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多种类型大科学设施在特定区域集聚,有助于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工业企业制造等多领域前沿人才和创新资本要素集聚。具备多样性生物集聚、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及互利共生等特征的"雨林模型",常被用于描述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解释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在"雨林模型"和演化交易成本视角下,分析基于大科学设施的创新生态系统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发现创新中国大科学设施投资模式有利于构建大科学设施集群演化为"热带雨林"的组织基础和个体行动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2.
创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两大典型创新生态系统iOS与Android案例进行回溯,从演化基础、演化路径、演化方式和演化动力等方面探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可为中国企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学转移思路,将耗散结构理论中的Brusselator经典模型移植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分析中,同时,结合共生理论,围绕共生单元、结构与模式、网络与环境等生态特征,构建“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要素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全局熵—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刻画系统耗散演化过程。基于对2013-2020年我国四大国家级城市群及毗邻省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耗散演化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四大城市群及毗邻省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同时满足小幅涨落、非线性耦合等耗散结构形成条件;(2)样本点耗散评价值呈正向演化,说明系统逐步向耗散结构演化,2015—2020年四大城市群及毗邻省份的创新环境(经济、市场、技术)显著优化,对区域创新活力及创新成果转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样本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演化持续向高区域创新投入—高水平区域创新环境方向发展。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完善协同体制机制、培育企业主体以及形成良性循环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一种新的市场竞争模式和创新范式,创新驱动的本质直接体现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优化。通过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源起及必要性,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要素模型,包括有形资产"硬件"与无形机制"软件",其中体制机制作为活跃的创新要素,激发了热带雨林式创新,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所在。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创新生态系统范式过渡阶段,应紧扣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在特质,以我国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体系、运行支撑体系、演化引导体系三个方面推进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级区域2002-2018年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基尼系数及空间分解、探索性空间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可夫链和潜马尔可夫模型,将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作为创新主体,研究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的时空格局和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工业企业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区域差距较小,科研机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区域差距较大;②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区域差距来源于非邻区域,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整体呈正向空间集聚,其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③在样本期,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经历了高、中、低3个状态,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状态变迁呈现出路径依赖和空间依赖特征。  相似文献   

6.
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各省市创新效率,引入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构建包含权重矩阵的面板数据模型,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校创新要素集聚对本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溢出效应及对周边地区的间接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中,高校创新人力和财力要素集聚对本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溢出效应都是非线性的,集聚水平只有在适度的门槛范围内才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三大区域内高校两大创新要素集聚的间接溢出效应多为负值,说明区域内部高校间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新发明在不同城市间转移共享,进而抑制了创新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各区域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产业结构普遍表现出负向影响,说明当前各区域产业结构与其创新效率提升所需结构并不匹配。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创新要素配置、提高要素使用率、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首位度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立足创新语境,结合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半参数核回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考察省会城市创新首位度与经济发展、研发要素集聚关系。分析发现:①随着经济发展,在经历区域创新由极化向收敛的转变后,创新首位度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变化趋势(“Williamson假说”);②创新首位度与研发要素(人才)集聚呈M型关系,反映出省会城市规模过大或过小皆不利于研发要素集聚,同时,也揭示出“城市集中度陷阱”现象的存在;③创新首位度既不是实现高(低)研发人才集聚的必要条件,也不构成高(低)集聚组态的核心因素。相比非高组态,首位度更多地以条件缺失形式存在于高人才集聚路径中,这也体现出“一城独大”现象是实现高研发要素集聚的次优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承载-集聚-行动-产出-辐射”5个子系统和“利润回馈-技术溢出-保障机制”3个循环动力机制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京津冀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水平。结果显示:2008—2018年系统运行处于低水平协同阶段,子系统有序度逐年提高,系统间耦合能力经历由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的蜕变。三地创新的马太效应、产业链与创新链耦合不足、系统间联动机制不完善是制约系统协调的短板。最后,从构建要素平衡型流动机制、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创新系统从创新生态系统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再到综合创新生态系统演进,中国部分城市甚至城区将综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完善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的着力点。其中,“创新、创业、创投、创客”联动是构建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剖析了 “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内在机制;分析了龙岗区促进“四创”联动发展的做法,归纳了龙岗区促进“四创”联动发展的经验,包括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以创客创业者为主体、市场主导、创新链与产业链联动等,相关经验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情境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开发区所依托的传统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原有发展路径已经走到尽头,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区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向创新集聚区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二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建成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三是以集聚创新要素为抓手,将开发区打造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和新动能强劲的引领区。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发展理念和认识上的束缚、传统路径依赖、功能定位不清、体制机制"回归"等障碍。为此,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区转型,需要在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优化集聚创新要素的配套环境等方面,形成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创新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关联对接与结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创新形成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远离平衡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共生发展的复杂系统。城市创新与产业集群在依存空间、创新系统、功能目标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关联对接,是集群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系统内各要素联系互动形成的"两层四群"网络结构,决定着系统功能。在非线性作用下,各要素竞争协作,形成了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推动了系统的演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力逐渐成为区域内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区域内经济增长速度与促进要素在不同空间关系密切,不同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各有特点,创新资源集聚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力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普及,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长远发展。以“中三角”为例,从创新要素集聚角度分析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省域和地市创新资源配置现状,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及联立方程模型探究创新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产业科学关联度指标清晰界定科学驱动的产业与创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其在整个产业中的网络地位及其作用,并挖掘产业创新生态参与主体的网络关系。研究发现:科学驱动的创新成果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更容易被频繁的引用,能够为其他创新成果提供经验输出和知识依赖,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基石,同时科学驱动的创新成果审查周期和技术覆盖广度在数值上显著大于“技术驱动的创新”,表明其能够产生高价值技术的可能性更大;科学驱动的产业是科学驱动的创新大量汇聚的产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取得、协调及配置资源的能力,能够整合内外部信息和知识资源,通过频繁的交流、协作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为产业的形成演化奠定基础;在科学驱动的产业中,创新主体之间网络结构紧密,产学研协同融合体系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创新的主体和参与科学研究的主体,而大学等公共机构的创新成果传播速度更快,在创新网络中的中心性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曹如中  史健勇  郭华  邱羚 《经济地理》2015,35(2):107-113
运用理论推演和案例研究方法,借鉴产业生态理论,分析了创意产业演化的组织生态特征,探讨了构建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动因,构建了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总结了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功能作用,并以田子坊创意园区为例,总结了田子坊创意园区开发建设的经验。研究认为,区域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协同进化等生态特点,构建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区域内创意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进,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三部分组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组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多样化和异质性的创新种群及其高度共生性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的重要力量。在厘清创新生态系统异质性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的基础上,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理论和博弈模型,推演表明,为达成多方长久协作目的,需确保合作收益高于协作成本,而满足该条件的重要前提是创新种群的高度共生。运用长三角“三省一市”2011—2018年相关数据,分别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种群的共生性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测算。研究表明,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共生度逐年增长,保持良好演化态势,且空间差异逐步缩小;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异质性创新种群互惠共生状态尚未完全形成,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三省一市”共生度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上海创新引领作用不够突出,安徽则低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专利授权数据,首次使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利授权量进行组合赋权,构建创新活度综合评价指标,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创新活度指标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联系的紧密程度明显提升,创新网络朝均衡化多中心联动态势发展;广州、深圳、佛山占据核心位置,随着创新联系增强,东莞和中山加入核心区,形成新的创新增长极,充分发挥网络辐射与扩散效应;地理距离、高铁设施、创新要素集聚与扩散、科研投入、产品消费对创新网络演化和发展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聚创新要素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该文总结和归纳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资金、人才、政策和体制等方面集聚创新要素的先进经验,并以此提出了激励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拓宽创新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和完善创新创业税收激励政策等五项促进我国企业集聚创新要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破解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困境、提高创新效率,以及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演化动力学模型,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框架和网络联结模式,利用竞争、互利共生和捕食关系演化模型,分析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条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位重叠程度决定了竞争激烈程度,系统演化均衡条件是主体间分工程度高,且嵌入适度。最后,从价值主体和机构主体两个方面〖JP〗提出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进化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推动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生成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结构,基于超循环理论,探讨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生成过程,并利用江联重工集团案例分析,明确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动力要素。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绿色发展性、生态性、动态演化性、高风险性和复杂性特征;绿色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催生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超循环,而超循环体系能够加强绿色创新主体相互作用,推动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生成;资源配置与匹配效应、环境规制与市场导向、用户交互与敏捷响应、共生竞合与跨界整合是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