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后勤保障社会化委托代理模式制衡机制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高等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委托代理模式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委托收益大于代理成本是高校后勤保障社会化委托代理模式的可行条件。分析了高等院校后勤保障社会化委托代理模式运作中存在的“代理人问题”,提出了该模式有效运作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本文围绕我国经济转型期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准联邦式”竞争关系这三条分析线索,应用“激励变异”和“代理变异”两个概念,结合中国改革路径的渐进式特点,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变异进行描述、分析和概括。基本结论是:转型期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导致其产生激励变异;缺乏微观主体有效监督和约束的上下级政府间直接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导致其产生代理变异;“准联邦式”政府间竞争强化和放大了地方政府上述行为的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存在着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作为委托人,将专业化的货币操控权委托给中央银行,通过中央银行对这一权力的运用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在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高,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显现得更加明显。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利益博弈不清晰,就会导致中央银行对外发送的政策信息缺乏代表性,使微观主体无法辨别声音来源,进而影响中央银行的声誉和货币政策有效性。本文旨在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来详细分析这种关系,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委托——代理关系的设计 委托——代理关系实质是解决授权经营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经营主体,应有不同的授权范围和授权方式。一般地讲,能够独立或相对独立地进行人财物、产供销自我运作的生产经营单位、事业性单位,都  相似文献   

5.
企业有效节能减排问题对于当前我国构建"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及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企业节能减排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的治污成本,地方政府检查力度、处罚标准、查处效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评估考核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2~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匹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五年规划”文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政治锦标赛理论实证分析央地产业创新政策对企业寻租整体影响、作用对象以及规避手段的异质性效果。研究发现:(1)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因地制宜地发挥辖区资源比较优势,激励企业获取长期创新收益而非短期寻租收益,由此削弱企业寻租倾向;(2)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越位行为可能反向制衡中央政府监管并滋生企业寻租空间,中央产业政策会诱发企业寻租意愿;(3)政企关系视角下中央产业政策对企业寻租的诱导作用表现在政治关联企业中,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寻租的抑制作用表现在非政治关联企业中;(4)产业创新政策对企业寻租的纠偏作用在低强度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高强度市场分割中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对于如何释放产业创新政策的生产资源引导作用,实现政府职能定位由“掠夺之手”向“协助之手”转变,杜绝政府和企业间双向寻租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PPP模式中, 社会资本不仅扮演着与政府合作的角色, 而且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 如何有效地解决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委托代理问题, 是保证项目能否顺利建设、 持续运营的关键。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两阶段委托代理模型、 绩效激励模型, 分析了社会资本的最优努力水平与最大期望效用定量研究了政府对社会资本补贴与分成比例之间的关系。 研究认为, 社会资本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能够优化公私双方的利益分配, 降低政府补贴比例与分成比例, 实现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的研究, 为科学制定PPP 项目的收益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宝斋     
美国国企整顿中注重转变政府职能美国的国有企业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其一,由联邦、州、地方政府直接管辖的非法人公共事业机构;其二,国家通过预算拨款、直接投资兴办的企业;其三,由联邦和地方政府与私人合股经营的企业。80年代以后,本着“只要私人企业能干的事,政府决不插手”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重点出售国有资产,而州和地方政府则把国企改革的重点放在转让政府公共事业机调的职能上,即准许私人企业进入某些受政府管制的市场,将国有企业原来承担的一部分政府职能转让给私人企业,主要是允许私人企业进入原来由国有企业垄断的通…  相似文献   

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代建制风险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投资项目采用代建制模式,实现了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然而,要充分发挥代建制的优势,委托人还必须高度重视委托-代理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委托代理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如何选择代理工程咨询企业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便于操作的评标模型,通过对模型极值的分析与求解,为委托人(政府)确定代理工程咨询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中建立坐标转换矩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机器人的各种执行机构通常都属于空间机构 ,在进行工业机器人设计时 ,首先要建立工业机器人中各执行部件与手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析空间机构的相对位置关系 ,就是研究运动机构在空间坐标系中的旋转和平移 ,建立工业机器人执行机构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数据模型。文中介绍了工业机器人中各机构空间坐标系的形式、建立和转换 ,并对转换矩阵的建立与分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当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失灵时,利用政府机制可以有效弥补二者的缺陷。然而,环境治理的政府机制是否总是有效,在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中,很少有涉及到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利用制度分析的框架对环境治理中政府机制的作用机理、有效性、作用条件等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并就提高政府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性,给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界定联盟组合的概念以及其复杂网络特性的基础上,指出联盟组合的形成与发展是焦点企业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的有向选择而形成有向网络的过程,即联盟组合是多个焦点企业与其伙伴在有向机理的支配下多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向选择机理、学习机理、共享机理、协同机理、突变机理在一定的环境下相互作用,共同推进联盟组合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制播分离是广播电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美国是最典型的"制播分离"的国家,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节目投资、生产机制、节目营销机制以及节目质量反馈机制。网台分离、制播分离是美国三大电视网的基本运作制度。本文通过对美国"制播分离"运作机制的深入剖析,引出其先进的广电传媒运行机制对我国广电媒体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应急机制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大面积停电的应急监控与启动机制是启动应急方案之前的基础性机制,探讨其设计形式和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应急机制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应急监控与启动机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预警及其分级、风险源辨识和事件评价指标等问题,以期完善应急方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合作机制的温州民间商会,其形成和运作基于社区性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性契约。它提供民间商会治理所不可或缺的合作性激励。而民间商会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关系性契约向制度化合作的演进。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一个合作激励的形成模型与变迁机制.从逻辑上回答理性经济人的企业是如何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性激励,又如何推进合作的演进,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机制——民间商会。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安全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安全电子商务的技术机制和国际规范 ,并对构成安全机制的主要技术即防火墙技术、加解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身份认证 ( CA)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The questions posed for study are motivated by controversies over how Sweden might change from a centralized system of railroad management to a decentralized system. The central rail administration, Banverket, will retain ownership and maintenanc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racks, but will sell access to the tracks to private firms. The questions are about the mechanism that might accomplish this task. Parties to the controversy have claimed that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networks will, as a matter of principle, preclude the operation of any decentralized metho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perties of a mechanism developed as a challenge to that claim. The mechanism is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a testbed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that contains many potential problem causing elements. In the tests performed the mechanism operated to efficiently allocate access to the network and it did so for behavioral reasons that are understandable in terms of theory. The paper closes with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of environments that might present additional challenges to a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组织及其惯例的形成--基于演化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演化理论,构建了一个关于网络组织形成的动态模型。利用演化博弈论研究了网络组织内成员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形成过程。认为网络组织的形成是搜寻正收益的理性个体进行自发博弈的结果.基于网络组织成员之间反复行为的历史信息的反馈,形成了网络组织层面上的惯例机制,该惯例机制表现为一种运作机制和惯性作用,维持网络组织处于某一状态。  相似文献   

20.
城市集聚经济微观机制及其超越: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区分集聚机制与集聚效应、劳动分工与知识分工、成本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的基础上,使用统一的分析框架解释了城市集聚经济的发生机制,特别是将知识创造、知识溢出和知识积累结合起来,分析了知识分工与技术外部性促进城市集聚经济的发生机制。知识分工通过协作机制、结构匹配机制和循环累积机制促进知识的创造和积累,交流外部性条件下技术外部性的创新集聚效应和动态累积效应实现了知识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低成本使用,二者共同促进了城市收益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