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如何有效阻断多维贫困的代际传递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重要议题.经典的代际传递理论认为,教育可以通过促进贫困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提高代际流动性以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构建多层模型考察了财政教育支出对我国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可以弱化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相关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教育支出的减贫效果显著;财政教育支出对低学历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高学历家庭更为显著,对农村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城镇家庭更为显著.因此,当前通过教育扶贫缓解我国家庭的多维贫困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政策的重点是完善财政教育发展策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形成脱贫致富的可行性能力,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ESDA-GIS方法探讨了我国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农业支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财政农业支出由正向不显著逐渐变得显著,呈北高南低的稳定空间格局;(2)财政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呈东高西低的稳定空间格局;(3)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财政支出刺激农户消费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实证分析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显著。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不同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与地方投资行为、政府行为以及财政能力等因素有关,而与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水平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需要关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适度性,以及建立正常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提高农村金融中介效率能够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中西部地区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水平对收入差距反而有扩大作用,但是东部地区的农村教育水平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其政策含义是: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加快城乡教育均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财政支农结构中,支援农业生 产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大,然后依次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而农业科技三项 费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财政对三农、教育、健康的投入的研究结果显示,国 家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正面影响最大,其次是对“三农”的支出,农村居民 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居民的纯收入的影响为负,但对农村居民的经营性纯收入和工资性纯收入 的影响为正。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精准扶贫背景,本文建议应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 持力度,同时重视对农村健康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在健康与教育之间,应该优先选择提升农村 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文献对中国教育投入改革的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几乎都把中国财政教育投入规模不足问题作为造成目前教育投入改革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伴随着公共教育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教育系统的投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不足问题是否仍显突出?它是否仍然是制约中国教育支出改革的主要瓶颈?本文通过对国内文献目前普遍存在的3个误区的说明,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来回答上述问题。实证分析获得的经验证据结论表明:(1)从国家层面看,中国财政教育支出已初具规模,且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2)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深层次问题,已无法经由简单提高财政投入来解决,需将政策的重点转至管理的有效与投入的公平方面;(3)中国财政教育支出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政策目标需因地制宜;(4)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整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收入、教育、医疗等多维度贫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这三个维度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对收入贫困由不显著负面作用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教育贫困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医疗贫困的正面作用由较弱发展为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正规金融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减贫作用,其中财政支农减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投资主要由人力资本投资、生产和生活投资两大部分组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在逐年增长,但地区差异显著;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用于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投资的绝对额也在相应提高,但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呈总体下降趋势。应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加快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教育成为了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安徽省作为我国大陆东部省市,经济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与其相邻的东部沿海省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具体研究。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搜索相关文献,整理出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得出了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效果,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与财政教育支出相关的建议,促进安徽省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财政支农支出数据,综合运用三阶段DEA与Tobit模型对各省份支出效率值进行测度并对其差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无效率,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项因素的影响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综合效率在样本期间内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进一步从区域角度看,总体呈现由东部至西部逐渐递减的格局,且省际间效率值表现出很大的离散程度;在影响因素方面,农机总动力、水资源总量、财政自主度、居民文化水平与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正相关,这四个指标的增加能够带动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提升,而政府重视程度、人均GDP与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负相关,这两个指标的增加对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提升会起到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品供给差异与均等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地区财政能力和公共品支出的不对称,我国各地区农村公共品的国际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2009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状况的分析,发现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和均等化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排在前十名的大多是中部和东部地区,而排在居后位置的大多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财力与农村公共品的支出需求存在较大的不对称。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建立和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走农业联社、集体农庄化的道路;有针对性的加大政府对各地区农村公共品的投资;多渠道多方面加大对农村公共品建设的投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问题在不同区域间表现得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及其区域间的特征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存在较严重的非均衡问题,而且区域间的差异十分明显。资源禀赋的初始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以及相关政策效应是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的主要经济学因素。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问题,需要适度调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建立三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变动趋势,发现GDP及人口因素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有促进作用。关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本文从地域结构的角度出发,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收敛概念(σ-收敛和β-收敛),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地区差异是否存在收敛,并对我国教育公平及教育事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科技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社会面对的难题。本文基于DEA和SFA两种方法对2015—2018年中国30个地区的科技支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DEA结果显示:我国科研综合效率处于中上水平,东部发达地区技术进步较快但存在资源浪费,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科研投入规模还远远不足,其中新疆、青海等落后地区的相对效率提升较大。SFA结果显示:各地区科技支出效率的排序与DEA测算结果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绝对效率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地区间科研水平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国仍需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政策,协调优化区域间科技资源配置,助推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2004~2012年金融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财政联动”,发现我国近年来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分权在宏观上对经济发展呈现负面效应,并且这一负面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较发达省份的消极影响更加显著.同时,地方财政权利的提高使得金融分权的负面经济影响加大;而剥离联动的金融分权本身却对经济发展呈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再分配、东部与中西部农户收入再分配以及贫困农户和富裕农户收入再分配三个维度,就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认为,保费补贴本质上是专门面向农户的一种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因此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由于我国区域间保费补贴力度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户从保费补贴中获得的直接补贴收入和间接增收效应都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因而现行保费补贴格局会进一步加大东部地区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农业保险在贫困农户和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分配效应则取决于其风险保障水平的高低,风险保障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贫困农户从农业保险中所获得的增信效应较强,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的信贷约束,有助于缩小与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反之则会加大与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考虑,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化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补贴结构来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水平,以达到更好的精准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利用河北省2007年的相关数据,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角度,分析形成地区间小学教育差异的若干因素,构建了财力客观能够承受的农村小学教育投入模型和农村小学标准教育支出模型,并据此设计农村小学教育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模型和激励性转移支付模型,以促进地区间农村小学教育均等化的实现。文章还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世界教育政策的主题。近年来,我国推进教育公平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公众对教育结果公平满意度较低。在推进教育结果公平中,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策略,如按照优先次序编制教育预算、赋予州和地方政府使用经费较大的自主权、公开教育支出形成的教育结果绩效评价信息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虽然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国都是世界经济大国,又都是多元文化和多民族国家,在追求教育公平、回应公众实际需求以及教育改革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着眼于我国未来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系统分析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结果公平政策目标及财政策略,可以为完善我国教育公平政策,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文杰  宋弘  陈诗一 《金融研究》2022,507(9):93-110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育财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微观层面的家庭教育支出数据与教育财政数据匹配,基于教育投入产出框架,考察了2009—2017年我国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校内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度以及校内、校外教育特征差异是影响两者之间替代弹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对校外教育市场的管制可有效降低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间的互补性,这对我国教育财政如何实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及家庭支出减负两大目标的相容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主要受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三者的影响。本文将农村老年人贫困分解为收入贫困和主观贫困两个维度,采用新疆南疆地区5个地州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体特征因素制度、家庭特征因素以及社区特征因素对南疆地区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因素及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等家庭特征因素对收入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另外,所在村的经济情况较好、交通较便利的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发生率较低。本文认为,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农村地区教育状况可以有效降低农村老年的贫困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