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相关理论成果可归结为八方面的内容:资源型城市概念与分类、基本现状与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创新问题和“资源诅咒”研究等,这些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未来有关研究要将定性和定量研究、个案和共性研究、宏观和微观研究、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研究》为国土资源部2013年度软科学研究成果(201306),由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袁国华、郑娟尔、王世虎研究团队著。研究团队在1993年即开展了系统的矿业城市发展研究。本书在全面总结20多年来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实践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特征、土地利用特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土地政策、相关经验、做法与教训,强调只有创新才能促进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未来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四种模式:优势延伸模式、优势互补模式、优势组合模式和优势再造模式。针对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文章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从兴起、繁荣到转型发展过程的探析,针对资源型城市支柱产业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明确所处发展阶段,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及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再城市化,加强外围、深部找矿力度,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扩大就业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很多城市已经面临资源枯竭。这些城市如何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资源型城市转型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层面难度都很大。如何寻找突破口从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山西省太原市西山地区在实践过程中,抓住综合整治这一契机,摸索了"西山模式",值得借鉴。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国土资源规划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规划研究中心调研人员,到西山地区进行了实践调查,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乌海市是中国资源型城市之一,如何应对资源枯竭和环境危机是乌海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依据乌海市城市转型的机遇、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内涵和特征,明确乌海市城市转型内涵,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框架,从城市功能完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关键资源合理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乌海市城市转型。最后给出乌海市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想和相关对策建议,以期顺利实现乌海市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中国现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论述了西部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三方面的综合问题,论证了其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要求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对各类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新的要求。攀枝花市作为西南部重要的冶金城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中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划分为成熟型资源城市。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结合创新型城市理论及经验,探讨攀枝花市作为成熟型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等方式,利用技术、人才、资源和设施等优势条件,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而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并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成熟型矿产资源城市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等是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中的共性问题。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问题,本研究从城市林业的角度出发,以湖南省耒阳市为例,提出发展城市林业,利用林业自然生态功能低成本、高效率的缓减和长期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其社会、经济功能辅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建议将城市林业纳入资源型城市规划体系,倡导全民参与式城市林业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淮北市是典型的资源城市,以该市为例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淮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从经济、资源、环境和智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白银市矿业特色的矿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资源型城市的矿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白银市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时期选择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开发的不可持续性使资源型产业的衰亡具有不可逆转性,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也因此面临着难以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资源型城市发展一般都经历投资建设期→成熟期→萎缩衰退期→枯竭消亡期四个过程,其中成熟期是转型的最佳期,但具体情况应依据选择替代产业建设周期而定。由于各资源型城市都有自身的特点,其转型模式虽然有差异,但都需要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以保障在转型中发挥巨大的合力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特征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以1999-2018年核心期刊上刊发的1697篇相关文献为样本,应用高频关键词分析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热点和演进特征等进行阶段性分析;对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⑴1999-2018年退耕还林工程领域的研究可划分为“探索总结”“多维研究”“主题深化”和“内涵提升”4个阶段。⑵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包括5个方面:农户主体是最持续的研究对象;农户收入是最重要的衡量尺度;生态效益是最明显的评价目标;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关注;GIS应用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持。⑶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效益综合评价和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是未来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旅游发展地域差异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13个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旅游发展的综合实力做出评价;把17地市的旅游发展类型划分为发达型、较发达型、发展型、欠发达型;山东省区划为以青岛、烟台、济南和济宁为核心城市的4个旅游经济带,并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新四化"的提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甘肃省为例,构建了包含农业投入、产出、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指标在内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区域划分。[方法]基于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运用降维处理的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农业投入产出现代化、农业生活现代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3个公共因子,依据其特征根值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相关数据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农业现代化分项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区域分类归属。[结果]测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甘肃省14个市/州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属为完全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加快发展阶段和起步阶段4种区域类型。[结论]甘肃省区域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区域自然禀赋和历史积累,要通过多种举措提升甘肃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巴东县农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证分析,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探究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重困境与优化路径。实证发现,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出应急能力的薄弱性、应急处置的复杂性、公共危机的跨界性等特点,且大致可以分为初始期、发展期、调整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当前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应急主体单一化、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应急方式规范化法治化不足、资源保障体系薄弱、危机意识和应急意识缺位等困境。应构建多元化的危机治理格局,完善“上下联动,多向互动”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应急方式法治化,优化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危机与应急意识教育普及,提升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真正实现由“应急管理”到“应急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这些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的增大,资源的衰竭引发出一系列的经济、环境、生态和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况,并将其分为发展阶段、警戒阶段和危机阶段三个类别.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演化轨...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发展模式,评价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其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结合研究区2001-2009年有关统计资料,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3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0-2002年的快速增长阶段,2002-2006年的波动后的缓慢增长阶段及2006-2008年的持续性快速增长阶段,并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评价结果,就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资源型城市自身力量来完成,还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扶持,林业资源型城市也不例外。论述林业资源型城市进行政策扶持的必要性。阐述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制定的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如法国和德国主要依靠政府的干预,日本则通过产业政策对煤炭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等政策促进城市经济顺利转型。在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扶持政策,即资源开发的补偿政策和衰退产业的扶持政策,及具体实施办法,以期促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同样,现代农业也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本文在诸多专家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各时期的政策背景农业生产形势,结合《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 ~2015年)》提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等几大现代农业发展量化指标,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经济复苏阶段、高速起步阶段、波动上升阶段、整顿调整阶段和全面提升阶段,并概括描述了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历程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的不协调状态的4种表现,即粮食连年增产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不协调、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长速度不协调、农业GDP在国家整个GDP中的比重与国家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比重不协调、农业科技进步率的连年提高与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下降不协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943,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对两者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然而水资源综合水平仅在0.403~0.650之间波动,总体水平较低,水资源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现出非同步性;从空间特征来看,该区域内各市之间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结论]河西走廊地区总体上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高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低度失调到中级协调的上升态势,但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