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选取我国乳业1998~200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检验我国乳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程度,并就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在要素层面的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效率对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具有负面影响;配置效率对产品差异具有正面影响;技术进步效率对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具有负面影响;而规模结构效率对市场结构各个指标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加入国有产权结构变量后,内部效率指标与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将使产业组织的分析范式更加完善,并进一步对促进企业的改革和优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市场进入壁垒、进入管制与中国产业的行政垄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世英 《财经科学》2005,(2):111-117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型中的国有所有权集中与工业产业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证分析表明 ,不同的国有所有权集中度对中国工业产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国有所有权垄断是与较高的垄断利润、较低的生产效率紧密连在一起的。国有所有权垄断并不具有经济效率意义上的合理性。非国有所有权进入和带来的市场竞争会明显促进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国有所有权集中实际上是建立在严格的行政性进入限制的基础上的。因此 ,打破国有所有权垄断 ,降低非国有所有权的行业进入壁垒 ,创造不同所有权公平竞争的市场 ,用竞争的所有权结构代替垄断的所有权结构是中国工业组织绩效改进的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过度竞争、企业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使得自由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而地方政府的产业保护政策又使之无法形成有效的退出。也就是说,产业进入壁垒的相对降低和退出壁垒的绝对增大是我国企业过度竞争、企业绩效低下的根源之所在。因此,解决的办法在于,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产业管制政策,有效引导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创造充分有效的竞争机制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中国11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13年截面数据,考察在不同的政府干预和市场引导程度下,两代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程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第一代国家级高新区中,市场引导和政府干预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在政府干预顺应市场引导的情境下,产业集聚能够明显地促进创新绩效;在新生代国家级高新区中,市场引导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政府干预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在缺少市场引导的情境下,政府干预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反而阻滞了高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SCP框架下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业态和热点,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本文依据产业组织理论,运用SCP框架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在发展初期虽然存在市场集中度不高、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差异化程度低以及不显著的市场行为等问题,但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对我国金融机构及服务商提高经济效益、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及组织变革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市场绩效,表明我国发展此产业具有积极价值。本文就此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工业,其产业组织结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按照SCP范式研究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总结出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进入/退出壁垒高、市场定价没有话语权以及市场绩效低的现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产业组织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低、过度竞争、市场运作绩效较差等。本文从进入、退出壁垒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组织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进入壁垒失效和退出壁垒过多,因此,应加强政府在进入、退出方面的规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DEA法测量了东北国有林区83个国有森工企业的规模效率,并利用Panel-Data模型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国有森工企业的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DE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7年间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0.6238,未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从个体差异上看,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规模效率值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各年集中在该区间林业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2%、78%、80%、75%、60%;从区域差异上看,东北国有林区规模效率平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大兴安岭林区、吉林林区、内蒙古国有林区和黑龙江林区。Panel-Dat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产权因素、外部性因素和地方政府行为五个因素对林业产业规模效率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中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和外部性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权因素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为负;五个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市场集中度、外部性、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产权因素和市场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国的电视传媒产业迅猛发展,但在产业效率和规范化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采用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对中国电视传媒产业进行分析,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入手,对其产业组织特征进行全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的关联性。由此,从电视台和政府双方的立场出发,探讨完善市场结构、优化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的对策,以使得我国电视台传媒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微观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价格扭曲为切入点,揭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并使用2007—2014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干预工业用地出让会造成土地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进而导致工业企业生产率下降。分行业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相对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种负向传导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显著。对此,本文建议应继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配置、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等相关改革。  相似文献   

12.
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如何有效引导经济资源流向政策支持产业,是产业政策发挥成效的关键.现有相关研究未深入考察经济资源在扶持行业之间及行业内部配置的规律,而且没有综合探讨不同资金配置的关联.文章考察了市场力量与政府扶持两种机制如何引导产业政策下的资金配置.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债务融资和政府补助.其中,债务融资更多地流向了成长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政府补助使成长行业中的小规模企业和成熟行业中的大规模企业受益更多.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看重企业的增长机会,政府补助则会顾及当前成长性较弱而相对不受市场青睐的企业,对产业政策下的市场化资金配置起到了补充作用.文章的研究为如何协调市场机制和政府扶持两种力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来年,中国工业企业呈现出购置土地和金融资产的“脱实向虚”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本文利用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创新专利研究数据及土地出让交易数据,利用PSM-DID模型,从土地购置行为和购置额度两方面探究工业企业土地购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企业土地购置行为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且这一促进作用呈倒“U”型趋势;工业企业购置工业用地行为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购置商住用地行为则显著抑制企业创新。本文研究还发现,工业企业适度的土地购置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扩大企业研发投入而促进企业创新,高额的土地购置则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从而挤占企业创新资金而抑制企业创新。本研究为政府合理监管工业企业购置土地行为提供依据,有助于引导工业企业合理协调“土地购置”和“研发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试论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差距的缘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浩 《经济地理》2006,26(3):415-4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面对区域差距,新古典主义学派与循环累积增长学派之间存在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争.文章认为尽管市场存在某种自发的区域均衡机制,但这只是一个长期趋势;而且,报酬递增、迁移成本、制度性障碍等因素都对这种均衡机制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市场并不能在短期内自动缓解区域差距,有必要引入适度的政府干预,纠正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的“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绩效明显改善,利润快速增长。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人认为国有企业的绩效提高主要来源于垄断。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梳理垄断的判断标准,计算和讨论国有经济分布的主要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认为这一说法在概念上具有误导性,在判断上缺乏依据,因此其结论不可采信,需要我们予以明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6.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构—动力—绩效”分析框架,在结构上主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核心企业、政府、金融、中介、上游企业、市场及用户等主体进行分析;从新技术驱动力、政府支持力、中介和上游企业支撑力、金融提升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力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从专利占比、产品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最后,以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动力—绩效”框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主体协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方法,实证研究要素市场扭曲、绿色创新效率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会阻碍绿色创新效率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并削弱要素市场扭曲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抑制作用。门槛效应表明,在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要素市场扭曲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会被扭转。以上结果均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罗浩  孙宏  卢晓勇 《技术经济》2007,26(12):12-16
鉴于外商直接投资的重大的经济意义和对市场影响力的增强,本文主要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提升的效应做了较为具体的实效分析,首先,简单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然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以及对我国产业所产生的经济实效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依据全文分析结果就如何引导和控制好外商直接投资,发挥其积极的产业效应提出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zbekistan, which took a gradualist approach in transition and continued to record rapid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early 2000s. It stopped depending on cotton monoculture and was able to achieve self-sufficiency in grain. It transformed itself from a net fuel importer to an exporter. The government promoted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focusing on the heavy industries, such as the automotive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Uzbekistan has been supported by the industrial policy.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several industrial policy measures, including tax and financial incentives, state orders, policy selectively welcom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mport protection and export promotion, and exchange-rate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other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 pursu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iders the appropriat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组织分散化: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产业组织分散化现象作了分析。文章认为产业组织分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产业组织成长的具体表现。产业组织分散化改善了我国工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也提高了工业的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