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为何不能四两拨千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货紧缩、过剩经济、买方市场是近年来我国理论和实务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人们在讨论这些问题时,提出要借鉴治理 192 9- 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经验。在那场大危机中,美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配套运用了财政和货币两大政策工具。在财政政策上,罗斯福政府抛弃传统的平衡预算政策,实行赤字财政,用举债的方法举办公共工程和落后地区开发,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罗斯福新政”把美国从深渊中挽救过来,对缓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恢复和减少失业起到很大作用,同时,也为美国经济开辟了一条通过国家直接干预经济来摆脱危机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一次尝试.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垄断资本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研究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当今社会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球绿色新政”与我国“绿色经济”政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兴的"全球绿色新政"不仅提供了国际环境经济政策的框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在研究发达国家"绿色新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绿色经济"政策架构,总结了近些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政策理念、充实政策主体、改进政策工具等完善我国"绿色经济"政策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促使美国政府不得不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而遍寻良方.于是,此前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思想逐渐让位于"政府干预".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罗斯福新政"为建立有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奠定了基石.考察这一过程,有助于我国当前战胜金融危机,完善我国社保体制,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刘德顺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管理都有其设定的主要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手段。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成熟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期。由于当时西方国家正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当时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经济萧条和...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观角度看,美国的住房金融体系以动员储蓄为核心,日本则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其形成有着各自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以罗斯福新政"居者有其屋"为标志,美国历届政府都坚持将住房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政府通过"特惠  相似文献   

7.
罗斯福新政作为应对危机的经典案例,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复苏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鉴罗斯福新政的得与失,深入剖析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在接下来的经济复苏中,应从政府直接投资拉动经济转向为社会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以此消除制约扩大内需的瓶颈、促成就业和民生问题的解决。沿着这条思路,本文从民间资本投资、政府职能转型、促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法治规范和税制改革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以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8.
<正> 一历史的讽刺1932年7月2日,罗斯福发表总统竞选演说,他为了解救自1929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不得不采取与前此历届总统不同的新的施政纲领。什么是新政?其实质就是抛弃自1776年以来所确立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干预。半个世纪后,里根总统又向国会提出所谓“经济复兴计划”。因为美国已陷于里根所承认的自大危机以来最糟糕的经济混乱之中。什么是“经济复兴计划”?其实质就是要摆脱由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的严重困境。办法是采取与罗斯福总统以来所实行的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回升开始,保持持续增长近10年,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时期。虽然近来美国经济发展出现减速甚至衰退迹象,但对这一时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仍不乏借鉴意义。一、里根执政时期所采取的一些经济政策为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1.减税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美国的滞胀困境,里根政府提出了大规模减税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大规模的减税政策为垄断资本家提供了巨额优惠。虽然短期内减税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但从长期发展来看,里根的减税政策刺激了供给和投资,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三次大危机。作为历次危机重灾区的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里根经济学"和"奥巴马新政",对危机进行了应对。在资本主义反危机实践中,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始终是其主旋律。不断修正作为指导思想的自由主义,强化国家干预———弱化国家干预———再强化国家干预,正是资本主义反危机政策的演变逻辑。然而,无论是对自由主义的修正,还是对国家干预的调整,都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在,资本主义就无法摆脱危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一、发达国家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企业经营的整合。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它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但历届美国政府都重视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放弃传统的自由派不干预经济的做法,以立法与行政手段积极推行"新政",进行了若干重要改革,在解决失业、发展农业、房地产业、规范证券发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后,美国政府还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对市场干预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市场经济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运行。60年代以来,美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调控需求的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30——70年代,财政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后来财政政策不断弱化,并逐渐演变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相机抉择政策。 ●“罗斯福新政”的借鉴意义: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需求扩张与体制改革应并进;开辟新市场缩小地区、城乡差距;实施再就业工程;防范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负作用。 ●日本经济为何持续衰退、投资拉而不动,美国经济却8年持续增长这一正一反的事实说明,在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中,结构问题、启动民间投资与消费、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大萧条这一最特殊经济史事件的关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凭借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和"真实再现世界"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萧条的起因和缓慢复苏给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解释:以技术冲击为主的外部冲击引起了1929年大的衰退,胡佛的企业联合政策将一次大的衰退转化为大萧条,而1934年到1939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根源是试图将经济拉出泥潭的"罗斯福新政"。针对我国学术界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对大萧条争论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大萧条的重新解释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文章的最后还对政府干预是否有益于经济危机的解决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减税与刺激消费的中美税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减税是重要的一项措施。中国和美国的税制不同,决定了两国减税政策对刺激消费的机理和效果是不同的。另外,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推动减税政策出台的因素也不同。因此,在借鉴美国成熟的减税政策经验时,必须考虑到两国刺激经济作用机理上和政策时效上的差异,放眼长远,实施有效的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15.
伴随芝加哥学派、后芝加哥学派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迅速崛起的欧洲与日本强大的竞争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逐步放弃了由哈佛学派创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并指导美国反垄断法实践长达半个世纪的结构主义理论,改行效率优先原则,大大放松了对企业兼并的控制,推动了美国产业市场的寡头化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代表,研究其兼并指导准则的演变,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建立企业兼并规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29年爆发的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经济危机不仅给各国经济造成重大破坏,还使各列强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打击,各列强纷纷在经济、政治方面改弦更张,由此,产生了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意、日法西斯对世界安全带来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7.
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工具,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这两大政策工具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分析研究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和经验,为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在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郭凯 《时代经贸》2009,(10):57-58
本文通过分析经济低迷期美国军事研发投入对经济复苏的作用,探讨了美国以军事科技研发拉动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美国通过军事科技项目的巨额研发投入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经济刺激计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推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绿色新政"涵盖了"绿色领导力"、"绿色政策改革"、"绿色经济"、"绿色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进绿色发展规划。对于我国而言,选择"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需要协调各种政策,确保以经济最优的方式过渡到绿色低碳未来。  相似文献   

20.
(一) “新政”是1932年罗斯福参加总统竞选时提出的政策纲领,其目的是想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结束1929年末经济大危机以来的混乱状态,使美国从危机中摆脱出来。从1929年10月下旬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受到严重打击。在美国,从1929年到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下降了50%以上,工业生产降低了46.2%,进出口贸易减少了75%左右,工商企业倒闭86500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