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在充分比较、筛选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从思想教化、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保障体系6个层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难以获取数据的思想教化层面进行了专门的调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居民生态文明习惯养成率较高,但生态文明行为与思想存在差距;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生态文明情感较深厚,但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虽然逐年好转,但各层面发展不均衡,思想教化、生态文化及生态社会层面急需加强。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城市绿地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念,以及公众参与城市绿地建设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日本与中国公众参与绿地建设的经验,指出公众参与是实施城市绿地建设民主及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繁重、农村基层行政力量薄弱、生态文明建设决策能力提升、民主政治要求四个方面看,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由于多种原因,公众参与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农村现状看,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公众参与行为和效果,需要在健全公众参与法律法规、形成政府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加强公众参与组织建设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3个层面描述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归纳总结出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参与面不广、参与程度不强、参与动力不足、参与方式有限、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度不高、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环境宣传教育、培养生态公民,创新参与方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完善公众环境公益诉讼权、提高公众参与的合法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众对农业的认知水平是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农业和支持农业的基础,也是正确制定和贯彻农业政策的社会心理基础。公众对农业功能缺乏全面和科学的认识,对农业的认知水平仅仅停留在提供农产品的阶段,对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知之甚少。其原因在于我国缺乏面向公众的农业教育体系,仅有的一些农业教育内容也不全面。因此,促进学术界研究和宣传农业的性质,利用学校和媒体传播农业功能与特点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农业的认知水平,促进全社会关爱农业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根据态度的知、情、意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森林康养公众认知与情感对其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康养公众认知与情感对其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喜欢森林环境及康养活动和森林康养项目兴趣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提出传播森林康养知识,增强康养元素认知;推动森林康养林培育,注重森林康养体验;加强森林康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保证康养服务品质等提升公众森林康养行为意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众对农业的认知水平是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农业和支持农业的基础,也是正确制定和贯彻农业政策的社会心理基础。公众对农业功能缺乏全面和科学的认识,对农业的认知水平仅仅停留在提供农产品的阶段,对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知之甚少。其原因在于我国缺乏面向公众的农业教育体系,仅有的一些农业教育内容也不全面。因此,促进学术界研究和宣传农业的性质,利用学校和媒体传播农业功能与特点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农业的认知水平,促进全社会关爱农业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强调水生态文明行为教育的现实意义基础上,简析水生态文明行为教育的基本内容,探讨实施水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路径。研究表明: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水生态文明行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基本内容涵盖水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水生态行为培养和水生态文明规范养成等方面;水生态文明行为教育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将水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水生态文明行为教育制度、倡导水生态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等。水生态文明行为教育落地生根需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落实到人们的实际行动和行为之中,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国民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9.
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动力,个体既是主体,亦是客体,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和结果的建构,个体的有效组织显示出重要性。文章从行为人个体的生态行为和选择为逻辑起点,在分析个体内在动因的基础上,探讨个体的有效组织化路径、组织化平台的建设、各组织平台功能性的差异与耦合及与政府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河北虽然已经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放眼未来还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本文以公众参与为切入点,对河北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需要改进与完善之处作了解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慈善行为与公众期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对此联系进行分析,指出企业慈善陷入困境的原因,给出摆脱困境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论述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美丽中国"既是国家层面的长期战略目标,又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愿景。"美丽中国"的实现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位置,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从历史发展、理论指导、现实实践、制度保障等多维度,进行系统化地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高等院校提供专业人才支持及技术保障;需要各高等院校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需要各高等院校在学生培养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高校后勤部门作为学校水电气、吃住行的主要负责部门和实施部门,其各项业务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后勤部门在学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义不容辞。由钱易、温宗国等著、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总论》一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的解答,系统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理论论述,并阐述了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为高校绿色后勤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西部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主要障碍因素。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本文从建立绿色国民账户和绿色GDP考核制度、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补偿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产业模式、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体系和监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冯静  杨高升 《水利经济》2022,40(3):87-92
为提高公众参与河长制行为,基于MOA理论构建公众参与河长制行为模型,分析公众参与河长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动机包括水资源需求、健康需求、主人翁责任感、自我实现需求,正向影响其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包括法律体系、参与机制、信息公开、物质奖励,正向影响其参与行为;参与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正向影响其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对参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公众参与机会对参与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参与能力,再次是参与动机。从保障公众参与机会、建立公众参与能力提升机制、激发公众参与动机3个方面提出提高公众参与行为的系统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唐勇军  马欣钰  沈菊琴  冯明祥  秦科 《水利经济》2022,40(6):74-79, 101
在“省直管县”改革下,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公共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压力。结合东方市特殊自然条件,以东方市河湖长制工作为例,分析河湖长制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在东方市现有水生态环境下,河湖长制通过组织体系、制度保障和专项行动等途径解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制度和系统治理问题。进一步推动东方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方向包括:健全完善河湖治理的责任分配机制;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体制建设,推进乡镇执法能力提升;优化考核激励制度设计,调动各级治理主体积极性;激活公众责任塑造河湖长制为内核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面临挑战分析的基础上,从水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现实需求出发,探讨我国水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原则和目标,提出水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应从法规体系、决策体系、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考评体系等方面重点突破,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完备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以公众视角探讨其参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提升政府的执行效率。以微山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数据,进而探讨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对公众参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行为意愿的影响及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公众认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构建了公众认知理论模型,通过对石河子市居民的问卷调查,从“思想一学习一习惯一避害”四个层次、“政府和环境”两个影响维度全面分析了石河子市循环经济公众认知情况,并找出认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石河子市循环经济发展公众认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及其管理目标的差异性,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在土地生态行政的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L市公众进行了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找出土地生态行政认知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地方政府土地生态行政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地方政府土地生态行政的相关对策建议,为地方政府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