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征税人“诚信”缺失现象进行解释,并据此提出实施非正式约束制度和正式约束制度及其实施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征税人"诚信"缺失现象进行解释,并据此提出实施非正式约束制度和正式约束制度及其实施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3.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对经济增长是重要的。制度可以区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约束对正式制度的变迁及运行产生影响。只有与非正式制度约束相协调的正式制度变迁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绩效。引Hofstede的国家文化差异模型,运用36国面板数据重点考察非正式制度中的文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超越"强制性-诱致性变迁"二分法,构建动态制度变迁模型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和难题。本文初步构建了一个以个体和权威为主体,包含制度变迁成本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历程中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权威决策是正式规则的主要来源,个体共同认知则是非正式约束的主要来源,二者共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制度变迁成本是重要的激励约束因素,制度变迁的速度则取决于制度变迁成本与个体认知、权威决策三者的一致性程度,一个高效、有序的制度变迁过程应尽量避免三者的背离和冲突。因此,政府主导进行的农地制度改革应特别关注农民认知,尊重农民意愿;对具有高变迁成本的制度变迁采取渐进改革的方式,适时建立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并在改革的速度与质量之间做好权衡,以减少改革阻力,提高改革效率。  相似文献   

5.
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是中国国企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变迁具有强制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是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国企高管薪酬制度仍需改革,其改革的路径选择是:要坚持走以国家为主导的渐进性道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注意路径依赖的问题;效率与公平要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6.
制度是人为设计,构造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它由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共同构成。其中非正式制度及其变迁对经济行为的发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就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这种非正式制度在近代的发展变化为例,探求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变迁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制度是人为设计,构造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它由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共同构成。其中非正式制度及其变迁对经济行为的发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这种非正式制度在近代的发展变化为例,探求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变迁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政府会计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和政府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等各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基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从变迁主体、动力和模式等角度,通过分析和归纳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呈现的变迁特征,探索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有效的变迁路径,论述我国现阶段尚不具备推行彻底的政府会计改革的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分阶段制定改革目标,分步骤实施改革成为我国顺利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关于"制度失效"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畅 《经济问题》2007,332(4):38-40
由相悖性非正式制度引致的"逆制度选择"行为使我国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制度失效"问题,引发了作者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最重要"命题的进一步思考.认为"制度是重要的,能够有效实施的有效制度是更为重要的"才应该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命题更为准确的说明.这一新理解对于深化我国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相悖性非正式制度,即潜规则引致的"违规"行为如何异化正式制度,以及就消除失效问题的方法、途径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剖析了信用的制度内涵,分析了信用制度的基本功能以及信用制度的演进和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信用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在于推进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正式规则变迁、加快以社会道德提升和重塑为核心的非正式规则演进以及强化制度实施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