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该文在Varian(1980)中引入消费者价格信息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分布,采用Janssen和Moraga(2000)的对称混合策略均衡定义,同时内生化了消费者的信息行为和厂商的定价行为,确定了Varian(1980)中的知情消费者比例,证明了厂商定价正期望利润均衡的存在性.该文证明了,在不完全价格信息条件下,市场普遍存在知情消费者,从而该文加强了Varian(1980)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参考价格与消费者的价格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证明,消费者内心的价格标准——参考价格是决定其价格感知和购买行为的核心因素,研究参考价格对企业合理定价、与消费者沟通价格信息、开展价格促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西方学者近几十年来的关于参考价格和消费者价格感知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讨论了这些研究对我国学者及管理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赵冬梅 《经济学》2008,(1):685-700
论文首先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知情消费者比例下价格离散的结构形式,理论剖析了在搜索成本明显下降的电子商务市场,价格离散仍然持续存在的客观原因;进而运用在北京地区的93家电子商务零售网站、9大类535款商品、6313个价格样本数据检验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价格离散的情况,研究了其价格离散成因。结果表明在电子商务市场上,价格离散将持续存在,知情消费者比例与价格离散指标之间并不是一个单调关系;零售商特征,尤其是市场特征影响价格离散,各类零售商的定价依据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三度价格歧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讨论了两个寡头垄断企业在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两个细分市场实施价格歧视的产量决策问题.将成本函数分为三种、两种及一种可选成本(完全信息)3类情况,通过海萨尼转换,根据成本甄别系数的不同取值范围,得出了两个寡头垄断企业相互制约下的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均衡利润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本甄别系数越小,成本信息劣势企业的均衡产量越高,均衡状态下的总利润也越高;当寡头垄断企业1采用较高成本时,企业1会更加倾向于隐藏自身成本,他在具有信息优势的同时还具有成本劣势;而当寡头垄断企业1采用低成本时,则不会隐藏自己的信息而更倾向通过信号传递,把低成本信息的优势传递出去,以使寡头垄断企业2按完全信息决策产量等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信息不对称下的歧视定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价格歧视战略与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竞争均衡可实现帕累托最优效率。垄断市场一般很难提供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水平 ,其产量与价格选择对社会来说不是最优的。垄断厂商以内生范畴和外生范畴为基础对消费者进行分类 ,使得价格歧视成为一种可行战略。由于定价策略存在差异 ,不同类型的价格歧视便具有不同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Bikhchandani,Hirshleifer和Welch的羊群行为模型(BHW)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市场中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基于信息成本的羊群行为,并对信息瀑布和羊群行为的一些重要特征进行了探究。本文采用精练贝叶斯均衡的概念(PBE)和向前归纳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研究发现,只有第一个投资者选择购买信息,信息瀑布和羊群行为才从第二个投资者开始产生。另外,本文比较分析了在有信息成本情况下和没有信息成本情况下的信息瀑布发生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精确信号和模糊信号时的信息瀑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战略转移定价是在产业环境中考察转移定价和市场竞争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动态博弈的均衡求解方法,研究最终产品市场存在混合寡头竞争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决策.在非对称和对称两种竞争结构下,分析最终产品市场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的市场均衡.结果显示: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利润随成本率参数取值的不同而变化;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利润小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均衡利润.  相似文献   

8.
价格歧视理论表明,厂商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需求曲线来实施价格歧视。然而现实情况中,厂商并不能直接了解消费者的经济特征,即需求曲线,而是依据一些消费者个人非经济信息,比如个人身份信息,如性别、来源地等来把消费者区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并实施价格歧视。文章将分析厂商以消费者的个人身份信息为基础的价格歧视行为,通过分析,可以较清楚地理解消费者与厂商在交易中的信息披露与逆向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品多重价格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璐  蒋瑛 《财经科学》2002,(4):63-66
信息产品生产所具有的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特点使信息产品定价遇到了难题,它不适用于MR=MC=P的传统定价规则,在采用单一垄断价格时又会造成净损失。而信息产品的多重价格定价模型正可以改善净损失,提高社会效率,它实质上是一种“有利”的价格歧视。信息产品的生产可以通过版本差异化策略形成顾客对产品价值认知的差异化,从而实现信息产品的多重价格。  相似文献   

10.
张自然  祝伟 《财经研究》2016,(11):99-112
网络购物市场存在商品鱼龙混杂的典型现象:高价格的商品不一定高质量,低价格的商品也不一定低质量,表现出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特征。文章基于网络购物市场所存在的两个维度不对称信息的特征事实,即厂商在产品质量与产品生产成本两个方面拥有私有信息,通过构建二维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从市场均衡的视角首次解释了上述现象的经济机理。分析表明,由于二维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消费者和厂商决策的互动过程使得市场上产品价格与质量不再具有单调递增关系,从而网络购物市场可能出现鱼龙混杂的市场均衡,文章证明了这一均衡在合理的条件下是存在的。文章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考察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商品质量的价格信号显示效率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并考察了网络购物行业商家披露信息、消费者对于商家的反馈评分机制和保证退货等手段对于消除商品鱼龙混杂现象的有效性,为进一步规范发展我国网络购物行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的基础性学科,其主体内容共分三大部分,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确定。需掌握的核心理论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和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2.
掠夺性定价理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掠夺性定价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关于其是否理性一直有争议。所谓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掠夺性定价理论主要包括认为掠夺性定价非理性、不符合厂商的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芝加哥学派理论,以及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认为掠夺性定价是厂商理性行为的后芝加哥学派理论。二者之所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因为关于信息的假定不一致。信息在掠夺性定价理论的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掠夺性定价是厂商的一种策略性行为,策略性行为就涉及到厂商之间的互动,互动就需要了解对手,猜测对方。因而不同的信息假定得出不同的结论就不足为怪了。信息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芝加哥学派的结论是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基础之上。而后芝加哥学派就是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单边或双边不确定,利用博弈论方法来研究掠夺性定价是否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滞留成本、竞争性定价歧视和定价机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多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效用折扣或者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的商品特性,因此消费者追求消费多样化,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文章采用两期动态博弈框架,研究滞留成本的存在对于企业竞争性歧视定价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此后又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定价机制选择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歧视定价机制下,企业会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忠诚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顾客索取高价;(2)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性定价降低了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3)当企业可以在歧视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机制之间进行选择时,每个企业选择歧视性定价机制是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4.
孙思 《时代经贸》2007,(4Z):8-9
信息商品由于自身的特性,有其适用于捆绑定价策略的部分。文章分析了信息商品捆绑定价的内涵和特点,介绍了信息商品捆绑定价的常见方式,最后分析了在信息商品捆绑定价中的厂商和消费者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运用厂商均衡理论以及博弈论从全新的视角对电力的实时定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消费者寡头"的概念.在这种框架下,用电厂商扮演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不合作的用电厂商基于成本因素经过一系列博弈最终都陷入"囚徒困境".而厂商均衡实质上是带有合作性质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价格离散、信息搜寻与团购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团购行为是当今消费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源自市场和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双重因素是导致消费者行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基于产品信息的价格函数模型,分析团购有利于消费者实现信息共享,减少搜寻成本,降低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效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Hote lling线型模型扩展,用拉格朗日函数法和S lusky方程对不同信息条件下一般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用价格—质量—成本函数关系、盈亏平衡和博弈矩阵对新进入市场中小企业的行为进行分析,结论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一般消费者对新的替代产品的需求和期望效用无关,而对新产品价格十分敏感;新进入市场的中小型企业则具有投机博弈的强烈动机,并能够实现部分预期,但完全相同的博弈不能无限重复;中小型企业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策者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幻觉效应”。  相似文献   

18.
常雪 《生产力研究》2008,(19):168-171
文章结合新古典价格理论和精神物理学对价格研究的影响,回顾了国外早期的行为价格研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价格在影响买方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已经从新古典模型发展到认知模型。在当代行为价格研究中,文章提供了认知方法在行为定价研究中的一个回顾。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了当前行为价格研究的热点--参考价格研究,并且扼要概括了参考价格对于消费者品牌选择、购买数量和购买时间的影响,希望对国内的价格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政策工具下市场均衡价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本优势是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因素,政府政策介入会改变企业的成本优势,从而改变市场的均衡价格。不同的反倾销和补贴政策影响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的变化,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能削弱外国企业成本优势,降低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上升;反倾销税使外国出口企业利润水平降低,一定程度会引致外国企业直接投资,价格承诺使外国企业完全保留了因提高价格所带来的利润;生产补贴降低了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下降,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利润,但却减少了政府收入。采取适度的反倾销政策和补贴政策可以使国内外厂商的利润保持在竞争性利润水平上,进口国的利益目标应该是对本国消费者提供更低价格商品的基础上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7):139-154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有效提高消费者搜寻次数、降低市场搜寻成本,对零售市场的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搜寻理论框架,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消费者差异性的搜寻与匹配效率理论框架,并且基于1999—2012年的月度微观价格监控数据,以淘宝网的B2C交易平台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多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理论假说。我们发现:首先,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搜寻商品效率对商品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具有产品差异性,对价格低于一定水平的商品,消费者的搜寻效率提高会使商品均衡价格上升;而对价格高于一定水平的商品,消费者的搜寻效率提高会使商品均衡价格下降。其次,消费者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的边际搜寻成本对商品均衡价格的影响具有消费市场的差异性。实证方面,本文分别运用倍差法和三重差分方法检验了上述两个理论假说中的电子商务平台对商品均衡价格影响的产品和城市差异性,并运用城市差异性指标刻画了搜寻成本。本文结果在进行若干稳健性检验后仍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