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民用航空的不断发展,通航飞行数据量日益激增。针对通用航空飞行数据研究和运行分险缺乏有效工具和监控手段的问题,研究设计通用航空飞行数据监控系统对通航数据进行监控分析,有效深入挖掘飞行数据潜在信息。该系统对装有Garmin1000训练飞机的训练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科学高效地生成数据分析报告,保障飞行安全。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立足于飞行训练运行和安全管理的需求和特点,有利于提高飞行训练品质,创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单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状态监控的主要参数、测量手段及基本方法。对监控常采用的飞参曲线直观分析法、计算机程序快速处理法和趋势图分析法进行了说明,并且从转子监控、振动监控和滑油监控入手,阐述了发动机状态监控的主要内容。文章利用参数监控的原理和方法,举例分析了某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查的过程,为飞参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发动机参数监控和排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贞洲  杨琳  秦莹 《科技和产业》2023,23(17):80-83
随着国内飞行训练航校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航校的飞行训练效率成为热点问题。利用某航校2017—2022年的飞行训练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其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DEA为有效,2020年非DEA有效。对DEA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2020年各项投入和产出改进值。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将指标对飞行训练综合效率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航班运行的安全水平,帮助航空公司有针对性地制定提升飞行安全水平的措施,采用QAR数据建立对飞行安全评价的模型,重点研究所使用的评价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做了对比分析,并对应用最为广泛的综合评价一般流程做了具体阐述,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3类评价方法在以QAR数据为基础的飞行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并对其中经典的具体评价方法进一步分析.最后,结合该领域的现状与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高唤梅 《科技和产业》2021,21(1):209-213
为了解决机载用电设备与飞机供电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研究了六种相应的设计方法.冲击电流抑制、双路供电防反流、输入短路保护和输入断电放电四种设计方法,用于减少用电设备对飞机供电系统的危害.过压瞬变尖峰电压抑制和供电转换两种设计方法,可以防止飞机供电系统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针对每种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设计需求,然后进行了机理分析和电路实现,最后对电路中器件参数进行了设计,形成了一套具有普适性的供电兼容实现方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机载综合射频系统平台,顺利通过了系统供电兼容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ARJ载客首飞     
在飞机投入航线运营前,为保证运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还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未来路还很长4月2日,包括东方航空、浦银租赁、中飞租赁以及盐商集团等在内的首批客户代表,搭乘ARJ21-700飞机105架机在上海体验航线演示飞行。这是ARJ21-700飞机首次搭载客户开展体验飞行。此前,3月16日,ARJ21-700飞机在上海和天津、天津和南通之间执行了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飞行,正式拉开了为期半年的航线演示飞行的序幕。2014年12月30日,中国商飞公司迎来了型号研制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ARJ21-700取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  相似文献   

7.
航姿数据是一项很重要的飞行数据,也是无人机进行自动控制必不可少的一项数据。文章针对目前无人机存在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惯性传感器的航姿数据采集思路,完成系统所需要的硬件选择以及板卡的硬件电路设计,成功地将飞行过程中的航姿原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保存。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公司#3、#4炉正在使用中的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AFS-1000-PLC的系统特征、组成、基本功能以及配置情况,针对近阶段生产现场锅炉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和所采取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为公司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AFS-1000-PLC的安全运行和问题处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掘金大飞机     
国产"大飞机"项目像一个金矿,吸引了无数掘金者.从企业到政府,从内资到外资,围绕这一金矿,各方正紧张角力. 2010年7月12日,C919大型客机航电核心处理、显示、机载维护和飞行记录系统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在上海举行.这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主要供应商选择工作基本完成,中国航空制造业产业集群.草图初定".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时域数据,对两种低阶等效拟配方法—频域等效拟配法和时域等效拟配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时域数据的两种来源,并对飞行试验数据中的关键参数给出了修正公式.以某型飞机为例,以两种输入形式进行了飞行动力学仿真,将得到的时域数据进行了低阶等效拟配.两种低阶等效拟配方法的结果和理论值吻合,且低阶等效系统仿真结果和原始时域数据重合度很高,表明方法合理有效.并根据操纵输入形式对辨识结果的影响对操纵输入的选取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罗凤娥  王波  李娜  王洵 《科技和产业》2020,20(11):75-80
针对具有海量数据、高维特征的航班延误预测问题,数据挖掘技术表现出独有的优势。结合数据挖掘理论,以及航班延误预测问题的数据特征,提出延误预测的一般流程;从算法角度切入,结合相关文献对比分析五类经典数据挖掘算法在航班延误预测问题中的应用;针对预测精度和效率问题,讨论算法选择与数据处理在研究过程中的必要性;最后,结合该领域重要讲究方向与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叶右军 《科技和产业》2024,24(8):255-262
全球的高高原机场里,中国高高原机场数量所占的比例最高,且是运行难度最大的区域。为了更好地对高高原机场的航线进行运行控制,实现航班运行风险在可接受的水平,达到航班运行安全高效的目的,对空客A319-115机型在高高原航线的运行控制,从人、机、环、管四个维度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高高原机场的运行环境是复杂多变的,高高原航线运行风险大,需要对不同的风险进行精准的运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张林影 《科技和产业》2022,22(6):297-301
对混合运输的机场来说,运输飞行的效率与起落航线上的飞行训练的效率是互相影响的。为了做出此类型下的跑道容量评估,提出考虑起落航线训练目视飞行下的跑道容量评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训练飞行目视间隔对起飞间隔的影响,抽象航空器占用跑道时的运行过程,以目视间隔为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运输类型以及机型对跑道容量的影响。使用Anylogic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目视间隔可以大幅提升跑道服务能力,容量提升了55%左右,验证了该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马菲  金鑫 《科技和产业》2014,14(9):111-115
对于民用飞机飞行试验的开展,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通过对多年的民机试飞规律进行研究,对试飞组织的项目管理进行总结和归纳,把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分解为架次管理、科目管理和飞机管理,同时创新性的提出"计划-实施-管理-计划"的闭环管理理论,为提高民用飞机飞行试验项目管理效率和组织实施能力铺垫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迪  孙宏  张培文 《科技和产业》2021,21(6):221-223
航空公司为了提高飞机利用率,导致早晚班的比重明显增加.由于飞行员生物节律的改变,致使其疲劳程度加深.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减缓飞行疲劳,合理排班,需要对执行早晚班的飞行员的疲劳系数进行研究.通过对20名飞行员以及10名飞行学员进行电话访谈,了解到他们早晚班的疲劳程度,进而改进西南航空局可用机组疲劳系数的计算公式,优化了每名飞行员早晚班疲劳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江柯  段炼 《科技和产业》2022,22(3):279-284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气象因素对航空运输的影响日益凸显,其中,大雾天气是威胁航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大雾天气造成中低空能见度明显下降,对航空飞行特别是飞机起飞、降落阶段危害最为严重,由此引起飞行事故和航班延误、返航备降等问题。因此,对于雾的研究及其对飞行安全影响的机理等方面,是国内外航空飞行及相关领域关注的主要内容,相关成果丰富。针对这一问题,研阅了大量研究成果和文献,概述了雾的气候特征和主要分类,分析了目前雾的主要监测手段和预报预警方法等现状,并阐述了雾对飞行的影响。旨在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总结和凝练,为后续更深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以期能更精准监测雾、更精确预报雾,提高空域的使用率和飞行效率,减轻雾对航空飞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倩男 《科技和产业》2022,22(4):347-354
为了帮助商家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问题,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对vivo手机评论数据进行基于关键词的词云图分析、社会语义网络分析、舆情时间序列可视化分析,挖掘用户关注焦点与手机特征的内在联系和用户情感倾向趋势;然后对评论数据进行基于LDA的主题特征分析,继而提出一种基于Word2vec和SVM、LDA的混合算法模型,挖掘用户正向和负向情感评论的潜在主题,得到不同情感倾向下用户对vivo手机不同方面的反映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混合算法的挖掘结果比基于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基于LDA的主题分析更清晰,更具准确性,为商家提供的建议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