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产业集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溪县域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应加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创建区域品牌,延伸产业价值链,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园区,加速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2.
特色产业集聚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空间集聚和地方专业化的集聚经济现象。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特色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集聚效应分析,提出特色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西部地区应围绕国家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出发,在一定地域内集聚,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分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含义与功能,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境内兴起了一批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成果标志之一.本文通过描述和梳理新疆农业特色产业集聚的成因和特征,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农业特色产业集聚是提高区域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综合考虑各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其增长速度的基础上,运用象限图法和泰尔指数法,分析了湖北不同县域农机化发展类型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北县域农机化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类型,且在平原、丘陵、山区之间以及各县之间呈现分异性.发展活跃型和滞后型的县域数量居多,活跃型和潜力型县域从北至南绵延平原丘陵交错、国道贯通的中部地带,缓慢型县域集中于武汉城市圈的偏东地带,滞后型县域则聚集在西部和东南部偏远山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缩小的同时,三大地形区组内、组间差异以及各地形区内县域之间的差异都在缩小,组内差异是区域总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但组间差异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不同的县域经济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战略。湖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大,境内山区县与平原湖区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一、山区县域经济和平原湖区县域经济的比较1、三次产业结构差异由于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业居主导地位,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都是比较高的。就平原湖区与山区县市的产业结构特点来说,既有相同点也有异化点。平原湖区虽然交通便利,信息灵便,但是与山区县市相比,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几乎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都没有实现域内资…  相似文献   

7.
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同有特征,也是产业集群识别和分析的核心.采用Ellison和Glaeserl997设计的产业集聚指数和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重点对江苏省5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均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通过比较县域和市域两个尺度下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特征,发现,各集群空间集聚范丽有一定差异,钢铁、机械装备制造集群、石油、化学加工集群和汽车制造集群的空间集聚范围明显超越县域在市域,电子、通讯制造集群集聚范围在县域和市域尺度同时存在,而棉毛纺织服装制造集群集聚范围主要在县域.还发现,各集群的集聚程度也存在差异,电子、通讯制造集群无论是产业内还是产业间集聚程度最高,达高集聚水平,表明电子、通讯制造集群内外部性很高,集群内企业具有很强的相互吸引作用.汽车制造集群集聚程度较低,其他集群集聚程度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4,(11):47-49
持色产业集聚区块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某一产业相对集聚,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经济总量比重较大的区域性行业群。培育和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区块,对于提升一个地区的产业层次,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因能够优化配置资源,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金溪县以发展天然香料香精产业为依托,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依据自身特有的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类型及形成特点;同时介绍了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和浙江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原因,广东北部山区与广东其他区域经济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近年来北部山区经济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本文从北部山区经济发展现状入手,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山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培育广东北部山区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李刚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0):246-248,255
过剩劳动力沉积于农业和农村是造成我国农村长期贫困的根源。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当地的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发展非农产业来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是解决这类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宁夏南部西吉县酸刺村的调查分析来论述宁夏南部山区的非农产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清霞  鲁娟 《经济地理》2012,(1):168-170,176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对整个湖北省的旅游业具有重大意义。圈内拥有着富饶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价值、生态潜能,以及所蕴藏的旅游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就提升竞争力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区面积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协调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文章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分析历年畜禽养殖量及粪便排泄量的基础上,针对果园生态系统的废物处理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以期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平谷区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较快,2006年畜禽粪便的排泄量已达133.86万t;而果园生态系统在对畜禽粪便的消纳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果园生态系统消纳畜禽粪便的物质量已经由1997年的24.52万t增加到2006年的52.42万t,消纳量增加了98%,平均每公顷果园每年消纳畜禽粪便166t猪粪当量。消纳畜禽粪便的生态服务价值逐年递增,到2006年已达43 620.35万元(2008年现价),与1997年相比增加了21 549.81万元(2008年现价)。  相似文献   

15.
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增长要素,是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附加值高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契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与传统产业耦合是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创意产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从技术推动力、市场拉动力、管制推动力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熵值法和“厚今薄古”归一化法对中国内地30个省市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进行评价,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重心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化进行综合研判。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水平不高,区域间差异较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正空间自相关,东高西低的非均衡态势显著;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重心落点集中在河南省南部地区,与经济重心和高技术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具有相似性,且东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相较南北方向更大。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制定针对性策略,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网络,搭建企业、政府、高校、市场等多方力量参与的绿色创新环境平台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内涵及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既有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面,也有约束其发展的一面。对西部地区而言,要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华  赵迪  彭保发  田晓辉 《经济地理》2020,40(4):232-240
区域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区域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优劣取决于内部的连通性和外部的可达性。文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分别就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普铁、高铁(动车)、民航航线等因素对武陵山片区内各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对各旅游节点的畅达性进行了排名;并选取2010、2014、2018年等3个时间节点数据导入GIS生成3个片区旅游交通图。研究发现:①重庆、武汉、长沙、贵阳四大中心城市的交通连线支撑起武陵山片区的交通网络,片区旅游节点之间的畅达性逐步提升;②处于武陵山片区外围重庆、武汉、长沙、贵阳四大中心城市交通大廊道上的旅游节点之间畅达性处于片区前列;③同一省市或同一传统旅游线路的旅游节点连通性较好,分属不同省市的旅游节点之间连通性普遍较差;④历史上,山高谷深、交通闭塞,各地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文化旅游浓郁独特,近年来,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与交通建设相互推拉,呈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能源建设是山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鄂西山区秭归县生活耗能的调查与分析,展现了该区目前生活耗能的现状及其恶性效应,进而提出了耗能结构的转换思路及机制。  相似文献   

20.
山区农业是云南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依托地域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态能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云南山区农业令人担忧的现状,以生态农业产业为出发点,对云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云南山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