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分解为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对比分析实证考察了各类影响因素与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特征.研究表明:总体上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高估值和预期业绩好的公司受解禁因素冲击影响较小;与原有流通规模相比,解禁比重越大,解禁前后股价受冲击力度越大;融资形成的限售股在解禁时对市场的冲击力度和时间远强于其他类别的影响;牛市和熊市两类市场环境下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解禁信息的心理冲击更强于实际减持冲击.限售股解禁问题是整个市场的股票供给急剧增加背景下的供求失衡问题,应从供求两个方面考虑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期权定价模型对可交易性折扣进行了建模,提出了可交易性价值转移假说,对限售股解禁的价格效应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限售股解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根据可交易性折扣模型,随着限售期的逐渐缩短,流通股的可交易性价值将减少,限售股解禁实质上是一个可交易性价值从流通股向限售股转移的过程;(2)限售股解禁事件导致的累计异常收益主要形成于解禁前,并且呈现出显著的、稳定的、持续的下降趋势,而在解禁后略有回升;(3)较高的新增流通股相对比例、股价套利风险以及限售股股东减持意愿将加大限售股解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负向影响。文章为限售股解禁导致的股票定价异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限售股解禁前的股票资产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研究结论对于投资者把握股价趋势、优化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2009,(2):50-53
<正>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还在继续,与此同时,中国股改遗留下来的"大小非"以及其他限售股即将迎来解禁高峰,上市公司也将交出一张张难看的业绩报表……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之下,A股市场再次陷入新一轮的低谷。事实上,只要理清种种客观现实的内在联系,理性预期,不难发现,出路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4.
张俊玲 《资本市场》2011,(11):88-91
<正>2010年7月19日,盛桥资本持有的友阿股份(002277.SZ)限售股份解禁上市,标志着A股IPO重启两年后,PE开始迎来密集解禁收获期,其投资也开始逐步变现退出。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分析显示,自2009年7月IPO重启至2011年8月,A股市场上共有134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截止2010年3月31日解禁的大小非样本对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非解禁对市场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非样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真正对二级市场产生的实质性冲击主要集中在高估值、非控股股东和自由减持三类样本,而在解禁前中低估值、控股股东和大宗交易减持三类大小非样本对二级市场存在一定的心理冲击,但幅度有限,且在解禁后市场对解禁前的心理冲击有一定的矫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估值和非控股股东两类大小非样本在解禁前存在明显人为拉高股价的操纵迹象。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改革年,伴随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证券市场进入了后股改时代.许多在股改时期的限售股已经达到解禁时间,在限售股解禁之后有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全流通股.这也达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但是,在获得股改成功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小非"获得了全流通的权利后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给A股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小非"的集中抛售对股票市场的危害更为严重,造成我国上证指数暴跌73%左右.大量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对我国股票市场也都失去了信心.所以,在"大小非"解禁高峰即将到来的2009年和2010年我们必须对"大小非"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解决它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问题,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小非"的涵义和历史根源.了解到"大小非"存在的现状,探讨了"大小非"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重点提出了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点,但后来却掉头向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是27个月来的最低点,跌幅达到72%.究其原因,文章认为股权分置中限售股(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市场扩容的压力是重要原因.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股指成分股大小非解禁首日对其股价的影响,研究大小非解禁与减持是否会造成股价下跌,大小非解禁与减持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对股价下跌的解释力度有多大.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宏观经济陷入周期性调整、“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形成巨大供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的中国股市走势低迷、表现欠佳,市场融资功能几近丧失,而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又不能容忍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的股票市场长期失效。在宏观经济运行、“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等因素依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当下,恢复市场融资功能、破解股票市场融资难题的出路只能是积极实施金融工具的创新,发掘、培育和建立新的市场需求,重塑投资者市场信心,而可回售股票的融资工具创新是破解目前股票市场融资困局值得尝试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08,(10):74-81
今年以来,伴随着限售股解禁对市场压力的增大,业内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在公开场合提倡用可交换债券缓解限售股解禁对市场的冲击,而证监会也表示要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并于9月5日就《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正如当年股权分置改革诞生了权证一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限售股解禁将是证监会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很有可能会诞生新的投资品种,而可交换债券则是其中的创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这类"黑天鹅"事件给A股市场食品药品行业及其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后果,同时也给证券市场投资者带来不可预知的投资风险。本文以我国A股制药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探究了2012年"毒胶囊"事件对我国A股制药行业股票收益率的冲击。通过分别对A股制药行业和制药类个股的实证研究发现:(1)"毒胶囊"事件对A股制药行业冲击十分显著,对生产胶囊制剂的企业和不生产胶囊制剂的企业的冲击有所不同,但都对"毒胶囊"事件冲击的反应滞后;(2)不同制药类个股对"毒胶囊"事件冲击的正负效应、波动幅度及敏感性等反应不同。这些研究结论对投资者未来应对这类"黑天鹅"事件和优化证券投资组合策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的数据对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规模效应进行分析。选择在次贷危机冲击过程中我国企业面临调整与革新的这一特殊阶段,研究规模效应是否存在。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验证了规模效应的存在性;通过引入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规模效应的存在性;同时揭示了A股规模边际收益的变化规律,即随着规模的减小,边际收益先变大后变小,且规模边际收益都为负值。  相似文献   

12.
“大小非解禁”对我国A股上市企业股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大小非解禁"对我国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公告日具有显著的负异常收益表现,其市场负异常收益与企业业绩相关度不大,与流通盘大小无关;解禁时其市场负异常收益与解禁比例、市场预期表现显著负相关,与换手率、企业每股净资产显著正相关,与市净率、企业当季每股收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据此,本文提出一些研究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秦素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0,(2):127-128,131
"大小非"问题对股市的影响不在于解禁,而在于解禁以后的减持,如果大部分不减持,那么解禁规模再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尽管如此,面对"大小非"问题给股市带来的负面影响,监管当局仍应进一步出台政策进行规范管理,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对负面环境事件的有效反应是激励行业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所有在A股和H股市场交叉上市公司的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并从投资者关注的视角分析负面环境事件市场反应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事件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弱于其他国家的市场,相比来说,A股市场比H股市场反应速度更快,但程度更小;两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度越高,市场反应程度越大;信息披露方、行业、公司类型、财务状况等因素也对市场的累计异常收益率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从投资者关注角度证明了加强重大环境事件信息临时披露的必要性,并从市场差异角度启示了内地市场逐步落实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重要性。未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一要明确环境信息披露标准体系,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环境管理能力;二要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专业NGO的力量;三要通过宣传教育和风险评估模型研发,培育绿色投资者。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对负面环境事件的有效反应是激励行业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所有在A股和H股市场交叉上市公司的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并从投资者关注的视角分析负面环境事件市场反应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事件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弱于其他国家的市场,相比来说,A股市场比H股市场反应速度更快,但程度更小;两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度越高,市场反应程度越大;信息披露方、行业、公司类型、财务状况等因素也对市场的累计异常收益率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从投资者关注角度证明了加强重大环境事件信息临时披露的必要性,并从市场差异角度启示了内地市场逐步落实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重要性。未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一要明确环境信息披露标准体系,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环境管理能力;二要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专业NGO的力量;三要通过宣传教育和风险评估模型研发,培育绿色投资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A股市场规模效应的检验,发现近四年来小公司规模溢价转变为负,表现出和发达国家股市20世纪80年代后相似的规律,与当前股市机构抱团大市值股票现象也相互印证。本文基于流动性冲击视角对规模效应的变化提供了解释。研究发现,个股的流动性冲击与同期的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流动性冲击对规模溢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样本期内,大小公司承受了非对称的流动性冲击,调整流动性冲击带来的影响后,小公司规模溢价仍然为正。实证结果显示,只要控制了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规模效应并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的风险因子.研究结果表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较CAPM模型能更好地解释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收益率;中国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存在规模与价值效应,股票(或股票组合)收益与公司规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公司账面市值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兰鹏  李铭 《经济论坛》2012,(9):84-88
2001年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颁布通知,允许中国境内投资者以合法持有的外汇账户进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简称B股)的交易。本文研究的是当规例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中国A、B股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的结构性变异。在计量模型的选取上,本文引入双变量广义自回归异方差(BGARCH)模型,运用收集到的78家同时在A、B股上市的公司高频交易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规例变化以后,A股对B股的波动溢出效应加剧,进而增加了整个市场的风险;而B股对A股的波动溢出效应减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风险水平。我们同时还对结构性变异的影响因子做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所有权、机构持股情况、公司规模、B股所占比例、市值与账面价值比、股利政策、相对流动性等因子会减缓市场整体风险的结构性变异;相反,首席执行官和董事局主席的双重角色、公司规模与B股占比的协同效应等因子会加速市场整体风险的结构性变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例,系统剖析了过度反应效应在中国A股市场的存在形式,并通过不同模型指出反向收益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和市场风险溢价,且规模效应的影响不显著.2003-2013年中国A股市场的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结果表明,在赢家和输家投资组合中,过度反应效应不是一直显著存在的;在逆向策略投资组合中,过度反应效应一直显著存在.在使用四因子模型分析反向收益时发现,其解释效果并没有比三因子模型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20.
大股东减持、股权转让溢价与控制权私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国 A 股市场的数据,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减持的股权转让溢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均通过减持获取股权转让溢价,但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水平显著高于非控股股东,减持成为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一种新途径.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受控制权程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和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程度与股权转让溢价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经营绩效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本文建议加强对非国有控股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监管,并积极推动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