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涛 《经济师》2012,(1):58-59
近期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而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信号传递博弈分析,对得出的均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政府监管收益、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加大对违法企业惩处力度、提高合格达标企业声誉收益以及减少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能够有效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机制的缺失,使"生态旅游离生态更远"成为我国的尴尬现实。文章构建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从政府规制角度对企业制订和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博弈双方的均衡战略:政府执行有效监管,对不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企业予以适当的惩罚,可以促使企业自觉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从而证明政府规制企业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能取得很好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强制性和自愿性食品安全规制措施对于厂商、政府会产生不同的成本和收益.由于食品的信任特征和在国内产品责任制度的不完善,食品安全规制很难被厂商自愿地实施.通过博弈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建立有效惩罚性赔偿制度,并培养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是刺激厂商服从食品安全规制的有效手段,同时,培养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和加强政府强制监管,也是刺激厂商自愿采取食品安全规制措施的动机.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食品供给者缺乏社会责任心和长远的眼光,唯利是图,会减少他人和社会的福利;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食品安全的负外部性的存在导致食品安全规制的产生与发展.食品安全规制政策的选择是消费者、农户、食品制造商、食品零售商、政府、纳税人等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不同利益集团对食品安全规制的诉求不同;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博弈可能会导致食品安全规制部门不断改进规制方法,但也可能会导致其被食品生产企业所“俘虏”;各种规制方法的不同成本和效率成为改进实施方法最直接的动因.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构建和完善食品安全规制的体系和体制亟待进行.总的来看,食品安全规制的研究正日益注重博弈论和数理经济学的相关方法的应用,注重相关策略和标准的成本一效率分析,向客观理性的深‘层次研究迈进;国内有关食品安全规制的研究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亟需结合实践,开展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安全卫生社会性规制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食品安全卫生产权交易的负内部性和双方无合意均衡点博弈的一次性,决定了对负内部性的规制是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重点。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社会性规制变迁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成功,也存在不足之处。完善下一轮规制变迁的措施主要有: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实现产权充分界定;建立政府规制综合体系,提高规制效率;优化配置内部规制资源,合理安排规制权力;强化外部规制资源的使用,对负内部性进行多方规制;切断成本外溢渠道,实现政府规制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6.
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时至今日,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民众对食品行业产生了空前的信任危机,甚至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也产生了质疑。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构建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两个博弈模型,根据博弈结果分析如何得到含有"企业生产优质产品"的纳什均衡。政府应加大对于生产劣质产品企业的惩罚性赔偿,令企业的违法成本增加,使企业自觉生产优质产品。同时,政府应加快对食品监管机构的改革步伐,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独立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亟待完善.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食品监管环节存在"中央监管机构--地方监管机构"以及"地方监管机构--食品企业"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内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级监管机构与食品企业各方利益不对等.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应该从明确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胡俊超 《当代经济》2008,(11):150-151
诚信规制是社会性规制的重要内容,其有效性在于对诚信规制边界的把握。本文通过对交易双方诚信规制博弈和政府与企业诚信规制博弈的分析。揭示规制边界在于规制者把握好规制时机,并使失信成本大于诚信成本。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环境规制理论视为规制者的政府与被规制的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现实却是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与排污企业之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降低了政府环境规制的效用。为此,政府应进行规制政策创新,激励企业公开污染信息,以提高规制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食品安全政府规制政策的设计如何找准关键点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本文以建立一个安全的食品市场为目的,基于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微观行为构建了一个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愿意一直生产安全食品的条件,由此提出了政府规制政策设计的关键点。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价格补贴、安全食品生产成本降低、消费者培训和信息公开等将是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民营企业通过竞标等方式从政府手中获取特许经营权,凭借其垄断地位和信息优势降低服务标准,导致垃圾处理行业陷入质量规制的困境。本文针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的问题,先是构建以规制机构与垃圾处理特许经营企业为参与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声誉激励和社会监督对博弈参与双方损益及其策略的影响;然后构建纳入举报机制的由社会民众、规制机构和特许经营企业三方参与的序列博弈模型。研究得出四点结论:(1)减少规制成本,增加对违规垃圾处理企业的惩罚力度,可减少企业违规概率;(2)声誉激励和社会监督均可减少垃圾处理特许经营企业违规概率;(3)社会监督有助于节约规制成本,减弱规制机构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规制效率;(4)规制机构的检查行为与公众举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行业质量规制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波 《经济问题》2024,(5):96-105
在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境中,有效的环境治理不仅是提升生态质量的关键,也是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结合规制俘获并引入公众参与作为主要参数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探究了各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结论表明:企业选择绿色转型主要取决于转型的成本和收益,在缺乏各级政府监管情况下企业转型收益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主动转型;中央政府的策略选择受到成本收益的制约,公众环境关注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推动中央政府选择监督策略;地方政府是否被规制俘获的关键在于其监督成本的高低和对经济的偏好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朱玲玲  胡安其 《当代经济》2011,(23):151-152
食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本文从有无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对食品市场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情况进行分析。在无政府监管情况下,企业生产劣质产品,消费者以低价购买劣质商品;而在政府监管下,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劣质产品的概率降低,因此,在食品市场中,政府应加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合谋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在食品监管的执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非安全食品产生的超额利润,导致监管人员和企业之间存在合谋行为.文章运用博弈论基本原理,通过对博弈整体分析和对关键人的具体分析.得到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完善食品市场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食品行业中,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缺失和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往往酿成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是市场经济多方行为主体博弈的结果。围绕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监管的关系,笔者建立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政府在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监管作用,并探讨有效提高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概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食品安全违法成本构成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违法存在着外部不经济,即食品安全违法的边际社会成本高于其边际私人成本;食品安全违法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同时,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的监管问题;提出加强政府监管,完善政府立法,以及突出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食品安全卫生产权交易的负内部性和双方无合意均衡点博弈的一次性,就决定了对负内部性的规制是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重点。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出发,得出了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政府管制的基本特征,在指出了它的局限性之后,提出了完善下一轮管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三方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是否顺从环境规制不仅受到来自政府的压力,还受环境NGO监管,是否顺从规制的决策是政府、环境NGO和企业三方博弈的结果。文章通过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对三方在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罚金对企业的规制效果优于政府补贴,且高罚金和高补贴并存的制度会降低企业顺从规制的积极性;环境NGO的监督力度对政府检查概率有影响,但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顺从概率。因此,制定合理的惩罚与奖励机制、大力支持环境NGO的发展、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有效规制企业环境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是学术圈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将政府规制强度引入该问题的研究,从政府、官员、企业博弈的角度来揭示规制强度、腐败、创新之间的内在机理.通过构建政府、官员、企业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得到贝叶斯纳什均衡发现:过度的政府规制导致了权利寻租抑制企业创新,放松规制压缩了权利寻租的空间促进企业创新.并运用中国2000-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行政垄断、腐败、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腐败对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行政性收费对腐败的影响显著为正.本文得出的启示是:企业偏好于通过行贿来获取政治关系抑制了企业创新,反腐切断政治关联促进企业创新.过度的政府规制导致的权利寻租是腐败的源头,简政放权压缩寻租空间抑制腐败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环境规制背景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绿色产品是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考虑政府激励、惩罚、监管成本及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本等多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绿色产品市场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策略演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补贴、技术创新成本、消费者绿色消费效用等影响企业的策略选择。政府对企业绿色补贴存在最优值,补贴低于最优值时,随政府补贴额度的增加激励效率提高,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本的降低、消费者绿色消费心理效用的提高可以刺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