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对高管激励制度引起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治理基于高管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应当优化高管绩效评价体系,引入多指标市场化评价体系,同时独立激励设计与考核机构,提高高管违规成本,以保障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及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两方面,研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在调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分别与管理者的年度报酬水平和股权激励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对薪酬业债敏感性也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有效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管理层股权激励指标对会计账面盈余指标的回归模型,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的影响,从侧面反映出管理层股权集中对盈余管理的动机,得出结论是高管股权集中度代表了股权激励制度,企业高管更倾向于企业盈余管理,表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积极的企业管理决策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企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秦燕华 《时代金融》2015,(5):305-306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管理层股权激励指标对会计账面盈余指标的回归模型,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的影响,从侧面反映出管理层股权集中对盈余管理的动机,得出结论是高管股权集中度代表了股权激励制度,企业高管更倾向于企业盈余管理,表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积极的企业管理决策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企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薪酬与公司治理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舒  陈信元  黄俊 《金融研究》2018,456(6):155-170
利用2003~2013年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基于独立董事薪酬视角对其治理效用的发挥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当独立董事的薪酬过低时,存在激励不足问题,不利于调动独立董事履职的积极性,由此造成公司高管变更与经营业绩间敏感性的降低及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提高。与此相仿,当独立董事的薪酬过高时,存在激励过度问题,削弱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也将导致较低的高管变更与经营业绩的敏感性及更高程度的公司盈余管理。最后,我们对独立董事薪酬影响其治理效用发挥的路径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过低的薪酬降低了独立董事参加董事会会议的意愿,而过高的薪酬造成独立董事更不会对董事会议案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薪酬激励机制会导致高管操纵利润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2年开始普遍建立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并以公司会计盈余作为业绩指标之一,这一重要机制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影响受到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本文手工收集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薪酬激励机制信息,研究建立与会计盈余挂钩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是否会导致高管操纵会计利润。研究发现,建立以会计盈余为绩效评价指标的薪酬激励没有使公司高管更为显著地操纵盈余,而且这类公司对管理层有更为完善的监管和制约机制。研究结果说明完善的监管和制约机制能约束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也挑战了国内现行的薪酬机制对管理层的实际激励作用。本文不仅为国内薪酬激励研究首次提供了高管绩效评价标准和薪酬激励机制建立的准确信息,而且为国际上薪酬激励负面效应的研究提供我国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制度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但也有缺陷。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制度、高管人员持股比例、股权激励方式、股权激励方案有效期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确实会导致高管盈余管理行为,激励强度、激励模式、管理层持股和方案有效期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严丹荔 《时代金融》2012,(24):177-178
信息摩擦也是在所难免的契约摩擦和信息摩擦为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再加之有限理性经济人的机会主义驱动,管理人员会利用盈余管理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了使管理者完全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为企业服务,高管激励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控制盈余管理,加强和完善高管激励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严丹荔 《云南金融》2012,(8X):177-178
信息摩擦也是在所难免的契约摩擦和信息摩擦为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再加之有限理性经济人的机会主义驱动,管理人员会利用盈余管理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了使管理者完全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为企业服务,高管激励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控制盈余管理,加强和完善高管激励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管薪酬的持续走高,与企业对股权激励的冷淡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企业对高管的激励应如何继续进行,高管年薪激励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股权激励是否真的失灵,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现有研究及我国现状对高管的激励提出一些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5—202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高管金融背景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出于自利心理与过度自信心理,高管金融背景会加剧盈余管理程度,但监管问询函能够显著弱化高管金融背景与盈余管理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对问询函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问询函语调越负面,监管问询函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强。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激烈的行业竞争会加剧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本文研究结论为证券交易所监管及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张文华 《中国外资》2009,(22):230-231
近年来高管薪酬的持续走高,与企业对股权激励的冷淡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企业对高管的激励应如何继续进行,高管年薪激励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股权激励是否真的失灵,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现有研究及我国现状对高管的激励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闫森  郭瑜桥 《上海金融》2012,(5):112-119
商业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能够减少高管的投机行为,而声誉激励则是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不确定的市场预期业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银行高管的声誉激励模型。利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求解,并依据模型结果,对影响声誉激励的因素以及如何强化高管的声誉激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高管市场和激励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董事和高管遭受民事诉讼时具有“兜底”效应,降低了董事高管的执业风险.选取2002-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公司治理水平下,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会加剧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着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公司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减弱.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厌恶风险和缺乏过度自信的内在特质,女性高管的企业管理行为与男性相比更加保守和谨慎。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女性高管在盈余管理方面也会体现其内在特质,偏爱选择低风险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本文选取2009—2013年沪深两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上市公司女性高管人数占高管总人数的比重与管理层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占总盈余管理程度的比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检验。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参与企业管理的程度与管理层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偏好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适当增加女性高管在高级管理团队中的比重,以避免冒险的盈余管理决策损害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变更显著增加了审计费用,路径分析表明该影响是由新任高管更为强烈的盈余管理行为所致,内部控制可以削弱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愿与强制变更都会导致审计费用显著增加,内部控制也仍然可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但盈余管理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制变更的高管群体中。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与真实盈余管理相比,新任高管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01年至2011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女性高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高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女性高管影响公司的领导风格和决策过程,从而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不对称性影响。此外,监管强度调节了女性高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6年至2009年间1212家高管增减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管增持或减持过程中是否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市场能否识别高管增持或减持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高管增持时会进行向下的盈余操纵,而高管减持时会进行向上的盈余操纵;市场对高管增持进行的盈余管理给予正面的反应,而对高管减持进行的盈余管理给予负面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际成效,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试点地区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碳排放强度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并基于高阶理论进一步讨论高管学历和薪酬激励的单独及联合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第一,碳排放强度能显著促进企业的研发产出,间接地验证了“波特假说”;第二,高管学历会正向调节碳排放强度与企业研发产出的关系,高管学历越高的企业,碳排放强度对企业研发产出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第三,高管薪酬激励会负向调节碳排放强度与企业研发产出的关系,高管薪酬激励越小的企业,碳排放强度对企业研发产出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第四,高管学历对碳排放强度与企业研发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还依赖于薪酬激励,高管薪酬激励越小,碳排放强度对高学历高管企业研发产出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诚信作为一个道德伦理的范畴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密切相关。文章从社会诚信与高管人员激励约束的理论溯源、作用机理等方面,分析社会诚信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约束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