言”,披露国内空调企业的3大死因。这显然是一个缜密宏大的整体营销计划,就连该企业在3天前出手阔绰地一举签下贝克汉姆、罗…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开始,中国家电业进入整体不景气状态,原来被认为中国最具竞争力、最成熟的行业似乎不战自败。但一不留神,从空调领域又杀出一匹叫奥克斯的黑马,让人刮目相看。奥克斯的东家是亚洲最大的电表生产企业--宁波三星集团。1993年,三星与美国奥克斯集团合资,开始介入空调领域,生产国内市场缺乏的高档机,是他们当时的市场定位。然而,市场却不接受这种一厢情愿,奥克斯迟迟未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1996年,奥克斯改变原定方针开始走优质、平价空调的道路,这一决定使奥克斯在随后的几个月内销量大增。一秀天下知奥克斯…  相似文献   

10.
吴鸣 《企业文化》2008,(10):48-50
和谐始于责任,止于责任,奥克斯集团在保持自身高效、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公司、回馈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相似文献   

11.
沉寂了多年的奥克斯,终于又一次活跃在了媒体的面前。 近日,各大媒体纷纷爆出同一条新闻:国际功夫巨星将代言奥克斯,为期两年。据悉,奥克斯将为此付出高达1800万元的真金白银,可谓又一次大手笔。由此,奥克斯也成为了格力后,第二家选择了功夫巨星代言的空调企业。  相似文献   

12.
奥克斯的第一桶金竟来自政府要求放弃的老式电表市场,仅此一点,便证明它冲破常规的特质,奥克斯人说,要想从跟随者,挑战者变为领导者,就“不能按照所谓行规行事”  相似文献   

13.
马蕾 《东方企业家》2004,(10):51-51
空调业内称奥克斯为“搅局者“,因为它打掉了行业的高利润。点燃国内空调业的“洗牌战“之后,奥克斯再陷争议之中。  相似文献   

14.
冯洪江 《经营者》2004,(8):124-126
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随着奥克斯“成本管理”意识的愈加增强,奥克斯空调“优质平价”这一“竞争武器”将新添超强火力;对国内的空调厂商而言,成本管理能力也变成了他们必须直面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虚拟代言人的务实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确保自己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常常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的品牌做宣传,其中,使用品牌代言人是最为流行的做法。仿佛在一夜之间,形形色色的明星转眼都成了“形象代言人”,据说,米卢以1000多万元身价充当了宁波空调奥克斯的形象代言人。启用知名人士作为企业的形象代言  相似文献   

16.
梁正毅 《经营者》2004,(3):185-185
2000年奥克斯空调年销量不足50万台;2001年90万台;2002年157万台;2003年达到250万台,奥克斯一年一个新台阶,依靠的就是决胜终端市场。用奥克斯空调全国市场总监李晓龙的话说,“市场是靠打出来的,打市场靠的就是谋略和实践,靠的是用‘辩证法’去化解市场竞争中的各个矛盾。”  相似文献   

17.
长弓  松涛 《英才》2004,(10):27-27
“作为企业,我们可以敬畏信产部,但他们总得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吧?国内手机行业坚壁不破,奥克斯誓不罢休!”2004年8月8日,在上海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奥克斯通讯总经理陈凯峰“口吐狂言”。奥克斯认为信息产业部是矛盾  相似文献   

18.
奥克斯空调无疑是中国空调市场的一匹黑马,奥克斯以其“超低”的市场价格迅速成长,产品知名度日益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对全国54个中心城市、553家经销商及21300户城市家庭的市场调查,奥克斯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居第五位,为8.23%,而在2001年,其市场占有率仅为4.2%。对于奥克斯的迅速成长,业内及媒体普遍认为是依靠作秀一炮走红,甚至有媒体明言奥克斯是在“跳脱衣舞作秀”。然而,深入挖掘奥克斯品牌战略,作秀其实只是外因,是建立在质量及品牌管理基础之上的。小字辈摇旗争盟主2001年2月11日,中国质检总局公布了首批20家空调免检产品名…  相似文献   

19.
陈艳萍 《财会通讯》2007,(9):98-99,79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又称“萨班斯-奥克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s,简称SOA)。该法案中的404条款,被认为是SOA中最难操作、最复杂、耗费成本最高的一个条款。该条款2006年7月15日生效。对于已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无疑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中国最大的空调企业是奥克斯的1000倍,当时的奥克斯只能算空调行业小巫中的小巫。而今,奥克斯产销持续增长,眨眼之间已成为中国空调行业新格局的领导品牌。了解奥克斯的发展进程,可以使得广大中小企业看到如何成长为一个大型企业梦想的中国“实践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