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采用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在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能源技术创新可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可正向调节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构建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建立绿色经济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区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研究省际OFDI、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需重视空间因素的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OFDI和出口贸易这两个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际OFDI、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O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负相关;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促进邻接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我国需重视技术寻求型OFDI的建设,充分考虑OFDI对国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以期达到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双实现技术溢出效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区域绿色创新”研究系统,采用2009~2021年全国26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和区域绿色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得到如下结论:(1)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均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绿色创新;(2)其他城市的数字经济可以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促进本城市的绿色创新,但同时金融科技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效应对区域绿色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在本地效应上的交互效应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同时数字经济能够矫正金融科技不显著的空间效应,使之正向促进区域绿色创新;(4)基于金融科技的门槛效应,在金融科技水平较低时,数字经济不会支持和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发展,而当金融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会经历由不显著变为正向促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金融集聚指数和城镇化指数,考察金融集聚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建立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分析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和城镇化均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增强趋势。金融集聚、金融投资比率、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城镇化都存在着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理距离关联模式下溢出效应更强;而金融发展规模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城镇化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整体、分维度和分区域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整体和分维度检验中发现,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随着分位点位置提高,正向促进作用愈加显著。但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5个维度的正向促进作用有明显差异。分区域检验发现,随着金融集聚水平提高,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普遍存在先降后升的现象;随着分位点位置提高,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落后型地区呈逐步减弱趋势,而在明星型地区和平庸型地区其正向促进作用愈发加强。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运用中国30 个地区的面板数据, 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同时, 政府财政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普通面板回归、空间滞后模型以及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进行比较,探讨科技创新视角下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单向影响形态。由结果可知,由于金融资源高度流动性和信息扩张的快速化,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是非线性、呈现“V”型的三阶段效应。建议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大力投资教育和研发以推动全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利用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情况,并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半参数模型、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和半参数门槛空间滞后模型等方法,逐步考虑人口老龄化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特征和数字经济的门限特征,对数字经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经济空间位置邻近省(区、市)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情况产生正向影响;(2)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人口老龄化超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更佳;(3)将人口老龄化设为非参数项后发现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在人口老龄化较高时,老龄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在老龄化较低时,老龄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偏导图发现二者边际影响呈现一种“N”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 基于 DEA-Malmquist 指数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对经济增速的贡献率与生产要素增长率对经济增速贡献率的比值作为经济集约化水平, 利用 2003~2016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双向直接投资、自主创新对经济集约化增长的影响以及 OFDI 对经济集约化水平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OFDI 对母国经济集约化水平的影响显著存在本国人力资本的单门槛效应和金融发展的双门槛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集约化水平显著负相关; 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集约化水平有显著的正效应。因此, 提高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 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和经济的集约化增长。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对于OFDI的技术创新逆向溢出以及母国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重要关联,目前我国OFDI存在回馈母国技术提升的人力资本水平累积、技术水平趋近的双门槛及跨越难题。在与技术势差交叉作用过程中,人力资本对母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形成了与研发创新间的替代;母国各区域与东道国的技术势差越小,人力资本逆向溢出形成的区域创新能力贡献越大,两者差距的动态趋近,推动了人力资本因素对于母国技术创新逆向溢出贡献的增进。尽快缩减我国与东道国间人力资本投资累积以及技术势差水平,有助于提升母国人力资本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能。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中国城镇建设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本文基于中国 2005 ~ 2016 年 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并进行水平测度, 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行检验, 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1)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处于提升态势, 但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呈现“ 东高西低” 的空间格局; (2) 中国新型城镇化保持稳定的区域分化的分布现象, 空间集聚效应显著; (3) 本区域基础设施、技术进步、教育投入、贸易开放度和外商投资与新型城镇化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4) 邻近区域的基础设施、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结构红利假说与新地理经济学,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将金融发展作为调节变量,利用我国2010~2018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碳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生产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溢出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均对本地区和相邻区域的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效应更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在金融体系的支持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具有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起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22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创新的时空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约束。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可对区域创新产生长期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并且试点政策对经济特征相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对地理区位相邻城市的空间影响却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科技投入与互联网发展均正向中介试点政策与区域创新的内在联系,并且在三大机制变量的调节作用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还可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显示,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驱动效果在不同城市区位、等级、性质以及规模条件下存在异质性特征,东、中部地区、一二三线城市、非资源型地区、非老工业基地以及大中规模城市的智慧化转型,对区域创新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探究企业之间管理能力的空间交互效应,考察产业集聚对企业间管理能力空间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间管理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交互效应与循环累积效应,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促进邻近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且产业集聚会强化这一空间交互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非线性地显著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强化了邻近企业的管理能力;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直接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其空间溢出效应小于专业化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创新地理学理论,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市)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耦合协调性视角理解科技政策组合,分析科技政策组合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呈现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梯形”分布特征;R&D资金和R&D人员对于本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科技政策组合正向调节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此,国家应制定适宜的区域创新战略,地方政府应探索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并提升科技政策组合的耦合协调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 2000~2016 年中国大陆 31个省的面板数据, 本文探讨了自主研发、 技术溢出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示: (1) 自主研发与技术溢出是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各省技术创新存在差距, 且从长期变化趋势看差距呈扩大趋势; (2) 地理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影响,R&D 吸收能力、FDI 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程度与人力资本高度相关, 且自主研发相比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 (3)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 即当人力资本处于充足或稀缺阶段时,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往往更明显;R&D 吸收能力影响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 即人力资本越多,R&D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显著。 因此应提高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并减少地区差异, 从而使我国经济更加平稳健康的向前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及服务业现代化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测度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水平,并通过多重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旧成立。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金融支持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够放大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促进效应。中介检验表明,在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关系中,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及人力资本均发挥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且二者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促进数据开放共享,带动数字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支持水平的政策建议,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资源型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增长模型,运用2001~2011年山西、内蒙古、陕西和宁夏等4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发现:随机效应表明资源型产业专业化空间集聚和资源型产业多样化空间集聚引起的技术溢出效应均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固定效应模型表明资源型产业专业化空间集聚比资源型产业多样化空间集聚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型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增长,需要提升资源富集地区的区域竞争优势和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对1997~2012年中国分省域碳排放的数据进行详细测算,发现碳排放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能源结构碳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较为突出。通过检验发现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是最优的。结论: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优势创新产业集群,推广清洁技术的利用,改善以煤炭为主不合理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并充分考虑区域间的集聚效应,在碳减排活动中充分加强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多元投融资机制,合理布局制造业集聚区对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尤为重要。在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度2006~2021年黄河流域能源环境效率,通过空间Tobit杜宾模型研究制造业本文集聚对能源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探讨异质性投资的作用。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能源环境效率存在倒U型影响,邻地的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能源环境效率具有正U型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在制造业集聚与能源环境效率的关系中,内资存在倒U型影响,港澳台投资发挥着正U型作用,外资存在正向的线性影响;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上游制造业集聚与能源环境效率存在正U型关系,中游制造业集聚与能源环境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下游制造业集聚对能源环境效率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