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现状,阐述了教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保持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徐磊 《活力》2010,(12)
在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制约学校德育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难点,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指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心理健康等任意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袁淑霞 《活力》2005,(8):63-63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1.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原则。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必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是在参与外界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是他人所能越俎代庖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的目的、内容,并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才能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教师的教育态度与活动方式对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以往的教育教学改革相比,其改革是全方位的、大幅度的,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研究性学习”,以弥补过去单纯的“接受式学习”的不足之处,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因为这是过去被我们的教育所忽视的.教学方式是否从本质上改变了,首先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观念来体现的,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研究性学习,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时,不仅仅要注重提高高职学生文化课程学习成绩,还需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推进落实各项教育管理工作,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经验入手,同时结合学生心理状况及特点展开论述,阐述了中外合作学院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近年来教育国际化的飞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与大学生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3日,对于山西教育界来说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日子,"山西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正式启动运行,这不仅意味着山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从此走向网络化、信息化的轨道,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迈上新的台阶,同时更表明了山西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决心。据了解,我省已在太原、晋中、吕梁等地确定了10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校,逐步建立了心  相似文献   

8.
孙栎淇 《数据》2023,(1):135-13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各年级学生中开展的对学生进行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通过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学生在学业、情感、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且积极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和疏导,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崔玮 《价值工程》2011,30(31):194-195
本文旨在研究出适合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的体育教育模式,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深入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心理要健康,只有具备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靠自己,因此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本文认为教师的认知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改善认知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叶云红 《活力》2009,(10):82-82
参与型课型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内涵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发展为中心来实现的。它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张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在参与型课堂教学中.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担负起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的双重任务.对其要求也有所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2.
韩洁  付海玲 《价值工程》2011,30(4):250-251
教师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自身修养的课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虽然社会和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唤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促进有关部门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现状,阐述了教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保持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效地时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马素红 《价值工程》2014,(6):255-256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当前不断发生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警示社会应该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总结近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关研究并做出展望,希望能促进对这一群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标准,保持正确的认识能力、正常的情绪表现、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健全的人格.在培养身体素质的同时进行有效渗透,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高低,对于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我国在当下的教育中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一点对于高职的学生更是如此.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体制与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对于高职学生体制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分别纯阐述了体制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并对体质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相关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为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张亚丽 《价值工程》2012,31(14):304-305
本文在对心理档案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建议应建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室,建立和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反应特点,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活动.虽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心理方面的主要问题,由此寻求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服务于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向高职学生提供有利的信息,不断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更好地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高校学生社团是我国高校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强的学生组织,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本文根据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以高校学生社团为载体,从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大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