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转型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新世纪的第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果断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项新政”,预示着我国从2004年以来实施的稳健财政政策向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新积极财政政策被期望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实现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同时还必须避免矫枉过正,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小议我国税收收入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一步步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政策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因素税收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78年的519.28亿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45621.97亿元,30年内增长了87.86倍。因此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预测我国未来的税收状况,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3.
高珊珊  陆琪 《云南金融》2011,(2X):26-2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一步步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政策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因素税收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78年的519.28亿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45621.97亿元,30年内增长了87.86倍。因此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预测我国未来的税收状况,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这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协同使用密不可分.课题组选取吉林省2011-2020年各年度经济数据,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吉林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同时评价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吉林经济增长中的配合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评价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治理经济紧缩,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拉动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据统计,1998年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拉动GDP增长1.5个  相似文献   

6.
金融分析     
《安徽农村金融》2008,(12):80-81
积极财政政策明年将继续担纲 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宏观调控的新思路。从此,实行了4年之久的稳健财政政策淡出人们的视野,积极财政政策重新走向前台。中央政府这一大手笔能不能奏效,中国经济能不能走出“寒冬”?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还会出台新的措施以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明年仍将继续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7.
谢晓娟 《福建金融》2003,(10):15-17
在连续6年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后,我国经济稳步发展。2003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生产资料价格及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居民消费品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也有所增长。这是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自主性增长机制引导初见成效的体现,要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目前还需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但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政策内容进行调整。政策重点应转移到改革税制、提高农民收入、投资农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及生态环保等方面来。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一个四自变量两层级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以2004年1月~2012年9月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针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较为敏感,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敏感性更强;财政政策对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23年的财政经济形势将如何演绎?如何理解2023年财政政策基调的实质内涵?2023年财政政策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本文将聚焦三大问题展望财政形势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回复和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经常运用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也是我国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一项特殊政策。从分析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入手,本文将阐述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也更好地促进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东南亚地区看作一个整体,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分别作为这个整体中的一个区域,运用各经济体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通过VAR模型分析了东南亚各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以及对通货膨胀推动作用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各国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时滞性,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结合研究结论总结出为我国的财政政策能够更好的实施效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六年了,它对拉动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做出了多大贡献,它是否已经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有了内在动力,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局面得到了扭转吗?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大量发行国债,六年的积累是否会带来很大的财政风险呢?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应继续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央的决策增强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培森认为,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充分体现了财政政策的及时性和针对性。2008年以来,财政政策已经进行灵活调整,这次更加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对保持经济增长的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都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以1994-2008年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我国的IS-LM模型,测算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及政策效果,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而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阐述了积极财政政策若要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中必须要有货币的相应增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货币供给有密切的联系,并指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6.
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在我国未来经济运行中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渐淡出,同时逐步调整国债资金投向,化解财政风险,提高我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财政状况日益严峻,财政风险已很明显,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8.
近四年来 ,我国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有力地扩大了内需。目前 ,我国面临全球经济整体走低的形势 ,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动向及连年增长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国GDP达到116694亿元,全年经济增长9.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对外贸易增长37.1%,出现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止跌回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大幅度上涨、信贷规模超常增长的现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迈上一个新台阶。与积极财政政策出台时相比,当前财政政策运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0.
财政与货币政策"双稳健"组合出台影响深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金融》2004,(12):1-1
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这标志着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向中性的稳健财政政策转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宏观调控手段的组合关系将发生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