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风险溢价视角,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实证考察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债务契约定价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可比性具有债务契约冲突的协调功能,金融机构对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予以正面评价,倾向于为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企业提供长期债务融资,且高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市场能够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与财务风险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债务契约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会弱化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债务契约定价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2.
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审计委员会可以提高盈余质量;从债务融资角度看,盈余质量对降低债务成本起作用。前者发生在会计信息的生产阶段(上游),后者出现在会计信息的使用阶段(下游),根据信息传递的有用性可知,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会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过程。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盈余质量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考察审计委员会对这种影响的作用。结果表明,盈余质量越低,债务成本越高,二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是,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及运行,并没有增强债务成本和盈余质量之间的这种相关性,意味着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还未发挥应有的职能。进一步研究表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盈余质量和债务成本之间的相关性更低,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发挥更弱。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担保视角考察了被担保企业的盈余特征对担保企业债务契约的影响,以及双方的关联关系在其中的作用。实证检验发现,被担保企业盈余质量越高,担保企业获取的债务契约越有利,银行能够部分识别被担保企业的盈余信息,盈余信息对银行是有利用价值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担保双方具有关联关系时,被担保企业的盈余特征与担保企业的债务契约之间的关系会弱化,关联关系事实上部分替代了企业盈余特征所起到的信息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信用违约互换的引入对于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一方面,在信用违约互换引入之后,债权人的违约风险得到转移,故对于债务公司运营以及对于债务管理的监管力度有所降低,增加债务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人们会对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引入作为违约风险较高的一个信号。实证结果显示,引进信用违约互换会对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务(仅包括企业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部分)两种融资方式对于企业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商业信用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短期债务能显著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将短期债务细分为短期债务比重高和比重低的两组,对比二者对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时发现,短期债务比重较低时,适当增加它的比重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当短期债务水平超过某一限度时,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会随着短期债务比重的增加而降低;此外,研究还发现商业信用对短期债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恰当安排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并充分发挥商业信用的调节作用,以降低企业风险。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机制分析表明,无实际控制人会加剧企业内部代理冲突,还会强化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企业预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最终导致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治理的监督治理和金融环境的资源支持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外部审计质量更高和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多,以及当地银行密度更高、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更高时,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提升作用更弱。本文不仅丰富了对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的研究,也为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强化投资者保护是新《证券法》的立法核心。本文基于新《证券法》审议通过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法治建设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审议通过显著降低了公司债信用利差。进一步分析发现,提升债券流动性与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是主要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从债券特征看,当债券融资依赖度高、债券契约条款少、承销商声誉差时,法治建设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更强;从公司层面看,这一影响在投资者交易意愿低、投资者保护力度弱、信息披露质量差以及违法违规风险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债券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 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原则和实践经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的内在机制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其债务违约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较低,因债务事项被提起仲裁和诉讼的可能性较小,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促进债务契约的履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经营能力和信息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务违约风险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传导作用,而经营风险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我国银行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产生的外生冲击,基于违约风险高低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从正式债务契约形成视角研究贷款可获得性提高如何影响企业盈余分类转移行为。研究发现:第一,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高风险企业盈余分类转移程度更高。第二,横截面差异性检验表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高、融资渠道丰富性越低、以及银行对企业信息需求和监管程度越高时,盈余分类转移受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影响更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高风险企业通过分类转移优化盈余结构后确实获得更多银行信贷。本文利用我国贷款利率上限放开这一独特研究场景,科学识别了盈余分类转移的债务融资动机,拓展并丰富了会计信息生产的制度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融资成本和借款期限作为银行借款契约的代理变量,实验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企业规模与银行借款契约的关系。研究显示: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得较低的借款融资成本和较长的借款期限;银行债权人出于自我保护动机导致了债务人的企业规模会影响借款契约条款的设置,即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借款契约条款;与大规模企业相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降低借款融资成本和获得较长期限的贷款在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企业为获得更为宽松的借款契约条款,应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同时,小规模企业应适时扩大规模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11.
袁敏  郭冰 《证券市场导报》2007,16(11):25-29
短期融资券是由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作为一种融资性的无担保商业本票,短期融资券的信用风险客观存在。本文讨论了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并通过对短期融资券级别与信用利差之间关系的分析,来为短期融资券评级的作用提供实证证据,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主体长期信用级别与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bt financing on the voluntary ado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by unlisted firms and such adoption’s effect on bond credit rating. We find that unlisted firms with public debts are more likely to voluntarily adopt IFRS. Subsequent to the voluntary application of IFRS, the unlisted firms exhibit, on average, enhanced credit rating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ublic debt market’s demand for high-quality financial reporting may drive those unlisted firms to voluntarily adopt IFRS. Furthermore, rating agencies seem to reward such firms by elevating their bond credit ratings.  相似文献   

13.
外债作为对境外资金利用的一种形式,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承受力的体现。从别国本币外债的发展趋势看,发达经济体本币外债占比一直较高,新兴经济体近年来普遍呈上升态势。发展本币外债的主要动因,在于其能消除货币错配风险、规避汇率风险以及便利本币跨境使用等。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的增长,人民币外债类型和规模将逐渐增多,建议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统一的全口径外债统计体系等方式,完善我国本外币外债管理。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后实施的债务置换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值得关注。为此,将债务置换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8—2020年285个城市为样本,检验债务置换对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务置换对隐性债务和经济增长产生了双重不利影响。其一,债务置换降低债务利息负担,拉长债务期限,虽然缓解了流动性风险,但债务置换助长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强化金融机构救助预期,导致隐性债务继续增加,总体上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其二,债务置换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也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损害了经济增长,同样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鉴于此,应重点防范债务置换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nk between the issuance of subordinated debt by commercial banks and market discipline. Using cross-sectional and time-series data from 2002 to 2007, we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risk level and their decisions to issue subordinated debts in Taiwan. In particular, we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ommercial banks with low risk levels prefer to issue subordinated debts more than high-risk banks do, and we reject the hypothesis. We conclud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ubordinated debt is not a mature channel for providing market discipline for commercial banks in Taiwan. We offer potential reasons for this finding and discus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相似文献   

16.
王乃嘉 《征信》2020,38(2):45-48
从总量的角度来看,信用债违约主体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违约主体的行业、地区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各主体的违约特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受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民企再融资收紧、股票质押爆仓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结合微观企业违约的最新特点,在信用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发生了投资激进、短债长投、公司治理风险、财务舞弊等问题。建议正本清源,加强对财务造假的惩治力度,强化企业信息披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民营企业信用缓释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债务管理目标明确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政府融资需求和中长期利息支付维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政府债务管理者优化债务期限结构的行为可能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方向并不一致,从而既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可能会阻碍政府债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文章对近年来政府债务管理与货币政策关系的表现及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初步梳理和总结,并对优化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法和前景进行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evanc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SFAS) No. 95 operating cash flow disclosures for assessing a primary component of firm risk, namely credit risk. We find that SFAS No. 95 operating cash flows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redit risk, measured by debt ratings, incremental to other profitability and risk–related information. We also find that operating cash flows have a stronger incremental relation to credit risk for firms with a larger proportion of long–term debt and larger firms with lower operating uncertainty. Interestingly, cash flows appear to have less incremental importance for firms in high tech and regulated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衡量、分布与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负债率、债务率、利息支出率、担保债务比重四个指标为中国债务风险衡量的主要指标,结合指标测算和债务情况及收入水平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整体债务风险可控,在近几年间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利息.但中国债务风险区域分布不均衡,防控重点是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的省市,这些省市亟须举债而在风险控制上相对较弱,经济发展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眼于外汇管理改革的要求,认为应加强对银行短债的总量管理和调控,建立银行伞口径短期外债指标管理制度,将银行各项下的对外负债均纳入管碑范围,按照风险等级对各类短债赋予不同权重,对各行加权后的短债总量实行规模控制,同时,依据形势变动,对银行短债规模进行总量动态调控,以此提高银行外债管理效率,更加有效地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