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加入WTO之后,我国在经济方面受到不少的冲击。这些冲击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我国的银行业来说,挑战更大一些。跨国金融集团悠久的历史,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的体制,巨额的资本,都是我国银行业在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也许不少人认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众多的营业网点,当然我国的银行、信用社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城乡,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在数量上的优势是无可置疑的,但是网点众多是我们对抗国外大银行抢占市场的真正优势吗?是我国银行业可以在一段时期内高枕无忧的法宝吗?对此我们要辩证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宏观背景下,就其对国内住房贷款市场和中资银行住房贷款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产品种类、定价经验、销售策略和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优势,并对中资银行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资银行的国际业务一般由对公国际结算、对公外币资金交易、对公外币信贷、个人外汇实盘买卖(外汇宝)、同业外币市场拆借等业务构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但主要仍然集中于国际结算业务和高端客户外币信贷业务流失上:外资银行在国际资金清算网络、结算效率、风险管理、客户资源管理、国际市场投资经验等方面都有比较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仍将保持很长时间。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在对公外币资金交易业务(主要包括对公结售汇、套汇服务和企业外汇交易理财服务)上并不拥有优势。从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看,对公外币资金交易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外资银行进入国内人民币市场,对提高国内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是很有益处的,同时也为国内居民享受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提供了便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门一旦打开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本文为政府、企业、银行和居民如何应对金融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本文对在沪15家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强于中资银行,中资银行在客户资源、资产规模、网点等总量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外资银行则在风险控制、成本控制、金融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在中资银行内部,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全面优于地方性银行。在外资银行内部,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外资银行竞争力整体强于来自欧美市场的外资银行。中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中外资银行竞争力优势和不足形成的原因,并就中资银行竞争力培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巨头,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的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各项优劣势比较分析,得出中资银行在盈利能力与人民币业务市场等方面有优势;而外资银行则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及优秀的管理人才等优势的结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都必须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发展,促进云南省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力与外力:催生变数 长期以来,外资银行一直占据着国内市场外汇业务的高端,通过其掌握的产品、定价和营销管理等优势,获取了丰厚的收益。中资银行尽管资产规模庞大、客户数量众多,但在很多外汇业务中扮演着跟随者的角色,难以进入产品的顶端。  相似文献   

8.
从标准意义来说,自2005年12月26日中国加入WTO的五年缓冲期结束之后,外资金融机构一直抱怨的捆住其手脚的枷锁就正式解除了。而2006年12月11日起实施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际上开启了中国金融业的第一轮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变革。时隔近五年,这场变革的上半场以中资银行的完胜而告终。中资银行成千上万密如蛛网的营业网点,极大地限制了外资银行产品优势的发挥;主观或非主观意愿造成的缓慢的布点速度,使得外资银行在高速突进的中国金融市场上分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杯羹。然而,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标志所启动的这场变革的下半场,原本在网点和人员上均处于显著劣势的外资银行,突然在全球网络和人员上形成了巨大的盘外优势。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这一轮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将呈现非对称竞争的态势。在这种格局下,更多的可能反而是形成全新的利益组合,即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捉对形成战略联盟,彼此支撑业务的拓展,不难猜测的是,在这样的利益组合中,外资银行的看点在国内,中资银行的算盘打在海外。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选择多家在国内处于后发位置的外资银行进行深入访问,以梳理其在非对称竞争态势下的业务策略与财务策略,供众多日益与金融工具紧密接触的CFO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主体将直接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银行业同样面临着相同的竞争。入世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之一,将主要表现在:对客户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后,会利用其经营手段、服务方式上的灵活性挖国有银行的客户。可能的结果是中资银行原有的一批好客户被挖走,而有风险的、效益不好的甚至亏损的客户留在中资银行。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20日,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四家外资银行成立在华法人银行,允许其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从此,中国银行业正式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从现状来看,由于"信任认知",境内居民对外资银行从"接触"到"接受",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观望期",短期内市场格局将不会大变.然而,这并不是说中资银行可以高枕无忧,外资银行尤其是其母行在产品、管理、服务、资源等方面强大的优势无疑是对中资银行长远发展的巨大冲击与挑战.中资银行完善自身不足、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零售业务已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是中资、外资银行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信用卡、网上银行、私人银行、理财等零售银行业务领域,外资银行在产品创新、产品营销等方面占据优势,中资银行则拥有网点、地缘上的优势,而且中资银行的模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2.
舒力 《中国外汇》2009,(19):26-27
实力与外力:催生变数 长期以来,外资银行一直占据着国内市场外汇业务的高端,通过其掌握的产品、定价和营销管理等优势,获取了丰厚的收益。中资银行尽管资产规模庞大、客户数量众多,但在很多外汇业务中扮演着跟随者的角色,难以进入产品的顶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银行自身以及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分析了目前国内市场上中资与外资银行各自具备的竞争优势以及劣势 ,并针对中资银行的竞争劣势提出了今后中资银行的改革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02,(6):24
近十年内,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战略目标并不是整个中国市场,而是要抢占国内金融服务业市场中利润最丰厚的高端市场.这里所谓的"高端市场",在地域上主要是中国沿海和内陆的中心城市,在客户群体上主要包括跨国公司在华的合资企业、中国居民中的高收入阶层以及一部分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高端市场才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竞争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5.
从外资银行视角看现金管理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强大的技术支持、高效的结算服务等外资银行所无法媲美的硬件优势。但由于中资银行在现金管理整体方案设计、现金管理咨询服务等软件方面逊于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就可以将其国外的系统与中资银行的电子系统对接而直接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服务。这种模式下的中资银行只能收取低廉的手续费,而大部分费用都被外资银行占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理财产品的发展特点及评价结果看,国内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的创新动力明显较强。比较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表现,中资银行是以数量取胜,而外资银行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和适销对路。此外,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结果看,其预期收益率远低于银行公布的预计最高收益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临近,外资银行逐步加快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很多外资银行的经营理念、业务系统、服务体系较中资银行先进。就国内银行现有的体制特点、运作模式来看,如果外资银行在国内发展公司业务,需要巨大的投入成本。外资银行在与国内银行的竞争中,必然会以个人金融业务为切入点。而作为潜力巨大的个人业务,信用卡业务必将成为外资银行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8.
出口信贷市场散发出的诱人“香味”吸引了众多外资银行,他们闻香而至,希冀在这一迅速做大的蛋糕中分得更大的一块。而拥有地利和政策之便的中资银行更是不甘示弱,毕竟,中国出口信贷市场数千亿的财富盛宴对于正在寻求新的利润来源的国内银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相似文献   

19.
陈怡  马喜德 《福建金融》2002,(12):11-13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中资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但是,我们在探讨中资银行自身缺陷的同时,也应看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同样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资银行潜在的比较竞争优势及基于上述优势的竞争策略———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探讨了中外银行合作的利益所在、业务领域、合作方式、制约因素等,为入世后实现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消费者“三赢”局面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 WTO 以后,外资银行将要享受国民待遇,中外银行将会住同一个环境中竞争。但是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市场上占有许多优协,如管理体制、经营理念、IT 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比较也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我们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