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姚先国  谭岚 《经济研究》2005,40(7):18-27
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期间女性劳动参与率出现了明显下降,这种下降趋势在年龄较大以及教育程度较低的妇女群组中表现更为突出。与此同时我国的男女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然而丈夫收入并不能充分解释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动。已婚妇女劳动参与率下降最大的家庭并不是丈夫收入增长最快的家庭。1995—2002年间丈夫收入仅仅解释了整体已婚妇女劳动参与率变动的12.87%,以及低收入家庭中已婚妇女劳动参与率变动的7.74%。与其说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是家庭收入提高从而家庭重新分工的自主选择,不如说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迫。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2017,(6):153-168
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2013年数据,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在不同区县不同时间上的差异,在分别考察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工资、就业的影响后,本文重点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劳动参与,尤其是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1)最低工资标准上涨10%,员工的雇佣工资显著增加6.6%,被雇佣概率下1.2%,但在10%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2)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增加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0%,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显著增加1.86个百分点,且以从事非农工作为主。对工资收入处于最低25%的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显著增加3.03个百分点。(3)综合考察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以及进入劳动市场后就业概率的影响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10%,16—55岁已婚女性中就业个体的占比显著增加2个百分点。(4)从异质性上看,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影响中年、低教育水平或来自西部地区的已婚女性。在劳动供需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形下,通过激活劳动力存量,上调区县最低工资标准对短期内缩小中国劳动力供需缺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劳动力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生命周期规律及城乡差别,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加重女性社会保障系统负担;农业领域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农业女性化趋势日益明显。政府要采取措施削弱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家庭照料与城镇女性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枫 《财经研究》2012,(9):16-2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女性在家庭劳动与职业劳动之间的角色冲突日益凸显。文章利用1991-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NHS)数据及面板数据分析和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了老人家庭照料责任对城镇女性职业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以期为女性就业、养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照料老人显著降低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尤其是长时间、高强度的照料活动。与无照料责任的女性相比,与父母(公婆)同住、有照料责任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将下降0.215;高强度照料活动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更大,劳动参与率将下降0.695。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关注人口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加工贸易升级问题,探讨了城市劳动供给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人口结构转型因素对加工贸易升级具有重要的解释力,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显著促进了加工贸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高。这一促进作用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而逐步弱化,即人口结构影响的用工成本渠道,同时也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逐步弱化,即人口结构影响的人力资本渠道。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劳动参与率下降所引致的加工贸易升级主要是通过"优胜劣汰"的选择效应来实现的;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劳动供给绝对量的下降,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局部地区劳动力相对充沛也不能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劳动供给下降对劳动需求更高、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更大的行业的不利作用更强。本文的结论表明,面对人口结构渐趋老龄化的不利冲击,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是应对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发生了显著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是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重要变量,既有促进女性参与市场劳动的一面,也有降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一面。一方面教育能够增加女性的工资收入,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增加女性的预期工作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随着女性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议价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又使女性乐于享受家庭生活,倾向于不参与市场劳动。  相似文献   

7.
协办单位     
《经贸实践》2005,(6):64-64
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43.02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再次回升,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1839.80亿元,同比增长24.5%,比上月高1.9个百分点;销售产值1787.78亿元,同比增长25.1%,比上月高2.4个百分点。本月出口交货值完成466.03亿元,同比增长30.1%,增速比前2月分别下降3.5和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人口增长率的停滞乃至下降,近年日本开始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而且这种情况净日趋严重。据日本劳动省长期展望委员会估算,近几年日本劳动力人口每年增长1-1.2%,再过3-4年之后,增长率将下降到0.8%,到2000年下降到0.4%,2005年即降至0.1%,按照一般规律,经济增长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劳动力须增长0.25%。就是说,每年想要保持4%的经济增长率,就必须保证劳动力每年增长1%,当前日本经济年增长率超过4%(1987年以来实际平均年增长率超过5%),势必出现劳动力不足。而从上述日本劳动力增长率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到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只能是1.6%左右。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日本各界人士包括官方和民间、经营者和工会都越来越关心如何度过这一难关。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劳动市场制度类型中,欧洲模式堪称典范。东欧转型国家的劳动市场制度改革即以此为目标,其改革效果为我们学习欧洲模式提供了前车之鉴。从形式上看,转型国家在就业保护、劳动财税和工会制度等方面已经与欧洲模式非常相似,但实际效果却大相径庭,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与欧洲相反的变化,劳动力管理模式也出现了前东欧模式和前苏联模式的分化。其中的原因是双方的经济基础不同、制度背景各异。中国的劳动市场制度改革应当因地制宜,兼顾安全性与灵活性的平衡,避免重蹈转型国家的覆辙。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二省一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和最具综合竞争力的地区之一。2005年,长三角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10.82%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2.37%的国内生产总值(表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71美元(表2),是国家1728美元的2.07倍。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373美元、3029美元、3381美元:分别是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69倍、1.75倍、1.96倍。2005年,长三角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达到了5053.29亿美元,是2004年4132.86亿美元的1.22倍。上海、江苏、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2%、10.02%、7.33%。长三角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十分重要。统计资料显示,尽管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占全国的比例却从2004年的24.99%变为2005年的22.37%,下降了2.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迟铖 《技术经济》2004,23(7):24-25
一、农民收入在三农问题中的地位1、目前农民收入状况。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一个基本问题。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而1997年开始便急转直下逐年回落。1997—2000年,农民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6,4.3,4.0,2.1个百分点,但增幅却分别同比下降4.4,0.3,0.3,1.9个百分点,这5年降幅总共6.9个百分点,由于  相似文献   

12.
为了清晰的分析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我们把1990~2009年作为分析基准,通过分析供给条件和外部约束的变化,得到未来我国经济的走势。一、劳动力供给减速将导致经济增长下降0.4个百分点劳动力投入的高增长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1993~2009年,就业人口年均增加0.96%,根据生产函数法测算,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但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我国人口增长不断放慢,老龄化步伐加快。由此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出现下降,劳动力增长减速并转为下降。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劳动年龄人口①将于2016年达到最高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将出现逐渐下降,至2020年,将下降至9.87亿人。  相似文献   

13.
张耀军  张涛  李硕 《经济问题》2012,(9):126-128
山西省在2010年被国务院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迎来了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对于转型发展,尤其是经济转型发展而言,人口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经济转型发展与就业需求的角度对山西省人口需求进行了探讨,预测到2020年实现经济转型所需要的人口数在3811.4万人至4531.9万人之间。同时与现有人口预测之间进行比较,提出完成转型发展在优化人口需求方面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工资、经济增长、人口和失业之间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协整性和序列相关性检验和经验分析发现:中国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失业率大约下降1.36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失业率大约下降0.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观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江苏人口文化素质状况作一粗浅分析。一、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199)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江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人口的文化素质向高文化方向发展。据此次抽样调查,江苏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4.OS%,比199)年上升7.51个百分点。其中,受大专以上、高中、初中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增加1.17、1.93和4.41个百分点2受小学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减少2.2个百分点。每十万人接…  相似文献   

16.
据初步统计,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775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497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由上年的20.4%上升到21.1%。其中,上海GDP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7450亿元,“龙头老大”再称雄。江苏沿江8市实现GDP超过1.2万亿元,占长三角的比重达到42.8%,比上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而上海、浙江板块所占比重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理论层面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进行了拓展,指出二元经济结构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存在收入差距,这种差距与城乡两部门的劳动力-人口的转化、经济产出-居民收入的转化以及劳动力-经济产出的转化紧密相关。二元经济结构可被分解为四种因素:收入产出比差距、资本产出比差距、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基于这种因素分解法,实证分析得出:1981-2009年,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收入产出比差距、资本产出比差距、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6876%,-1373%,16435%和1814%,而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年均贡献度为15062%。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生产率差距(尤其是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这源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转伴随着农村资本形成相对迟缓以及农村人口迁移相对滞后。基于这些结论可以给出新时期我国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城市化经历了60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一样,我国也基本符合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地区差异性、不平衡性、滞后性和曲折性等特点。其中,改革开放是我国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起点,从1996年开始,我国城市化进入—个新的快车道,全国的城市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6.22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4%,城市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6.59%,年平均增长0.9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269.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8.3%。其中,进口1614.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的28.8%,比2003年低0.1个百分点;出口1655.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7.9%,比2003年高2.7个百分点。同年,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速6.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增速相当,  相似文献   

20.
《经贸实践》2005,(9):64-64
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58.75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1905.11亿元,同比增长23.6%,比上月高0.4个百分点:销售产值1885.99亿元,同比增长23.9%,比上月高0.8个百分点。产销率99.00%,同比提高0.22个百分点,比上月高0.91个百分点。本月全省范围内多次遭受台风影响,对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