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红莹  龙淑 《经济师》2009,(12):198-20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极为丰富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湘西苗族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桂西山区旅游资源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资源的原生态。但桂西属于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少数民族区,使得其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特殊性。本文分析了桂西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及桂西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出建立多级资源遗产保护、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库、元素库等原生态旅游资源安全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时度假浮出水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月亮 《经济论坛》2001,(16):23-23
旅游一向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而在旅游业内部成长最快的项目当属分时度假,它有“朝阳中的朝阳”之称。1980年,全球分时度假产品销售额仅为49亿美元,到1998年世界范围内共有5000处分时度假房产,拥有分时度假房产会员达375万人,销售额达65亿美元,18年间销售额增长12倍多,平均增长68.1%,大大超过同期国际旅游的增长速度。一、分时度假的由来及其发展分时度假,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阿尔卑斯地区。当时欧洲生活水平较高,度假风气盛行,但由于受家庭购买力的限制,多数家庭无力单独购买度假地别墅,加上度假地别墅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旅游业要大力发展海滨、海岛、山地度假旅游,使观光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为观光度假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其度假旅游客源市场应定位于“以国内度假旅游客源市场为主体,大力发展周边、近程市场,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国际度假旅游客源市场;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要以海滨、海岛、温泉、山地度假为特色;度假旅游接待设施要以中档消费水平为主,兼顾高档和低档;搞好度假旅游综合环境,完善城市、度假区的软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5.
湘西德夯大峡谷具有历史性和原生态、民族性和地域性、丰富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特征,具有良好的旅游环境、地理资源、文化资源和政策环境支持。今后开发中需采取在政府引导下加强体育旅游资源创意开发项目管理和规划、以大型体育赛事为素材开发体育特色户外体育旅游项目、以节日为契机开发节庆体育旅游创新产品、加强旅游创意衍生品开发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环城市(群)游憩带地区,因城市规模市场、旅游出行便捷、核心资源吸引、城乡环境差异、旅游用地宽裕等因素,成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理想空间。通过对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上广东各市在建、待建山海旅游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及其规划文本分析,发现在南部滨海休闲游憩带与北部山区生态游憩带上,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成为趋势,已从单纯资源景区组团式集聚(资源景区组团)发展到度假要素配套式集聚(度假娱憩综合体),乃至旅游产业集群式集聚(旅游产业园区)阶段,反映了资源、资本、智力等因素的不同作用,并在依赖资源环境、城市城镇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促成了观光游览型、度假娱憩型、文化创意型、装备制造型等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为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地方政府需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公共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旅游用地审批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青岛海滨度假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度假旅游的特点、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客源市场情况及世界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针对青岛海滨度假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了深度开发青岛地区海滨度假旅游产品的设想。其主要的开发对象为4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及市区的几处海水浴场。  相似文献   

8.
黄晓霞 《经济师》2004,(11):150-151
惠州旅游资源丰富 ,地理位置优越 ,发展旅游业、打造生态悠闲度假基地的条件得天独厚。为此 ,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和营销力度 ,增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是当今国内外旅游度假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正在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一个新热点.以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基础设施的改善,重大项目的突破,一批旅游度假产品的投入营运,特别是称为世界工程、世纪工程的灵山大佛的开发建设,正在出现优越的旅游度假环境和广阔的旅游度假市场.同时度假区所在地马山镇——碧波浩淼的太湖上一个美丽的半岛,有着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这里有着一级空气,两级水质,水中“三白”湖鲜(白鱼、白虾、银鱼),山上四季有果(春有茶叶、夏有杨梅、秋有柑桔、冬有芋艿),五百亩杨梅,六百亩茶叶,七里大湾长堤,八十八米大佛,九个自然村落,十分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而且有着五十七座山峰,三十八个湾.因此,开发旅游农业,应该成为度假区特色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必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度假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促进河南经济增长的关键之一。根据河南省度假旅游市场的需求与现状,在度假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设计、宣传促销、发展规划、度假区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避寒疗养资源条件上,攀枝花市与低纬度滨海型、海岛型亚类城市相比,具有相当的可比性.经倾力打造,有望成为国内以阳光避寒疗养度假为主题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并成为国内内陆山地河谷亚类"5S"阳光避寒疗养度假旅游区的典型代表.攀枝花市有四种阳光避寒度假旅游开发模式,期望对其他城市旅游业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路环境原生态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遵循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的整体协调性原则,提出了公路环境的原生态景观设计理念.结合我国公路环境建设的现状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公路环境建设的经验,针对公路沿线错综复杂的景观设计内容,指出公路环境原生态景观设计实现的具体措施:对公路进行科学定位、确定景观设计方向;挖掘公路沿线资源潜质、进行原生态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设计;必要的生态补偿景观设计等.公路环境的原生态景观设计是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绿色交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要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好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民俗的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双赢.发展中要坚持民俗文化独特性等原则,选择原生态民族村寨等优化模式,并建立相应的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越南与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服务贸易的稳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越南与广西是友好近邻,同属于北部湾地区,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明显,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双方的资源利用水平低、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因此必须在原生态旅游资源生态阈值下,加强合作,才能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服务贸易的稳态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多形式的发展具有休闲、观光、度假等多功能的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全省乡村旅游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宋飞 《经济研究导刊》2013,(15):194-196
度假旅游始于欧洲,目前随着中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薪假期的实施和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度假旅游也成为中国旅游者的主要旅游方式。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众多国内外关于度假旅游研究文献的分析,从度假旅游、度假旅游区、海滨旅游度假区三个方面对度假旅游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对"山东度假区发展研究"这一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苗苗  何娜  刘凯欣 《经济师》2014,(7):24-25,6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我国旅游消费逐步由观光旅游产品向度假旅游产品过渡。文章对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过渡是休闲时代发展对于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同时,我国目前发展度假旅游具有现实可能性。最后,探讨了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过渡阶段的旅游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18.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占有突出的地位,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自然旅游资源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与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在未来的开发中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相关政策非常重要;需要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建立高品级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2011,(8)
“当前,中国旅游项目正在寻求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旅游产品正在寻求从观光旅游向度假体闲的转变,观澜湖休闲度假区,以独特的资源、景观、平台,开创了参与型、体验型旅游的崭新模式,营造出以度假休闲为亮点的国际旅游胜地,吸引海内外宾客留恋往返.”中国旅游协会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海岛旅游交通模式分析——以海南岛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小君  林晓言 《经济地理》2011,31(3):500-503
基于不同地理特征将海岛分为远岸岛、陆连岛和近岸岛,分析了不同类型海岛的资源特征,探讨了海岛旅游交通的设计理念,实例分析了国际上著名的度假海岛的旅游交通模式,提出了适合海南岛资源特征的近岸岛旅游交通模式,以促进海南岛旅游交通模式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