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可操作性 ,选建了一套新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构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计量分析的因子数学模型 ,通过SPSS软件 ,对 2 0 0 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 1 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指标体系数据进行了因子统计分析 ,最后得出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序  相似文献   

2.
安德胜 《特区经济》2012,(3):194-196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城市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基础设施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六个方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综合为经济实力因子、区域学习创新因子和可持续发展因子。利用系统聚类法将不同城市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将12城市聚为4类,并对每一类城市的竞争力状况给与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和人才资源管理理论,构建了我国城市人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31个省会城市的人才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济南、天津和沈阳拥有人才综合竞争力的绝对优势,指数值大幅领先所有其他城市;我国各省会城市人才综合竞争力指标的各分类指标之间的平衡性较差,各指数值之间落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郭晓丽 《特区经济》2012,(5):258-260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济南都市圈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年济南都市圈7个城市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其城市竞争力,并根据评价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指标体系 为尽量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城市所具有的竞争力的大小,本文参考并选用了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和王秉安等人关于区域竞争力实证的指标体系.在对<上海市统计年鉴>和<深圳经济特区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光盘等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国际化程度竞争力、政府管理效率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等8大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处理.本文在尽量系统、全面的思路指引下,拟对影响综合竞争力的8大因素共计30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具体指标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部五省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潜力、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外向性等方面的考核,参考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部五省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利用归一化法对各城市1996年和2003年的科技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为各城市科技产  相似文献   

7.
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地区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整体区域,近年来,其各方面的实力和重要性不断增长。根据目前已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南京都市圈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涵盖7个一级评价指标,50个二级指标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收集和处理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各个城市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名,使各个城市了解自己在都市圈中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西部省会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由于经济实力、环境因素和政府作用力等影响着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力,文章结合结论针对不同城市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地区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整体区域,近年来,其各方面的实力和重要性不断增长。根据目前已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南京都市圈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涵盖7个一级评价指标,50个二级指标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收集和处理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各个城市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名,使各个城市了解自己在都市圈中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动态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全局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对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影响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是多种的,它们分别是综合发展推动、消费与基础设施拉动、外向经济和投资拉动、政府管理和调控、环境治理与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等6个方面;②根据城市竞争力动态因子得分,发现江西省11个城市可以归并为6类,进一步的综合因子得分揭示这六类城市的时空动态演化幅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枫云 《改革与开放》2011,(20):118-119
广佛都市圈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推进其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全面加快广佛同城化进程、进而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文章对推进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构调整原则和保障制度体系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牛静 《特区经济》2010,(11):72-73
城市群发展战略是地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群之一,但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相比,在整体竞争实力和发展空间上还存在差距,综合比较分析这些差距,对于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赵祥 《南方经济》2016,35(10):109-120
作者利用动态空间偏离/份额模型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发现:在2001-2013年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间经济互动显著增强,但其空间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珠三角城市群大部分城市都形成了正向的产业结构效应,除了广州和深圳以外,各市在第二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弥补了第一、第三产业的劣势。珠三角城市群内多数城市未形成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和空间区位效应,尚不能充分利用其他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城市群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调整有待深化。基于上述发现的政策建议是推进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构建错位发展、高效互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区域物流竞争力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获得较大程度的增长,但其区域内部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珠三角内部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物流效率是反映物流绩效水平的重要指标.以珠三角城市群9个地市(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珠三角9个地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 L指数,测算珠三角城市群各地市的物流效率值及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珠三角区域物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珠三角区域的物流效率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效率水平且变化不大,深圳市物流效率水平提升较快且效率最高,东莞市物流效率最低,珠海市效率值起伏最为明显,整个测算期间呈"W"形走势.为进一步探讨外部因素对珠三角区域物流效率的影响程度,选取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区位优势对珠三角地区物流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对外服务功能量指标,利用2000、2005和2010三个年份的数据,对比分析三大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对外服务功能.研究发现,就对外服务功能总量而言,珠三角提升快速,长三角稳定增长,然而海西则持续减弱,这显示各地劳动力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差距.三地区内部,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等级结构也呈现不同的特征,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对外服务功能总量的地区悬殊.在此十年期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外服务功能的重心位移,既反映出海西地区陷落“各地”的原因,又预示其仍将面临南北“挤压”的困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评价对精确指导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方向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的权威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和修正理论假说,进而评价分析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及各自特征,最终提出了中国四大经济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珠三角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构建以深圳、广州为双核,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为双轴,整合珠三角9个城市创新资源的“珠三角创新圈”,为推动珠三角地区创新发展和地方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的聚集地,其特征是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弱。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环境日趋严厉、国外经济形势的压力上升,珠三角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本文分析了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伴随珠三角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和谐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分析区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特征后,可以构建出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法对珠三角各地市的评价数据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可以得到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