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郑心瞳 《财会学习》2016,(10):188-189
本文从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定义入手,介绍了房地产供给的价格弹性和房地产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弹性系数在不同的研究周期内表现出不同的弹性特征.接着阐述了房地产达到供求平衡的理论过程,以及房产税的开征对市场供需双方的影响,和对房价波动的控制.得出短期内政府对需求者实行税收政策调控,可以使市场需求量下降,解决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和房价上涨的问题;但是长期不变的税收政策,对房价的调控作用很有限,长期内对供给者征税还有可能会引起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对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体系进行改革,才能有利于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曹亚兵 《中国外资》2011,(10):213-215
在本文中作者将土地供给弹性作为关键变量,在有无投机需求的情况模拟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运行形态。作者通过建立动态价格模型后仿真模拟得到结论:土地供给弹性和投机需求均是商品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土地供给不具有弹性且有投机需求的情况下,测得的长期价格比土地供给富有弹性且市场无投机需求的情况下要高100%。由此可见,土地供给是影响商品房价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中作者将土地供给弹性作为关键变量,在有无投机需求的情况模拟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运行形态.作者通过建立动态价格模型后仿真模拟得到结论:土地供给弹性和投机需求均是商品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土地供给不具有弹性且有投机需求的情况下,测得的长期价格比土地供给富有弹性且市场无投机需求的情况下要高100%.由此可见,土地供给是影响商品房价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能否调控房地产价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盛松成 《银行家》2003,(9):30-33
房地产价格和房价收入比 一般地说,房地产价格由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区房价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为有效调控房价,除了国家实施统一的政策外,因地施策也是重要的调控措施。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将房价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即需求、供给、成本、收入,并引入投机、市场预期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来分析六大因素对房价的影响,衡量地方监管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限贷政策对一、二线城市房价具有抑制效果;限购政策能有效调控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且具有时滞效应;限价政策仅对二线城市有效,对一、三线城市调控效果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从东、中、西部城市看,限贷政策对东部具有延迟效应,需要两期的传导时间;限购政策能抑制东、中、西部房价的上涨;限价政策对中部的调控在第四期才产生效果,东、西部的限价政策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彭振江 《海南金融》2011,(10):38-41
本文对7个主要发达国家和3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房地产价格供求因素进行国际比较,运用弹性分析、面板数据分析、建立长期需求方程等方法从供给价格弹性、需求因素共同效应、个别效应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房地产价格的供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增长和心理预期等三个因素是世界范围内较为普遍的重要影响因素.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宏...  相似文献   

7.
房价与经济、利率、地价等关系复杂,本文基于国际9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房价与经济、利率进行关系研究,并通过GMM估计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受到上期房价的影响显著,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小,当年的银行贷款利率资金对当年的房地产市场供给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和五等法计算六大类别不同代表省市的基尼系数,依据2002~2011年省市面板数据考量6个不同类别省市房地产价格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类别省市的房价波动对基尼系数的变动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区域性;第一、三类地区房价波动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第二类地区房地产市场投资投机活动不如第一、三类城市活跃,房价波动幅度比较稳定;第四、五类地区房价波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次于第二类地区;第六类地区房价波动幅度小,对收入差距不足以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房价与经济、利率、地价等关系复杂,本文基于国际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房价与经济、利率进行关系研究,并通过GMM估计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受到上期房价的影响显著,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小,当年的银行贷款利率资金对当年的房地产市场供给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房价与经济、利率、地价等关系复杂,本文基于国际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房价与经济、利率进行关系研究,并通过GMM估计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受到上期房价的影响显著,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小,当年的银行贷款利率资金对当年的房地产市场供给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个人住房开征物业税的几个判断及效应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个人住房开征物业税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认为,开征物业税之前需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开征后的物业税收入要用于满足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需要;物业税开征后的征管质量取决于对个人住房信息的掌握和政府各部门间的横向合作。物业税开征与地区房地产价格弱相关,与全国房地产价格无关;与股市题材炒作相关,与资本市场发育无关;与当地居民收入和福利相关,与辖区外居民效用无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2009年底推出的经济政策导致房价和物价不断攀升,央行虽然采取紧缩措施进行应对,但物价和房价仍处高位。对我国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及房地产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货币供给增加能引起物价和房价上涨;房价上涨能引起物价上涨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物价波动,货币政策需关注资产价格,同时应谨慎使用货币政策应对资产泡沫,并密切注意货币流动结构,维持货币供给流向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信贷、价格及市场供求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上海房地产信贷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需求方而不是供应方,房地产信贷增长对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销售量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没有明显的影响。房地产信贷增长主要由银行流动性状况决定,而不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状况,但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会影响到房地产信贷结构变化,在价格上升时个人购房贷款增长明显,在价格下降时开发贷款增长明显。在短期内,银行信贷可作为平稳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手段之一,但对于长期而言,只有构建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才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在解决我国居民住房问题,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房地产市场营销越来越重要了,而在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房地产的价格主要是由土地成本、开发、管理费用等构成,同时受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快速发展的城市之一,其房地产的价格策略中还存在着制定价格时缺少市场调查,定价以企业为中心,定价策略单一,难以适应市场要求等一些不足。我们要运用合理的价格策略和方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使房地产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能够应对市场的需求选择合理的定价策略和方法,让房地产企业在实现自己利润的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考察房价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率以及住房市场抵押制度在房地产市场传导货币政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通过资本使用者成本渠道、信贷渠道等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和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其中,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度、抵押贷款可得性、抵押利率结构与期限、住房交易成本等制度性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房价波动对消费的作用方向取决于居住模式结构、各类型经济主体的比例与边际消费倾向等因素,作用效果则受一国抵押市场发达程度、抵押市场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房价对于投资的影响效应受房地产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房地产供给弹性以及一国的信用市场状况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M2供给增幅远高于CPI上涨幅度,这一现象被学界称为“货币失踪之谜”。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新凯恩斯货币模型来研究这一问题。当外部需求下降后,央行降低利率以提振经济,房地产部门和非房地产部门同时扩张。由于住房属于耐用消费品,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其需求对利率变化更敏感。利率下降后,住房需求相对普通消费品需求上升更多。因为存在土地市场分割,商住用地供给弹性较小,住房需求上升导致商住用地价格上升较多,地价上涨提升了房地产企业的抵押融资能力,房地产部门进一步扩张。普通消费品需求对利率反应小,需求较弱导致工业用地价格上升幅度较小,非房地产部门抵押融资能力小幅提升。因此,非房地产部门产出和CPI只温和扩张。Ramsey最优货币政策模拟表明,只有实现了房地产部门与非房地产部门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向量自回y-5模型(VAR)研究房地产金融对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影响。选取北海市金融类和房地产市场类等4项指标,建立2个VAR模型系统;利用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信贷市场指标变化对房地产市场供需影响的时滞、持续时间及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北海房地产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存在均衡关系,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共生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的新凯恩斯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土地财政和政府隐性担保融资机制,借此考察在土地财政体制下土地价格的波动特征、驱动因素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2004Q1到2016Q1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土地需求冲击、土地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是驱动中国土地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冲击和土地供给冲击是引起短期土地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土地需求冲击在长期中驱动了土地价格波动。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土地财政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放大效应,正向的土地需求冲击将推高土地价格,并通过抵押约束机制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将放大该效应,并进一步对土地价格形成正向反馈,从而引起宏观经济更大的波动;在土地财政体制下,正向的土地供给冲击有助于抑制土地价格上涨,并减少宏观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相似文献   

20.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claims that real estate prices in Spain are overvalued in relation to income and how plummeting house prices can jeopardize the economy (The Economist, 2003 and IMF, 2004). The measure of income elasticity on housing expenditure is often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to applied researchers and policy makers in real estate economics, but the problem of omitted variables in some estimation techniques can lead to severe biases.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the demand for housing in Spain based on the cross-section of prices and income in fifty Spanish provinces from 1996 to 2002. In comparison to long-run equilibrium models fitted with time-series data, our results show a much weaker role of income growth as a vehicle for house price increases in the long run. According to our estimates, the rate of growth of house prices in Spain between 1998 and 2003 points to a real estate bubble with prices above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