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公示语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必须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顺利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而目前公示语英译中所出现的错乱现象,已经影响到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文本类型的角度,以在乌鲁木齐市收集到的公示语为例,探讨汉英公示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2.
汉语亲属称谓数量众多,化蕴涵丰富,与英语亲属称谓数量贫乏形成鲜明对比。本通过分析英汉亲属称谓的特征,从化差异和语篇意义对等两方面来分析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中亲属称谓的翻译以及译在称谓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以期更好了解汉语亲属称谓英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王芳 《经济研究导刊》2013,(11):250-252
模糊现象客观存在于人类语言中,作为自然语言之一的法律语言,则必然具有模糊性。在阐述法律英语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其具有的语用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法律翻译教学中应对模糊现象的翻译策略,提出为了达到目的语与原语表达的等值,教师应指导学生遵守"模糊度对等"原则,但由于法律翻译重在理解和表达正确,因此"模糊度对等"的策略也要和传统的翻译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已发展为国际性语言的背景下,金华市的发展战略计划应该包括英语语言在金华正确、规范的使用.本文从金华等市的公示语英语译文的规约性调查入手,发现问题并提出采用合理,恰当的A-B-C翻译模式,规范和确定部分参考性的公示语标准译文.  相似文献   

5.
公识语,是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示语的译可谓是一座城市的"门面",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更体现了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跨文化交际研究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语境下,试图化解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 习俗方面的差异,以目的语的语言习惯为衡量尺度,让译语读者顺利获取文本信息,从而使得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与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关系,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兰州市公示语翻译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该遵守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公示语使用频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公示语的翻译也就受到众多学者和译者的关注.本文将公示语分为信息型和感染型两类,重点以感染型公示语为研究对象,从规范性、功能性、一致性和简洁性的翻译原则出发,试图分析公示语的翻译实例,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旅游公示语的翻译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是各种旅游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郴州旅游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对郴州现存的旅游公示语翻译进行全面以及系统的研究,总结出针对中国特色旅游公示语翻译的新方式以及新的翻译策略,认为译者在翻译旅游公示语时要采取合适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由于交际双方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语言构成的语篇或文本因语义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有严格意义的对等,翻译和翻译的方法只能是动态的,因此"对等"也只能是动态的。关联理论是译者和译语接受者阐释语篇时的依据。关联理论视角下语篇翻译的动态对等模式可为翻译过程中话语与语境假设不相冲突时进行系统切换,两者冲突时进行调变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11)
近年来,由于缺乏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认识,我们在旅游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文章以秦皇岛旅游公示语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运用交际调试理论(CAT),剖析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借鉴A-B-C模式(the"Adapt-Borrow-Create"Approach)试图提出修改方案,以期为今后的旅游公示语翻译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公示语的英文翻译备受关注。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和学术科研的中心,其校园公示语翻译现状也不容乐观。以国内某些高校为例,探讨大学校园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校园公示语翻译的A-B-C原则。以期为进一步规范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并融合的今天,城市公示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北京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现状出发,结合实例,指出并分析了北京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理论总结了提高公示语英译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我国汉语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了几点提高汉英公示语交际翻译质量的策略,为汉语公示语的交际翻译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示语的翻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地区软环境建设的国际化水平,能否正确使用公示语将直接影响到该城市、地区甚至是该国家的国际形象。目前我国在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现有公示语翻译研究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Searle继承和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重视“言”和“行”之间的关系,其中言外行为理论对话语功能的五种分类契合了公示语的五种示意功能,两者都强调了说话人的意图和受话人的理解的连贯统一,这就使得翻译公示语时要重视逻辑语义、句法结构和语境信息。对言外行为理论进行介绍,并分类列举公示语的翻译错误实例,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公示语的翻译方法,以期为翻译公示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分析当前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从三维转换的角度提出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与转换,以期规范和提高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汉语具有模糊性,同一句话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理解,本文主要以汉英翻译为切入点,对外宣公示语进行研究。模糊性词语一般都背负有文化内涵,并且与实际语言背景相联系,所以会造成翻译上的困难。模糊语言学对于外宣公示语汉英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利用该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会有助于公共场所及外宣的公示语翻译,同时也可将汉语模糊性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的影响削弱。  相似文献   

17.
公示语汉英翻译过程中应尊重中西文化的差异,采用跨文化交际学作为理论指导,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促进公示语翻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张云玲  关丽 《经济师》2012,(7):105-106
文章运用Nida的翻译理论,来分析和讨论科技英语的词汇翻译与写作。文章从词汇的表层对等翻译,词汇的修辞对等翻译和词汇的深成对等翻译三个层面讨论了科技英语的词汇翻译与写作。  相似文献   

19.
威远东项目是一项大型钻井工程,我们翻译团队的翻译任务则是对其 《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翻译.在翻译此报告书时,主要采用的指导理论是尤金·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运用对等理论作为指导,旨在使译入语读者更轻松明白地了解报告书的内容,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翻译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翻译工具是trados,以及一些词典,并且在翻译时就出现的一些文献翻译,图片、 表格标题的翻译以及一些长难句的翻译现作翻译报告,并在论文结尾就翻译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感悟和体会给出自己的翻译总结.  相似文献   

20.
彭社芬 《时代经贸》2010,(10):262-263
公示语是一种向大众展示的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唤起大众的注意,并按照公式语的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要求去履行或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我国的公示语翻译存在诸多问题,针对错误的译写,探讨汉语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