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相对独立,不存在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直接相互转化问题。因为财政不能直接干预金融企业,出现财政风险时,财政一般无法通过透支等途径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嫁风险,财政风险的金融化程度很低;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自身的风险也不能直接要财政来承担,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解决成本比较小。因此,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但存在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风险财政化是我国处理金融风险问题的一种特殊模式,带有很强的体制转轨特征,从本质上来说,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范畴,这就决定了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客观必然性。金融风险财政化存在着诸多弊端,对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政风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影响,我国金融风险问题受到国内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政府也保持高度警惕,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和化解它对经济的影响。但是,人们似乎对与之紧密关联的财政风险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财政风险即使在我国也是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风险最终也是财政风险。因此,提高对财政风险的认识并重视对风险的研究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从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入手,提出了财政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金融风险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呈现高度的相关性,探讨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相互关系、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与化解,不仅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实现自己有目的的活动选择相对更好的实现方式或路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尽量减少风险、增加确定性、节约活动成本并提高其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5.
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又一次地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实际上,金融风险是经济风险的重要一面,最终将是国家风险,更是财政风险。财政,作为国家重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如何主动、积极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参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财政耗费巨资改善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促进金融改革。但在“输血”的同时,由于金融监管工作不到位,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的隔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给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为此,笔者在开展财政监督工作中,对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和成因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层次论来分析,可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因此,只有宏观金融风险才属于公共风险,与政府的财政责任有内在的关联性,构成财政风险的重要来源。基于这种判断,我国财政部门还承担金融监管的职能,以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8.
财政和金融是一个紧密相依而又频繁冲突的相异对立体,企业、银行、政府等三方面主体基于短视的动态博弈行为导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发生链条式裂变,即促成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互相转化,甚至恶性循环,形成了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有着内在的伴生关系,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完善,这一关系较国际发达经济体更为密切。本文在分析河北省银行业金融风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省内银行业机构对经济金融风险形势的预判,分析了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传导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风险其实是一种公共风险,为了有效地规避这种风险,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实行是迫在眉睫的,金融风险财政化具有体制转轨制的独特特征,它是一种模式,用来处理金融风险。但金融风险的财政化并非完美无瑕疵,它存在着额外增加财政的脆弱性等弊端。文章将从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步骤、存在的弊端、应对的措施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1.
“防风险”和“稳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目标,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平衡兼顾双重政策目标的门限理论模型框架,基于反事实方法评估了动态平衡上述两大目标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研究表明:(1)2008年以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表现出较强的稳增长政策功效,但国际金融危机后,政策取向更倾向于动态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目标。(2)财政政策对三部门杠杆的影响呈现显著增强态势,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则在经历“增加—下降”周期后趋于稳定,利率政策效果显著而且近年来呈现增强态势,由此表明利率的传导效果正在不断得以强化。(3)从反事实结果看,宏观调控的最优政策搭配抉择取决于政策当局在动态平衡不同目标中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依赖于精准调控“稳增长”与“防风险”目标的偏好强度。  相似文献   

12.
朱云飞  安静 《财政科学》2021,(3):121-129
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公共风险,河北财政通过减收、增支、加债等方式,有效防控了公共风险的暴发,全省财政经济运行整体平稳,但也导致财政自身风险的累积,体现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后劲不足、财政支出保障难度逐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有隐患、其他领域风险趋向财政转移等.防控地方财政经济运行风险,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强财源建设,推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调整支出方向,确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完善管理机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化体制改革,消除财政风险转移隐患.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贷款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视角下,本文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了重新梳理,发现现行的经济资本管理会导致亲周期效应问题,削弱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为此,要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目标下改进经济资本计量方法,以科学的系统性风险预测为基础确定经济资本限额,优化经济资本在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配,以及通过贷款集中度管理追求风险分散最大化,从而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测算与规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情景分析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及债务规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债务规模处于地方承受范围以内,其风险形成和影响因素涉及到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区域经济环境、地方财政状况和平台运行状况四个层面。因此,融资平台的规范发展需要实现城投公司向特定目的公司转变、政府信用向公司信用转变、隐性负债向显性负债转变、事后补救向事前预警转变、传统融资向多元化融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风险控制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活动的频繁和复杂显得越来越重要。鉴于内部审计的特殊性,经济责任审计还存着着诸多问题,其中由于审计流程不规范引起的审计风险不容忽视。论文从规范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入手,结合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审计各阶段的审计风险,提出完善审计流程的方案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全球经济变动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周期及银行亲周期性的双重特征极易触发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以经济波动与不良贷款的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上述问题并证明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研究、评估经济波动对银行业的潜在影响、审慎使用信用风险模型、实施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推进银行战略转型等政策建议,以有效预防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林茂  杨丹 《投资研究》2012,(3):63-75
本文在收益率曲线动态的主成分分析基础上,运用MonteCarlo模拟的主成分VaR方法,以我国五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银行账户经济价值利率风险的计量方法,并与巴塞尔委员会标准久期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VaR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样本外的返回检验。研究发现,五家银行的经济价值面临的是利率上升的风险;非正态主成分VaR模型估计的经济价值利率风险,都要大于正态主成分VaR模型的结果,这反映了利率波动的厚尾特征,正态假设有可能低估风险。  相似文献   

18.
Among the majority of high–income OECD countries, the degree of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has converged over the last 30 years towards an intermediate level.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point to explanations for this tendency, because both extreme decentralisation and extreme centralis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disadvantages for economic growth. Hence, the observed trend of convergence would be growth–promoting. The paper analyses the long–ru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economic growth, capital form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for the high–income OECD countries. The evid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positive when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is increasing from low levels, but then reaches a peak and turns negative. A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policy–makers in several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 low degrees of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could possibly mobilise growth reserves by increasing it.  相似文献   

19.
理解财政,需要转换思维.表面看,财政行为是利益的分配和转移,而从实质看,财政行为是风险的分配和转移.财政通过分配和平衡风险,避免风险在某处聚集并在风险链上放大,避免了危机的产生,这实质是化解公共风险,所以财政的本质功能是通过平衡风险化解公共风险,以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财政的基础性作用在于,只有财政有这种平衡风险的内在功能.与社会共同体面临的公共风险治理要求相匹配,是现代财政的判断标准.如果财政能够很好地平衡风险、化解公共风险,那就是现代财政;通过改革与公共风险治理要求相匹配,就是现代财政改革.新时代的现代财政改革,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大国财政体系,应对面临的全球风险挑战;织密预算的制度笼子,完善权力的财政治理体系;建立公平与效率融合的财政制度;为形成经济双循环格局"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20.
We examine companies’ compliance with IFRS risk disclosure rules for the first fiscal year following 2007. For a sample of 383 firms from 20 European countries, we find that average risk disclosure compliance is only 62 percent. Countries’ enforcement strength is general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risk disclosure compliance and even more effective in the presence of outsider monitoring. We highlight that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enforcement must be properly accounted for to ensure consistent risk disclosure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