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广西农信社、农合行和农商行2009~2013年的季度数据,考察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合作银行产权制度对农信社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长期内会提升农村信用社资产利润率;农合行、农商行两种产权制度对于资本利润率没有显著影响,短期内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在改制后比改制前有所上升,农商行的资产规模偏小,不利于抵抗经济风险及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把资本利润率ROE作为农商行的主要准入条件之一,有利于促进经营者重视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14家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政府注资等外部行为,资本监管的实施促使资本不足的银行大幅度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的作用尚不明显,同时,资本监管的压力也不能解释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部某省部分地方法人银行为样本,通过构建"资本-风险"联立方程模型,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四类地方法人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下的资本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法人银行通过优化资产结构,能有效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但资本充足率监管仅对城商行产生了效应,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压力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当地农信社承担着举足轻重的金融扶贫任务。如何确保在扩大深度贫困地区信贷规模的同时,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借鉴“经济意义破产”概念,从宏观经济、中观县域金融与微观农信社资产质量三个维度选取14个指标,运用面板Logit模型从全样本、经济发展差异大且基础较弱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且同步性高的地区和“三区三州”覆盖地区四个维度分析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区域性风险。研究发现,县域整体贷款增长率、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和不良贷款率是显著影响深度贫困地区农信社区域性风险的共性指标。最后,本文从监管者、地方政府和农信社三个角度,提出降低区域性风险、增强深度贫困地区农信社商业可持续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棋 《金融论坛》2013,(5):66-72
本文通过构建组合管理模型,对信贷资产组合结构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各行业的组合损失分布和经济资本。研究表明,信贷资产组合损失呈现对数状态分布;各行业贷款的经济资本结构和贷款规模结构、收益结构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商业银行应该基于贷款的经济资本、贷款规模和收益等要素来制定信贷结构优化调整策略;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各个行业的回报率和资产规模,还应该从风险调整收益角度进行"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应按照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增加风险调整收益较高的"高效能"领域信贷资产的规模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工具之一,国内外理论界和银行界普遍认为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有着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流动性和提高收益水平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这些效应并不是必然的。本文选取全球资产证券化市场最为成熟的美国市场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能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与效率、优化贷款组合构成,但是在降低流动性风险和提升贷款组合质量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中国52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GMM)研究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缓冲资本调节与资产风险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中国银行业缓冲资本调节与资产风险变化总体上互为正相关关系,对于缓冲资本水平低于4%的银行,两者之间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对于缓冲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风险资产,以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对于缓冲资本低于4%的银行,其缓冲资本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建议资本监督部门以4%缓冲资本水平为参考,对中国银行业的缓冲资本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2017年发布的巴塞尔协议III最终方案标志着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体系正式迈入后危机时代。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张的背景下,通过对131家银行2013-2019年数据进行分解,本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主要依赖内源性资本扩充,大部分来自留存收益;风险加权资产占比只在极少数银行有下降;前期缓冲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面临总资产和风险业务的高速扩张。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型银行的风险资产管理更规范,2014年施行的资本管理高级方法显著降低了试点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占比,其作用机制为调整贷款结构和改进银行风险权重。  相似文献   

9.
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包含增加核心资本或附属资本以提高资本金总额和减小风险资产总量。本文对我国银行各种资本金补充的途径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较为有效的途径是降低风险资产,包括从整体上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贷款的不良比率,或调整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这是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长期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绩效和行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1998~2009年我国175家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数据,研究了资本监管制度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资本监管制度实施之后,银行依据自身资本水平调整资产结构,资本充足银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贷款比例较高;而资本不足银行则减持风险资产,贷款比例下降。此外,由于不同规模商业银行面临的融资约束不同,资本水平对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资本对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的约束效应更明显。本文的这些发现为监管当局的资本监管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进行差异化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冲  杜通  刘莉亚  李明辉 《金融研究》2019,469(7):38-56
为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与信贷配置效率,监管部门于2014年开展了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试点工作。本文基于上市银行2010至2016年的微观数据,与银监会公布的行业信贷风险进行匹配,采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前述改革如何影响试点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调配。研究发现,在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后:(1)试点银行显著降低了风险加权资产的规模;(2)试点银行风险偏好的变化存在非线性的特征,在调减高风险行业贷款的同时,并未显著增加最安全行业的贷款,而是增加了风险略高行业的贷款,体现出试点银行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3)进一步将行业划分为“虚”与“实”,研究发现试点银行减少了房地产业(“虚”)、制造业(“实”)和建筑业(“实”)贷款,显著增加了金融业(“虚”)贷款。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资本监管方面的文献,也对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完善农村信用社组织体系,在改革和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 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当前要加强旗县联社建设,完善县市联社法人治理结构.对一些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长期亏损的乡镇农村信用社,结合政府机构撤乡建镇改革,取消独立的法人资格,改为非独立核算与经营的分社,减少费用开支,增强抗风险能力.尽快组建盟市地级联社和省级联社,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通过增存扩股壮大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健全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调剂辖区内信用社之间资金余缺,使人民银行从行业管理职能中脱离出来,集中精力搞好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要结合国有商业银行在乡镇大面积撤并的有利时机,尽快全面占领农村金融市场,真正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济南市7家农村信用社2005—2012年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并考察了影响其流动性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济南市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水平差距较大,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农村信用社规模和资产质量是影响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重要的内部因素,信用社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则对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信用社非信贷资产存量的不断增加和大量的抵债资产变现损失,直接造成了低效益资产和无效益资产,加之认识上的偏差及管理措施的不到位,导致了农村信用社非信贷资产中的流动性风险加大.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不良贷款“双降“工作的加强,农村信用社切实强化了信贷管理,有效地控制了信贷资产风险.   ……  相似文献   

15.
谢贤君  郁俊莉 《上海金融》2023,(3):29-43+56
本文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理论机理,并运用季度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跨境资本流动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第二,不同结构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而证券投资资本流动则明显增加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第三,跨境资本流入通过增加银行信贷规模、提高银行信贷客户集中度提升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而跨境资本流出则通过减少银行信贷规模、降低银行信贷客户集中度这一间接效应抑制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但也通过直接效应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直接效应高于间接效应,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跨境资本流动-信贷规模/信贷客户集中度-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有效。  相似文献   

16.
家庭住房负债水平的提升可能会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正规住房负债与非正规住房负债对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本文利用2013—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正规住房负债显著促进家庭对风险资产的选择,非正规住房负债显著抑制家庭对风险资产的选择。其中,有息借贷家庭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财富水平是住房负债影响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正规住房负债对经济发达地区家庭、多套房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非正规住房负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一套房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从住房视角为非正规金融领域研究提供了文献补充,为规范资本市场、防范债务风险、突破家庭财富约束等方面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央行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面临着资本金规模小,结构单一,缺乏资本金长效补充机制等问题,导致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偏低、抗风险能力弱,直接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进程.文章从农村信用社资本金现状分析出发,探究农村信用社资本金不足的原因,并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探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造成银行动机扭曲的根源。和以往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而非通过转移了银行资产的风险,对银行的行为动机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单个银行的风险水平。据此,新的金融改革法案提出的要求证券化发起人保留5%证券化风险暴露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其效果将极为有限。相比较而言,流动性监管措施更为有效。为防范银行从事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后风险上升,微观审慎监管应当将流动性监管放到和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重视流动性监管和资本监管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难,资本充足率较低,资本充足性不足,成为其资产质量差、抗风险能力弱的重要因素。本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12家国内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0年的数据,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中国资本监管新要求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行为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监管新要求的实施对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作用明显;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整体水平稳步上升,银行风险水平逐步下降,资本监管已初见成效。监管压力仍是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动力,依靠国家保护无益于资本补充长效机制的建立;银行只有不断优化自身资产结构,满足风险管理需求,提高持续盈利能力,通过利润分配增加核心资本,才能有效解决未来资本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