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逸雪 《时代金融》2014,(8):270+273
本文基于反映消费和收入变动趋势的多变量动态面板模型,运用stata12.0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19932012年间农村居民消费及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来说,过去的消费习惯对其当期消费影响显著。因此,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变农村居民传统消费习惯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城乡消费差异的实证分析(一)变量的选择和数据说明。在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中,收入水平和消费价格的影响权重最大,因此本模型分别选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建立两组不同的ECM模型,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计划",必须充分发挥消费的桥梁作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在分析收入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计量模型和相关图表从四川省农村居民整体收入、不同的收入类型和不同的收入来源三个层面分别探讨对消费的影响,进而得出系统性的相关结论,并提出促进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落实"倍增计划"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3~2006年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而非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非基本收入对家庭经营支出的边际贡献较大,但基本收入的边际贡献较低;各类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边际贡献,且非基本收入的边际贡献较大;财产性收入是税费支出的主要来源,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与其对应的支出项目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因此,通过一定的政策调整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能引导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改变,进而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各省农村居民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并建立了边际消费倾向函数,估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与收入的波动负相关,但与物价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6.
王湘红  陈坚 《金融研究》2016,438(12):48-62
农民工群体的消费率相对于其他群体较低,本文试图为解释这一现象提供一个相对收入的研究视角。我们使用2008-2009 RUMiC调查数据,从社会比较角度,考察农民工相对于群体内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我们将已有文献的相对剥夺指数拆分为相对收入排序和不平等程度,研究在不同维度上衡量的相对收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一方面,相对收入可能给人们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带来当期攀比性消费动机;另一方面,过高的收入差距有可能削弱这种当期比较的动机。实证分析发现,控制了绝对收入等其他因素后,相对收入低的家庭消费率更高,而不平等程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农民工的家庭消费率,这一现象在收入较低的家庭中尤为明显。农民工相对城市居民的过低收入削减了其当期消费,尤其在留城意愿较强的农民工中表现突出。这意味着城乡工资差距在长期会抑制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5年至2012年地级市经济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耐久效应,并且对于当期可支配收入存在"过度敏感"。与此同时,实际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的总效应为收入效应,而非挤出效应。为了消除耐久品消费对于研究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是否存在习惯形成效应,实证结果不支持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存在习惯形成效应,并且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同样收到可支配收入影响以及实际利率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以扩大内需这一现实背景出发,利用2005年全国31省市的截面数据实证了影响农村居民各种主要消费支出的各种收入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各种消费支出的影响各不相同,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需要加大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角度.以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和消费函数为经济理论基础,从一般消费理论出发研究安康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问题。本文运用1990—2006年间的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安康市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通过Eviews3.1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计量分析得知安康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主要由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决定.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若安康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则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约增加0.8968%。最后文章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安康农村人均纯收入的途径来提高安康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回顾以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不同于基尼系数的新的指标用于衡量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把这一指标引入模型,用以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对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实证分析当中得出一些缩小安徽省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启示。实证结果显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以及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会对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前两者的影响是正向的,且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可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及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对城镇及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情况、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78年至2008年的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数据,先对凯恩的消费价格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随后又以10年为一期对边际消费倾向进行梯次回归分析,从而验证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并且对数据得出的结果进行现实经济意义的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国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内需给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储蓄率。提升消费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在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上转入新常态。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动态求解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城乡研究了居民收入的波动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其的影响特点。研究结论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惯性,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则依据收入波动而呈现较高弹性。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满足理论规律。在生育率不断下降情况下,农民倾向于降低当期消费而提高储蓄以应付养老。较完善的社保体制导致城镇居民养老储蓄动机较小;由于子女质量与数量的替代效应存在,城镇居民表现出较强的教育储蓄动机和馈赠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内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对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巨大。通过VAR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变量变动时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具有较明显的时滞。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由其自身解释,农村金融深化因素在当期和下一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相对贡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分析四大地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家庭非基本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些,而基本收入对其影响则次之;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间的消费支出差异大于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间的消费支出差异;东部与中部地区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及其他商品与服务等消费项目方面大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居住和交通通讯方面则小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但四个地区的自发性消费差距并不明显。建议增加农村家庭基本收入,并着力完善关于农村居民的各项制度安排,帮助农村家庭改善其消费结构,提升其消费层次。  相似文献   

16.
徐峰  闭潇丽 《时代金融》2012,(30):325-326
运用广西自治区1991-2010年的经济数据,对广西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与保险密度四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并对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对保险需求具有促进作用,而广西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却和保险需求具有反向变动关系。所以必须全面提高全区居民生活水平,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才能促进广西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秀荷 《时代金融》2012,(35):20-2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和改善,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各地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均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准确把握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理解分析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办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现状和差距,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找出了影响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最后为各地区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1993~2010年的数据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和各类型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其他各类型的收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却没有得以体现。所以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过程中应从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着手改善收入结构,进而扩大内需,更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问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这25年间:(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人均储蓄指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3)1978-2003年,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消费)绝对差距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则一直是全国城乡收入比和消费比(即相对差距)最大的地区。本文还从耐用消费品的实物拥有量上验证了上述结论。最后文章指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收入上的区城差距、城乡差距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效率法则、优胜劣汰的一种必然结果.而且对于我国可能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客观存在;政府的作用空间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不使这些差距过大,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三期CFPS数据,分析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并以家庭收入作为中介变量与门槛变量,探究收入差距对家庭旅游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家庭旅游消费,收入差距以家庭收入为中介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收入差距与家庭旅游消费之间存在以家庭收入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以推动家庭旅游消费规模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