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大学生也为此四处奔波,参加面试。如何才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呢?本文认为大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重视和懂得一些求职礼仪,不要因为不懂面试礼仪而与自己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
朱晶松 《发展》2010,(2):112-112
本文分析了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五个弱点:方向与定位不明、缺乏基本职业精神、求职期望值过高、缺乏沟通相处能力、缺乏职业竞争力。为此,大学生需要采取相应对策,进行职业定位与选择,培养职业精神,形成良好职业习惯,合理调整期望值,多方面提升职业竞争力,以求就业成功,并求得职场发展顺利。  相似文献   

3.
张瑞杰 《魅力中国》2010,(22):204-205
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中表现出了种种不良心态,影响了顺利就业。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对待,及时调整,以便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人数连续大幅度攀升,不少大学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在求职的过程中产生焦虑、依赖、从众、攀高等异常求职心理,这些异常求职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就业,为此分析造成异常求职心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某高职学院学生求职择业的调查问卷,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职学生同当代大学生一样,在就业选择方面,更多的把有利于实现个人兴趣、价值、收入等因素放在首位;更重视职业技能在就业中的地位;对求职、就业整个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心理、素质、才干、人脉等,大部分学生也有着基本正确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负面因素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也较强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就业形势、展现自我、人职匹配三方面分析求职技巧的重要性,对求职技巧的具体指导内容进行阐述,并给出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文章主要针对高校里大学生群体的训练与指导,提出相关途径,即心理指导、就业指导讲座和个性指导等。这在高校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张芳芳 《中国经贸》2009,(6):170-171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金融风暴的来袭,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前所未有,尤其是高职毕业生,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的萎缩倒闭,一时间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矛盾、自卑、盲从、焦虑、抵触等不良情绪。此时,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下的学生加强关注,积极的给予干预和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就业环境,最终在就业的激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求职中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归纳了几种常见的不良心理及表现,分析总结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求职市场刚刚开始升温,与之相关的商机就显露出来:上海、青岛、北京、海口等大城市都出现了大学生“求职旅社”。这种“求职旅社”不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它的入住门槛较高,入住人员除了要出示身份证外,还要出示学生证或者毕业证。“求职旅社”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大专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年龄集中在20-30之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魏勃 《新西部(上)》2010,(7):160-160,162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就业形势下,职场上求职者的求职技巧现状,探讨提高求职技巧的措施。要加强掌握求职技巧意义的宣传力度;做好求职者的思想指导工作,遵循训练求职者的原则;科学训练求职者的求职技巧,为求职者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福盛 《老区建设》2009,(16):51-53
大学生在求职时会出现自大、攀比,依赖、恐惧,急躁、焦虑,轻率、从众,犹豫、矛盾和怕险、求稳等心理障碍。文章分析了其表现和成因,探究其对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求职难已成了一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大学生走出校门,必然要经过求职面试的门槛.许多大学生品学兼优,却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就是摔在了求职面试的问题上.特别是自身对求职面试的准备不够.在很多的招聘现场,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员,应聘学生找不到录用的单位,原因也主要是出在了应聘者身上.所以,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求职面试指导,教给学生包装自己,推销自己,是一项学校应该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面试又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在求职面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一位毕业生最关心的话题.掌握一定的求职礼仪技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面试前的形象包装、面试中的礼仪技巧、面试后的礼仪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掌握的礼仪技巧。  相似文献   

13.
周姝婧 《魅力中国》2010,(29):43-43
我国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使得研究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企业招聘人员却还在埋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那么,研究生求职困难与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员的矛盾有哪些?本文在对六家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采访,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招聘与研究生求职的四对矛盾,并针对矛盾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求职过程是求职者全面展现自我综合素质的过程,求职技巧也是其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对求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使求职者充分认识求职技巧的重要性,并对求职者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又到毕业求职季。874万人,这是2020届毕业生的总人数,比2019届新增40万。2021届毕业生人数再增35万,总体规模已达909万,创历史新高。据央视财经报道,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归国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加33.9%。2021年春节后的第二周,由于考研成绩公布,更多应届生流向就业市场,求职人数预计同比增长143.1%。找工作有多难?3位毕业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讲述了他们的求职故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与有经验者的应聘过程,解释大学生就业中的阻力;然后又分析了招聘方与求职方的博弈过程,可以发现,招聘方与求职者博弈的过程存在着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17.
孙明 《特区经济》2014,(10):40-4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成败。在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北京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数据了解大学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现状,探析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是指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文章用居住地、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父母年收入水平几个因素来衡量社会资本。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居住地、父母职业等几项因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均呈正向关系,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显著。对于大学生求职者而言,要不断开发和扩大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注意培育、积累和优化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9.
春天到了,拂面而来的微风里却依然透着阵阵寒意。 而对大学生清水来说,求职路上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似乎更让她心寒。眼看着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难道真的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命运吗?2009年,大学生就业将遭遇3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寒流”。 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但截至2月底,毕业生就业签约率的平均水平只有18%。  相似文献   

20.
《走向世界》2012,(21):84-85
据中国著名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发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012年毕业生总量671万人.总体选择就业的学生为68.5%。此次调查,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应届毕业生期望求职和实际就业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