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将对开放经济中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研究置于价格竞争和产品异质假设之上。本国政府,外企母公司,本国国企,外企本国分公司之间的博弈表明政府不会对国企实行完全私有化,也不会保持百分之百的国有股份不变。我们考察了转移价格,民营化水平,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度等因素对国内市场价格和需求的影响。国有企业要在对外竞争中生存,除进行产权改革外,还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加大研发和广告投入等方式缩小其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引入国外企业竞争压力和本国政府政策的情形下,构建一个三阶段的博弈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对不同R&D政策下的社会福利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选择最优福利水平的R&D政策。文章最终的结论是: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进行R&D的合作,但禁止企业在研发合作阶段之后的产品市场进行共谋,这种政策行为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R&D竞争方式、合作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事前补贴措施或者与事后税收相互搭配的措施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R&D活动的市场失灵,而无法带来社会所期望的结果,它们不能完全根治市场机制在激励R&D活动方面所产生的失灵-即很难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驱动企业从事社会所期望的R&D活动以及完全消除R&D活动的知识溢出.既然R&D活动所产生的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结构和R&D活动的溢出造成的,那么根治的"药方"也应遵从这一思路出发,对企业从事的R&D活动进行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搭配:事前补贴主要弥补企业从事R&D活动时信息溢出所带来的损失,事后补贴则主要解决市场结构导致创新产品竞争的不充分,这两种政策措施的有效搭配是为了试图消除R&D活动在研究阶段以及开发阶段的市场失灵,以引导企业从事社会所期望的R&D活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溢出水平、吸收能力与税收、补贴变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当溢出水平较低时,不论吸收能力的强度如何,政府选择对R&D投入进行征税;当溢出程度处于中间水平时,如果吸收能力较弱,政府选择对R&D投入进行征税,反之进行补贴;当溢出水平非常高时,如果吸收能力较强,政府补贴力度应加大;创新产出的补贴率与溢出水平、吸收能力正相关。总之,政府有必要根据溢出水平、吸收能力的强弱选择税收与补贴工具以及实施力度,有效地解决R&D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主要通过企业的研发行为实现,但是R&D溢出效应会对企业的研发决策造成影响。本文使用永续盘存法对我国工业企业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6年和2007年的企业数据,检验了R&D溢出效应对于我国工业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以及补贴收入和溢出效应之间的联动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当R&D溢出效应较小时,其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在R&D溢出效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一定规拱的补贴收入可降低溢出效应的边际作用,从而帮助企业克服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6.
促进R&D活动的税收和补贴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R&D竞争方式、合作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事前补贴措施或者与事后税收相互搭配的措施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R&D活动的市场失灵,而无法带来社会所期望的结果,它们不能完全根治市场机制在激励R&D活动方面所产生的失灵一即很难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驱动企业从事社会所期望的R&D活动以及完全消除R&D活动的知识溢出。既然R&D活动所产生的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结构和R&D活动的溢出造成的,那么根治的“药方”也应遵从这一思路出发,对企业从事的R&D活动进行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搭配:事前补贴主要弥补企业从事R&D活动时信息溢出所带来的损失,事后补贴则主要解决市场结构导致创新产品竞争的不充分,这两种政策措施的有效搭配是为了试图消除R&D活动在研究阶段以及开发阶段的市场失灵,以引导企业从事社会所期望的R&D活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企业员工之间和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出发,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和效应,以达到减少和避免企业员工怠工现象的目的。在讨论过程中,笔者将激励效应的设置分为两博弈方单阶段、个博弈方单阶段博弈和个博弈方无限次博弈三种情况,并且在各种情况下对企业员工的支付矩阵和企业的激励效应进行量化分析,在得出了企业激励机制的量化值以外,还得出在无限次博弈当中,企业的激励效应可以比单阶段博弈时更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政府面临着企业R&D投入的博弈难题。基于对博弈动机的分析,政府财政支持与企业R&D投入的博弈过程可分为事前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事后不完美信息博弈两个阶段,其中事前博弈是通过建立收益矩阵来讨论双方的策略选择,事后博弈是政府在约束条件下设计契约合同来激励企业遵守承诺,刺激R&D支出。分析表明,当创新型企业的信号成本较低,或者原始创新与二次创新的R&D补贴率差别明显时,企业具有较大的积极性进行逆向选择,而且,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税率优惠幅度随着企业的努力成本增大而降低。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完善政府与创新型企业的契约合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措施来降低博弈成本,提高R&D的投入产出率。  相似文献   

9.
技术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一国的技术进步来源于本国国内的技术创新和外来投资活动带来的技术扩散,而人力资本对于本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和吸收外来技术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9省1997年~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在考虑和不考虑人力资本作用两种情况下,我国国内技术创新,外来投资活动技术溢出对能源生产率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外来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对提高能源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而本国技术创新对能源生产率积极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本国高等水平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将博弈的思想引入企业的广告营销策略中,试图给企业在进行广告竞争时提供一些建议.文章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先概述了博弈和广告营销的含义,然后着重分析博弈理论在广告营销中的运用并辅以现实的案例进行解释,最后给企业提供一些解决广告策略运用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建议,以期提高企业的广告效益和整体赢利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创新鼓励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执行,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企业创新中开放与独占创新策略与政府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创新鼓励与知识产权政策影响下的企业开放与独占创新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参与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和行为演化稳定策略,分析了企业的开放与独占创新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群体的开放评价系数、独占转化系数、开放补贴系数、知识产权补贴系数以及采纳开放与独占策略的初始比例,都会对企业开放与独占创新策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商的投资。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绩效,合理解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选择和投资商投资的策略选择,将有助于提升投资数量和质量水平。在多期博弈过程中,随着博弈的期数增加,投资商信息越充分,信息溢价越大,地方政府越易出台强政策,投资商的投资水平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3.
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倾销的损害,但外国厂商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跨越反倾销税壁垒,降低甚至消除了反倾销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效果,对东道国贸易与投资政策提出挑战。本文对国外关于反倾销税的外国直接投资效应、跨越反倾销税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企业的影响以及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作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演化博弈方法,以政府的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为前提,通过构建农民工与企业的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系统演化结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政府积极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会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司投资视角,以2007—2012年我国资本市场上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补助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助越多,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越高;政府补助对非国有公司的投资激励作用比国有公司更有效;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会影响政府补助的投资激励效应;市场化程度越低、经济增长越缓慢的地区,政府补助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越敏感;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补助加剧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因此,政府应根据微观企业主体的差异性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补助政策,以实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动态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运用动态博弈模型,以国家的区域投资作为研究的背景,分析了国家与各个区域之间的动态博弈,对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国家在制定倾向西部地区的投资政策时,一定要使所有的区域确实相信中央政府要遵守已制定的投资政策,保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在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框架内,各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可分为政府一般性服务、农产品价格保护和直接补贴等。通过研究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与做法,可以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一个较好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8.
在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框架内,各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可分为政府一般性服务、农产品价格保护和直接补贴等。通过研究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与做法,可以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一个较好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引入能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改变渠道竞争格局。本文旨在探讨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前后,制造商引入广告对渠道成员产生的影响。方法/过程基于消费者特征和产品品牌差异性构建渠道需求函数和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1)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在提高自身利润水平的同时,会损害制造商的利润。2)在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的情况下,制造商的广告投入对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当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的质量限于一定范围时,制造商引入广告能够使得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