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确保其生存,并积极地开拓市场,最好的途径是寻求竞争的新模式。目前国际上正在崛起的国际战略联盟就是这样一种兼有竞争和合作功能的新型的市场营销组织。面临着巨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国际战略联盟已逐渐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并成为拓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形式。国际战略联盟又称跨国战略联盟或战略经营联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中的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为实现某一个战略目标而建立的合作性利益共同体。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新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共同的重要目标而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两种:股权合资企业和非股权联盟,前者即通常所说的国际合资企业,后者则通常被称为国际合作联盟。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一种“竞争联合”,是在国际上相互竞争的两个或多个跨国公司,为了战胜其它竞争对手而采取的战略措施,它既包括围绕某一产品而进行的投资、研究与开发、生产、市场营销等,也包括知识创造及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活动。虽然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其广泛发展则在近20年。随着…  相似文献   

3.
胡敏华 《技术经济》2004,23(3):32-33
所谓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经营企业为了实现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的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合作关糸。这种联盟的最显的特点就是,联盟的各方地位的独立性、联盟目标的战略性、联盟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以及企业边界模糊性。战略联盟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竞争性合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特殊组织,是一种扩大经营范围而不扩大企业规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一国企业在本土或者他国与国外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伙伴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中国企业选择借助国际战略联盟的方式获取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不过,国际战略联盟中合作伙伴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需要在竞争的背景下展开合作,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处于瞬息万变、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善于利用各方面的力量,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战略联盟正是适应这一情况而出现的新的组织形式。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的而做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的合作安排。这些企业仍然保有各自的独立地位不变。战略联盟是我国企业在加入WTO的环境下,应付国外企业进入的有效手段。一、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目前对战略联盟的研究仍处于多学科齐头并进的阶段,尚未形成综合性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对三种战略联盟理论做简要的介绍:1.“战略缺口”理论。泰吉(T.T.  相似文献   

6.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网络组织。传统战略联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近年来,人们发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基础正逐渐从看得见的资源转向看不见的资源,要真正实现价值上的可持续创造,最佳的战略联盟方式需要将现实资源和虚拟资源相结合。互联网产业是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产业高度发达的浙江省,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战略联盟,即R&V战略联盟。R&V战略联盟不仅使网络媒体创新了经营观念,也催生了专注于资源整合的全新媒体横空出世,是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正>期证战略联盟力欲打造一个组织意义上的虚拟金融混业联合体。目前的期证战略联盟基本上可以区分为松散型与紧密型两种类型,一家期货公司往往与不同的证券公司可能同时存在着松散型与紧密型两种联盟关系。期证合作价值链从交易主导型合作向职能主导型合作和知识主导型合作迈进应该是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目前期货公司业务与证券公司业务日趋渗透,旨在实现价值多赢、收益共享的期证战略联盟正大行其道。期证战略联盟力欲打造一个组织意义上的虚拟金融混业联合体——静态时(联合体停止运作下)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彼此只有分业经营的核心功能和资源,任何一方自身没有独立运作、完成混业经营活动的能力;而动态时(联合体在运作中)通过“合作化”运作方式,彼此结合进相互缺乏的功能和资源,从而成为一个如同实体组织机构一  相似文献   

8.
国际战略联盟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是中国经济建设和迎接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客观需要 ,而国际战略联盟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国际战略联盟的概念和特点 ,认为它是一种新型合作竞争理念。文章指出国际战略联盟是当今国际市场中企业竞争之利器 ,以此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意义巨大 ,并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战略联盟及经济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铮  王新 《经济纵横》1999,(4):37-39
战略联盟(StrategicAliance)近年来成为企业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突出表现为西方跨国公司在国际经营中的普遍运用。企业通过缔结战略联盟广泛开展经营合作,推进自身迅速发展。加利福尼亚工业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拥有完善战略联盟的企业的业绩胜过...  相似文献   

10.
国际战略联盟类型影响联盟绩效及其稳定发展。以合作偏好度作为选择构建联盟类型的依据,分别考虑无形收益和不考虑无形收益,建立了合作偏好度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由此分析联盟类型的选择:不考虑无形收益,则构建纵向联盟,且演化稳定的合作偏好度随产品互补性增加而增强;考虑无形收益,构建横向或纵向联盟皆可,但需调节自己的合作偏好度,以影响对方的合作偏好度,从而促进联盟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对我国科技合作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跨国公司结成的战略联盟,成为21世纪公司变革的序曲,它主要是为了获取高新科学技术,而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R&D)战略联盟为主要形式,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科学技术整体实力尚不够强,而且技术力量分散.在技术合作方面要走集团化的道路,强化技术合作的深度。要通过对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研究和借鉴,搞好我国企业、部门间高新技术的合作。一、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特点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获取高精尖技术的重要战略,它是基于共同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的目的,在80年代出现的一种战略联盟;它是两个或…  相似文献   

12.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围绕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互为补充,互为衔接的合作关系。出于减少管理等级链层次、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对资本投资的更大需求、以及期望通过组织学习提高竞争力等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组建或正在组建战略联盟。尤其是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力量,企图达到迅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联盟的力量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王晓娜 《时代经贸》2008,6(9):38-39
战略联盟的竞争,突破了企业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方式。本文首先对战略联盟进行一般分析,接着分别从经济效应、交易费用理论、合作与联盟的博弈论分析、价值链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五个方面分析了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从而探寻出战略联盟竞争力的来源和优势创造的原因。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也应根据产业结构和自身组织情况,借鉴战略联盟的形式,提出了推进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企业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间或特定事业与职能部门间 ,为实现某种共同的战略目标 ,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联合体。企业战略联盟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创新的一种 ,很早便已出现 ,比如1979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结成联盟 ,曾先后共同研制了10种车型。到了90年代 ,各种各样的联盟更是方兴未艾。1996年信息产业界出现的NC联盟与Wintel的PC联盟之间的龙争虎斗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企业联盟之所以能够兴起 ,绝非偶然 ,这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能够创造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20日,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分别与首钢总公司和武钢(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作为当今国际上大型企业间实现“双赢”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企业战略联盟首次在中国钢铁业界出现。虽然从三方签订的合作内容来看,这种战略联盟还仅仅是初步的、浅层次的,但却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中国钢铁企业将不再为争夺国内市场而相互厮杀,自相竞争,而是要通过合作,重组,联手迎接国际强手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宋榕 《经济论坛》2004,(12):64-65
国际战略联盟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崛起的一种新型的兼有竞争和合作功能的市场营销组织。它不以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为首要任务,也不以摆脱企业眼前困境为权宜之计,而是与企业长期计划相一致的战略活动。不同的企业在寻求合作时,其战略目标也不尽相同,如有技术开发联盟、合作生产联盟、市场营销与服务联盟、多层次合作联盟、单边与多边联盟等;  相似文献   

17.
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及其缓解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企业战略联盟:形成 动因及稳定性问题 一般说来,企业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股权、协议(或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8)认为,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 )和管理学家罗杰(R.Nigel)提出了“战略联盟”的概念,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长期联合与合作,是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和完整自主的经营权。1997年,普瑞斯(Kenneth  相似文献   

19.
战略联盟的竞争,突破了企业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方式.本文首先对战略联盟进行一般分析,接着分别从经济效应、交易费佣理论、合作与联盟的博弈论分析、价值链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五个方面分析了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从而探寻出战略联盟竞争力的来源和优势创造的原因.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也应根据产业结构和自身组织情况,借鉴战略联盟的形式,提出了推进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理论与演变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理论与演变●秦斌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自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