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与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华盛顿共识”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失败1989年,美国国际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John Wlliamson)在一个会议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这一术语,其实质含义是指,美国所实行的一切经济制度及其价值观,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蓝图,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世界上大多人的心目中的“华盛顿共识”,是指以新自由主义为价值观的完全私有化、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最小化的政府职能配之宏观经济稳定。究竟“华盛顿共识”对世界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价值,我们不能够…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看法存在很大分歧。本文认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政治化的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之间虽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差别,“华盛顿共识”本质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的工具,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要是为适应解决西方国家经济问题、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因此其中必然存在可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借鉴之处。但在借鉴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过程中,必须持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黄宗智 《开放时代》2010,(10):134-158
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解主要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市场化的私有公司以及相关法律所起的作用;Andrew Walder和钱颖一等则指出,地方政府,尤其是其乡村企业,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但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验:发展的主要动力变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下为外来企业所提供的大力支持。它们普遍用低于其成本的土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另加各种显性和隐性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并允许绕过国家劳动和环保法律来招引外来投资。正是它们的这种非正规实践以及伴之而兴起的庞大的非正规经济,而不仅是外来企业,才是中国惊人的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其日益加剧的社会与环境危机的来源。本文的分析来自历史+理论的视角,所指向的是对中国改革经验的新的理解和实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传统意识形态。然而,在已逝的20世纪,作为资本主义基础理论的自由主义自身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未、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是两次不同类型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标志着本世纪自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由主义脱离19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本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热头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贾康 《经济月刊》2013,(9):20-20
中国经济在经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也走到了一个自身“潜在增长率”下台阶而“矛盾凸显”对“黄金发展”瓶颈制约日趋严峻的新阶段。寻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需要对已有的经济学成果有“破”有“立”。首先说“破”。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经验层面考察,对经济学理论迄今已取得的基本成果亟需反思。一是主流经济学认知框架的不对称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说存在着一种共同失误——虽然他们各自强调不同角度,都有很大贡献,但是共同的失误确又不容回避——他们都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然后主要强调的只是需求端、需求侧的深入分析和在这方面形成的政策主张,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6.
机场的魅力很大.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世人贴上了“白富美”的标签,吸引着众多“高富帅”的地产企业争先竞逐.那么,她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不久前,地产大佬冯仑在“地产趋势新态度论坛”上表示,房产的价格,大致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经济发展的水平,人均GDP在一个城市过了8000美元以后,总体上房价往上的力量会减小.第二就是交易量,新房子和旧房子的交易比例,如果是一比一.也就是说在北京出现卖两套房,一套一手房一套二手房的时候,市场交易就达到了饱和.第三个因素是人口.如果一个地方人口的绝对数在减少,那么这个房价就没有支撑.  相似文献   

7.
解读中国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新自由主义者和进步主义者都视中国的发展为一种模式。在新自由主义阵营内部存在着以萨克斯为代表的保守的新自由主义和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左翼新自由主义,关于中国模式,他们存在着策略上的分歧和原则上的共识。作为新自由主义的反对者——进步主义者也视中国为一种发展模式。无论左翼和右翼,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完全共识,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清除腐败,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引进、吸收、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先进成果和当代西方市场经济运作的有益经验,但必须理性地对待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核心的西方经济学。在批判“拿来主义”的全面吸收论的同时,也必须反对将西方经济学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妖魔化,进而全盘否定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科学运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应采取的科学态度及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依然笼罩在由美国发起的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中。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金融市场的过渡开放和自由以及政府监管失效,甚至反思“新自由主义”在西方的适用性。然而,中国却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人们难免会重新审视这个特殊经济体制的国家是如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希望。主要阐述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如何批判地借鉴西方新自由主义政策,以及分析中国的改革模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熟,其对于创新创业的意义也通过国家和创业者两个层面显现了出来.在国家层面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最大意义在于推动产业转移.而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 自从去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号召,创新创业就成了一个热点话题,受到了国家和地方前所未有的关注,青岛自然也不例外.6月,市委市政府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提出了把青岛建设成为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三创”工作战略.  相似文献   

11.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没有科学全面地理解“一个中心”理论,而是片面地认为“一个中心”就是只搞经济建设,不用顾及或蜻蜓点水式地顾及一下非经济领域就可以了,进而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的和地方官员关心的只有GDP,一切围着GDP转,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不关心发展质量。因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不和谐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并与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然而,当前西方学者及国内新自由主义学者借以各种理由攻讦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大力鼓吹土地“私有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灵丹妙药.对于这种误解,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集体所有制”理论来源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围绕当前土地制度争论的焦点及对“阿尔钦之谜”的解析,提出私有制并不优于公有制;其次,从实践层面总结了国外土地“私有化”的经验教训和中国坚持“集体所有制”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农村土地坚持“集体所有制”是正确之路,可以避免土地私有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GDP,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物,从1985年开始,一路走来,承载了诸多的是非与无奈。 客观上说,GDP只是衡量一国、一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过去数十年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GDP增速,不仅使我们创造了世界眼中的中国奇迹,而且对于现今的中国,GDP也自有其深远意义。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把GDP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盲目追求和过度迷恋GDP,达到了扭曲、畸形和癫狂的境地,甚至考核官员政绩也“唯GDP论英雄”,从而导致官员的GDP崇拜,使地方发展在华丽光鲜的GDP数字背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退化、民怨累积……如果任由“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沿用下去,我们最终得到的不会是发展质量的提升与民生福祉的增进,而是畸形发展与民生之殇。所以,引领官员走出唯GDP的泥潭,破除“唯GDP论英雄”的积弊,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6,(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在对中国经济形势即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准确判断后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在经济学界,该概念的提出,掀起了对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理论的讨论。"里根经济学"作为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供给学派理论的现实实践。文章从理论依据、提出背景、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异同辨析,以期学习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得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用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伍装 《经济经纬》2005,(1):18-20
从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入手,可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已形成的经济学派主要分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由于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秉承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并在这种经济学价值判断指导下来思考、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从而进行相应的改革路径选择;而中国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逻辑,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综合创新和发展。它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最大区别在于:认为经济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从而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新自由主义本质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其庆 《经济学家》2004,(5):110-115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客观必然性。它一方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新的矛盾和危机,特别是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关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新自由主义经历了“由经济学理论嬗变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过程,不能将作为学术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政治化、范式化的新自由主义等同”。这个论断符合实际,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深化对新自由主义本质的认识。对新自由主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通常具有较高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数据,选取各省名义GDP年均增长率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为指标,运用散点图、快速聚类法对各省经济增长速度和资源丰裕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在省际层面上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并提出加快制度建设、整合特色产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志辉 《经济师》1995,(3):46-47
<正>自从《经济师》杂志1994年10期刊出《“经济师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引起社会重视》一文之后,每期都可看到这方面的文章刊出.我想,正是由于“经济师经济学”的创立顺应了我国经济师队伍发展壮大的时代潮流,所以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经济师的广泛关注.做为一个经济师,我为能够有专门针对经济师实践开展的这一经济新学科而感到高兴.从刊发的几篇文章中,可看得出廉钢生和单永珍等同志为创立该学科所付出的努力.特别看了该学科目录的框架后,我认为基本构筑不错,视野宽阔,思路清晰.但是如同任何一件事都具有“两重性”和“一分为二”那样,框架并不是没有疏漏,本文拟就有关方面提点补充建议,供学科试创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自由主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价值支撑。新制度经济学充当了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代言人。作为一种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主要有:凯恩斯主义的失效与福利国家的"破产"、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的修正发展、经济全球化大肆渲染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竞争与对立等。对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的透析有助于深刻认识其本质。  相似文献   

20.
导刊自从改刊以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实业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他们纷纷表示,在财经媒体市场细分上“公司金融”这个定位具有前瞻性,走在了市场的前面。这些热心的读者和作者还一再叮嘱我们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 本文作者杨开明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财经保险学院的副教授,最近在给我们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我十分惊喜地看到您们将‘公司金融’”确定为贵刊的主题,我也正在为学生们开设这个新课程。希望在贵刊上看到大量的关于公司全融的文章。“为此,杨教授专门针对公司金融撰文进行解析” 公司金融在我国还属于一个较新的范畴,与国际存在一定的差异和误解,需要规范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