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相对衰退,美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常常不顾其他国家的利益,推行经济霸权主义,违背自由贸易规则,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危害。美国重拾重商主义,是为了保护美国的产业竞争力。美国关心的不是贸易自由与否,而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源于美国扭曲的贸易政策:限制高科技产品向中国出口。贸易保护主义既损害他国的利益,同时也损害美国的利益。美国不会因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挽救自己的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2.
《中国税务》2010,(2):62-62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世界范围内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案件数量明显攀升,形式和手段也趋于多样化。有研究显示,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99项保护主义措施中有包括损害中国商业利益的内容;134项尚未实施的措施中,77项影响中国利益,影响美国和德国的仅分别为19项和30项。2009年1月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并对中国经济的产生了影响,笔者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中国应对贸易保护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并对中国经济的产生了影响,笔者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中国应对贸易保护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扈亮 《中国外资》2010,(18):22-23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大形势下,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在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过程中,新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经济保护主义特征的分析对其基本概况进行阐述,进而分别从其具体表现、类别等探讨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几种较为典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存在形式,从而提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应该采取的几点措施,维护本国正常利益,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刘松杨 《中国外资》2010,(12):25-25
美国从2009年起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给中国带来冲击,也终将有损于美国的利益。本文基于贸易保护理论和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探讨了美国采取特保措施的原因。并就中国如何应对此类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球通胀水平不断攀升,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风险和挑战,而美国通胀高企是重要推动因素。美联储自2021年11月以来持续加息应对国内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全球需求并增加了部分国家债务风险。除了新冠疫情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实体经济形势恶化之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影响美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的原因之一。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使用美国2006—2019年CPI价格指数中五类产品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国内通胀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对华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明显推升了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从通胀影响变量的显著性对比来看,美国货币供应增长和能源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美国对华有效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的影响次之,总需求增长的影响最不显著。政策层面来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抵制了国外物美价廉的商品,抬高了国内的物价,引发全球输入性通胀,拖累世界经济。我们应倡导多边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有差异的技术复杂度指数,以世界十大钢铁生产大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了这些国家的钢铁产业链上可贸易品的技术含量和不可贸易品的技术含量。比较结果显示,中国钢铁产业的出口技术附加值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出口附加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印度、巴西、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钢铁产业下游的制造业的技术附加值较低,而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钢铁产业下游的制造业的技术附加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张秀娥 《国际金融》2012,(11):44-49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为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国家不断增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变种不断增加。这不仅损害了本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也极大地损害了全球贸易体系。WTO成员国有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世界贸易规则,承担相应义务,积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我们要深入剖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变种、发展趋势,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和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提出建设公正、合理的全球贸易体系的建议,制定新形势下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大形势下,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在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过程中,新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经济保护主义特征的分析对其基本概况进行阐述,进而分别从其具体表现、类别等探讨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几种较为典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存在形式,从而提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应该采取的几点措施,维护本国正常利益,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2018年以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受两国贸易争端影响严重,2020年初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两国后续农产品贸易具有深远影响。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机会成本理论,本文对2001~2019年中国进口美国7类最主要的农产品的贸易动态、虚拟土地含量和虚拟土地面积以及进口效益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虚拟土地面积进口呈总体上升趋势,但2018年以来降幅明显;在7类农产品中,大豆、谷物和棉花对虚拟土地面积进口量及变化趋势做出了较大贡献;将进口美国农产品节省的土地用于国内建设,具有更高的效益和替代价值。提高对美农产品的虚拟土地进口是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我国应在增加对美农产品进口的同时,优化对美农产品进口结构,合理配置国内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虚拟土地进口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突出矛盾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典型房地产泡沫危机,分析了房地产泡沫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以及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潜在的风险.提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自去年开始,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的问题实行了从紧的宏观调控措施.这次宏观调控的效果显现时间与美国由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相重合。在国内经济政策调整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正确判断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分析房地产市场与金融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稳步实施房地产业政策调整。防范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业、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中国迫切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国内科技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优化,以完成科创全产业链升级。由于中以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中存在较强互补性,中以两国在科创领域的经贸合作在过去几年持续升温。作为全球科创强国,以色列科创产业的优势恰恰对应着中国科创产业的弱势环节,这使得加强与以色列在科创领域的合作、挖掘以色列科创体系中适合我国的策略并加以借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现存文献对以色列科创产业的梳理并不全面,中国相关部门难以做出政策指引。本文阐述"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对以色列科创产业的重要贡献,剖析以色列科创产业最新特点,最后,结合上述分析与中以合作现状,为中国借鉴以色列先进经验发展自身科技产业、改善中以合作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关税冲击以及外汇风险溢价的两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创新地揭示了关税冲击造成实际汇率波动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刻画了关税变动、贸易条件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与作用机制。我们深入分析了不同经济开放程度下贸易摩擦造成的宏观经济波动以及经济福利损失。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贸易开放程度下,外国加收关税一方面会导致本国贸易条件恶化,引发出口及产出下降;另一方面会导致本国汇率贬值,引发出口及产出增长。关税冲击发生后短期中汇率贬值效应占优,本国产出会出现小幅上升,随后贸易条件恶化效应逐步显现,产出持续下降。福利分析结果表明,本国适度提升贸易开放度,虽然经济福利损失会小幅上升,但福利损失增加幅度小于外国,会在贸易摩擦竞争中形成相对优势;如果本国过度提高贸易开放度,则会导致本国福利损失大幅增加,并且大于外国福利损失增幅,会在贸易摩擦竞争中形成相对劣势。因此,应适度逐步有序地提升贸易开放度。此外,本国适度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能够改善贸易条件,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关税冲击以及外汇风险溢价的两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创新地揭示了关税冲击造成实际汇率波动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刻画了关税变动、贸易条件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与作用机制。我们深入分析了不同经济开放程度下贸易摩擦造成的宏观经济波动以及经济福利损失。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贸易开放程度下,外国加收关税一方面会导致本国贸易条件恶化,引发出口及产出下降;另一方面会导致本国汇率贬值,引发出口及产出增长。关税冲击发生后短期中汇率贬值效应占优,本国产出会出现小幅上升,随后贸易条件恶化效应逐步显现,产出持续下降。福利分析结果表明,本国适度提升贸易开放度,虽然经济福利损失会小幅上升,但福利损失增加幅度小于外国,会在贸易摩擦竞争中形成相对优势;如果本国过度提高贸易开放度,则会导致本国福利损失大幅增加,并且大于外国福利损失增幅,会在贸易摩擦竞争中形成相对劣势。因此,应适度逐步有序地提升贸易开放度。此外,本国适度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能够改善贸易条件,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uses a multi-country global general equilibrium (GE) model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possible China–US trade wars. We introduce an endogenous trade imbalance structure with trade cost into the model which helps to explore both tariff and non-tariff trade war effects.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hina will be significantly hurt by the China–US trade war, but negative impacts are affordable. The US can gain under unilateral sanction measures to China, but will lose if China takes retaliation measures. Comparing the effects under mutual trade war, China will lose more than the US. Introducing non-tariff barrier trade wars will intensify the negative effects, and comparatively negative effects to China are larger than to the US. Mexico’s involvement in trade war with the US will strengthen the negative effects and comparatively hurt the US more. Under non-cooperative and cooperative Nash bargaining equilibrium, the US can gain more than China in trade war negotiation, which means the US has stronger bargaining power than China. Additionally, trade wa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will hurt most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GDP and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but benefit their welfare and trade.  相似文献   

17.
郭凯明  陈昊  颜色 《金融研究》2022,501(3):1-19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发展既受益于推动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分工格局和外国福利水平。本文结合长期收入效应、投资结构变迁、国际贸易失衡等中国经济特征建立了一个两国多部门结构转型模型,从理论和定量上研究了贸易成本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外国福利提升的影响。本文发现:1995-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成本持续下降,既增强了中国制造产品的比较优势,使制造业产出增长了29%,分别提高了制造业就业比重和产出比重4.7个和5.1个百分点;也由此降低了全球消费品价格,对同期外国总体福利水平提升的贡献率接近15%。对中国制造产品加征关税提高中国出口贸易成本,会显著降低外国福利水平。本文结论表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本文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现实依据,并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货币竞相贬值以促进出口的做法使得国内要求人民币贬值的呼声甚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东亚地区收入水平差距、市场经济化程度以及商品价格水平拉大将导致双边贸易收支的扩大,而人民币相对汇率的升值将缩小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双边贸易收支。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收支的影响还存在着国别(地区)效应。对于中国而言,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应兼顾国家发展战略,坚持产业升级、慎用货币贬值措施,并应通过多次、小幅升值的方式保持人民币的强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出口价值构成中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形式、流向以及途径的区分,从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12个主要贸易大国1995~201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贸易格局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巩固制造业高端环节优势的同时又将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商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渗透进来,建立起服务于全球的新体系,新兴市场国家则逐渐在不同要素密集度以及不同层次的制造业方面加紧布局。加强贸易与产业的结合,有助于我国通过增加值间接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WTO成员国已不能通过限制数量和高关税为国内产品提供保护。以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贸易措施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最普遍、最难以对付的贸易壁垒。因此,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突破技术壁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