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10月13日,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及移动应用增值服务提供商——腾讯公司在深圳高新区为其“软件研发与营销总部大楼”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腾讯软件研发与营销总部大楼位于深圳高新区中区黄金地段,总建筑面积85000m~2,预计于2008年6月交付使用。建成后的大楼将全部作为腾讯公司软件研发、制作和营销的总部。在业内,肯投入如此巨资用于软件研发和营销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尚属首位.这一举动也再次显示腾讯对于产品研发和营销的盈视。随着未来“软件研发与营销总部大楼”的建成和使用.腾讯公司的技术企业运营实力必然会有长足的发展。此次…  相似文献   

2.
赵飞  章梦婷  温霞 《经济师》2014,(6):26-28
文章在"蓝黄"战略实施的背景下,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国家级高新区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山东省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如果通过系统加强山东省国家级高新区优势,克服劣势,以抓住外部的发展机遇并避免威胁;最后总结出制约山东省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瓶颈,提出了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对"十二五"期间高新区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总结,力求为我国其他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角》2009,(8):17-17
吉林高新区着力建设创新高新区、实力高新区、和谐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地处“内陆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高新区率先发展、带动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渐趋优化,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挥了高新区在吉林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应有作用。高新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高新区”、“全国实施火炬计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吉林高新区着力建设创新高新区、实力高新区、和谐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地处"内陆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高新区率先发展、带动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渐趋优化,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挥了高新区在吉林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应有作用。高新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高新区"、"全国实施火炬计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何顺利实现高新区发展的转型发展,真正实现快速发展,是高新区面临的重大的历史课题.本文从创新体制机制为切入点,在分析咸阳高新区目前的形势后,对咸阳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秦喜杰  欧人 《生产力研究》2007,(14):105-106
文章在分析国家高新区、长沙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产业集群与高新区的互动发展、高新区主导产业集群的现状,并用AK模型来分析高新区的经济增长,分析长沙高新区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的四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四位一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新区发展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为打破“一次创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政府的管理与导向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在对高新区阶段发展规律与我国发展现状全面理解与判断的基础上,根据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定位,设计了衡量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四位一体”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各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成功经验、差异与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成功发展的高新区大都形成了产业集聚的发展机制,这些高新区产业集聚表现出了许多共同特点和一些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型及增强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方实施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载体存在的高新区,走集群化道路是其内生发展的依据和方向,其集群化水平决定了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程度。本文结合定量分析工具设计了测度评价高新区集群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内高新区集群化程度进行实证测评,得出湖北省内高新区在集群化水平因子和发展因子都比较低下的基本实情;提出了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定位招商,优化产业链,走内生发展道路,以及加大社会资本建设步伐,促进园区协同创新;最后,根据集群化综合评分将湖北高新区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根据不同梯队的集群化状况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推动湖北高新区集群化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功能定位,提出了创新型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功能偏离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应用模型和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国家高新区的统计数据,计算出53个国家高新区的功能偏离系数。数据表明,国家高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功能异化与偏离的现象。最后,根据53个国家高新区功能偏离系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是提高创新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13-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创新效率的相关关系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正向时滞效应;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新时代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路径,注重开放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阶段性与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12.
基于31个大中城市及国家高新区2001—2016年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显著促进高新区发展,对高新区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果,并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溢出效应增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城市高新区的溢出效应强于中西部城市;外商投资强度越大对高新区溢出效果越好;高新区的人才数量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区的溢出;继续扩大开放,促进投资自由化,吸引更多外商投向中西部地区,增加人才投入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企业营销策略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俊菊 《经济与管理》2006,20(12):84-87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带来的巨大变化,高科技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多数高科技企业市场营销力量的薄弱,制约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高科技企业营销应基于用户个性需求、核心用户、企业自身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营销策略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为破解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增长不均衡、不充分突出的困境,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序列型网络RAM模型和引力模型,从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联系度两方面对39个西部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合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西部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和使命,研究提出促进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成熟型国家高新区需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创新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成长型国家高新区以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为主要任务;发育型国家高新区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释放绿色创新潜能辐射带动邻近高新区;潜在型国家高新区则要敢于培育其独特的绿色创新文化,为成功对接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奠定基础。研究结论为西部国家高新区全面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汉欣 《经济地理》2006,26(4):551-556
文章首先综述新世纪国家高新区取得的新成就、新特点及增速回落的原因;接着,指出国家高新区在“二次创业”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之一。国家高新区要努力实现“五个转变”,自主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必然阶段;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区域持续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创新国际化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构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4-2016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以创新主体交互、创新活动融入、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绩效提升为本质特征;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沿海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较高,中西部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较低;国家高新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政策质量等差异对创新国际化水平差异影响显著,自然生态环境差异对创新国际化水平差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周元  王维才 《经济地理》2003,23(4):451-456
以我国高新区为对象,在实证分析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过程、模式、规律、各阶段的演进、相关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其分析模型。然后,利用上述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研究了我国高新区在“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移(即“二次创业”)的各种要素,建立了针对高新区在这一阶段转换的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2003-2016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绿色全要素增长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和传导途径。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推动“技术领导者转移效应”实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异质性,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中部地区、低等级城市和“成长期”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较大,高新区对协调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导途径表明,国家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效应、财政配置效应和对外开放效应促进绿色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起到了领头作用,为了更进一步加快高新区的建设,有必要运用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新区竞争力的强弱进行评价。在总结分析了国家科技部制定的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和多位学者对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出三层次模型框架的黑龙江省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提出了高新区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绩效的时空演化及贸易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彩楼  徐康宁  朱琴 《经济地理》2012,32(2):14-19,26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及VAR模型研究了我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1996-2009年的绩效演进情况,并对相应的贸易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新区TFP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效应”在发展初期对于高新区绩效的贡献较为突出,而在后期则是“追赶效应”的贡献更加显著。②东部高新区TC指数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Ec指数要弱于中西部高新区。③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活跃无法显著提升高新区的绩效,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汇率条件的作用比较显著。高新区应该充分利用既有优势,通过吸引关键技术等手段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