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跨国公司的"全球本土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作为经济全球化微观栽体和主要推动力的跨国公司纷纷对原有的战略进行调整,各大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实行“全球当地化”战略,即在全球各国推行“本土化”战略,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技术开发、获取资源国际化,产品设计、人力资源则实行本土化战略。对跨国公司来讲,技术或零组件方面是全球性的竞争;在配销服务方面,则是本土化的竞争。中国若要在未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必须采取“全球本土化”战略及其它措施大力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2.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背景为了同政府推行的政治、宪法、社会和经济变革保持一致,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旨在提高科技能力,支持南非“增长与发展战略”的目标。目前影响南非科技规划和资源分配的全球发展趋势有:由信息流动增加而产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世界社会变革使得全球通讯技术得到不断改善成为可能;随着南非向全球市场开放带来的对南非经济竞争的压力;为了面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变化带来的复杂挑战而加强创新政策和战略的协调;把解决问题和多学科合作的创新途径作为增长和发展的机制。虽然政府不能命令创新,但可以创造和保障国家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肖南方 《新经济》2007,(1):14-17
有人曾总结,20多年的中国家电史,只有三个最重要的战略决定,一个是1996年长虹倪润峰决定用价格战在业界“洗牌”;一个是1997年春兰陶建幸舍弃“空调大王”的诱惑决定上卡车,走出家电多元化的路子;一个是1998年海尔张瑞敏决定国际化,脱出同质化的价格战泥潭。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海权的诉求和护持已然成为了中国难以回避的战略问题。不过囿于中国自身的地缘特性、实力地位和发展目标、以及全球经济与国际关系的一些特性,决定了中国对海权的追求应该以有限海权为目标。决定中国对海权的诉求应该立足于有限海权的因素是:中国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和历史上海陆复合型国家海权战略的经验教训;国际关系的特性和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目标;“战斗方式”与“生活方式”一致性原则的要求;经济全球化中的中美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字化企业作为国家“互联网+”战略实施的“排头兵”,过度持有金融资产会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不利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能否通过“互联网+”战略促使数字化企业降低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从而促进创新投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互联网+”战略实施、数字化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创新投资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互联网+”战略能够通过降低数字化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促进创新投资,即金融资产配置在“互联网+”战略与数字化企业创新投资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将创新投资细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投资发现,“互联网+”战略能够促进数字化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抑制利用式创新投资,同时金融资产配置在“互联网+”战略与探索式创新投资间难以发挥中介效应,但在“互联网+”战略与利用式创新投资间发挥遮掩效应;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蓄水池动机和替代动机进行检验发现,“互联网+”战略能够削弱数字化企业的蓄水池动机,对替代动机无显著影响。结论能够为国家更好地发展互联网经济,合理配置数字化企业金融资产,优化创新投资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6.
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开辟国际市场等需要,我国必须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实行这一战略需要国家有一定的综合实力,需有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也需要有善于从事国际经营管理的人才。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外投资,跨国经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广泛深入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更有效地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走出去”发展战略。在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要在坚持自主创新、克服“走出去”的文化障碍、加大国家支持等方面做大量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政府采购制度是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决定逐步推广,这是对传统政府采购方式的一次制度创新,意味着在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大步。政府采购,是“阳光”下的交易。它从制度上铲除了专人执行、分散采购、“暗箱”操作带来的...  相似文献   

8.
现在中国已经走到“中等收入陷阱”边缘,要成功克服发展的瓶颈制约,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而创新是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的根本动力.2005年,中国政府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和2007年各种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创新”在中国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是新时期“科技兴国”战略的新发展.本文梳理了中国为鼓励创新所采取的努力及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而分析了中国创新政策的国内外影响,最后指出了中国创新政策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际技术转移是创新要素在国家间流动的重要方式,事关国家创新发展与安全。有别于一般市场交易活动,国际技术转移受各类制度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制度逻辑,从国家竞争、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市场主体方面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多维分析框架,发现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特征:越来越受国际政治与经济局势影响,国家安全成为影响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各类国际科技竞争使国际技术转移复杂化,而科技合作则有效促进国际技术转移;气候、能源和健康领域的技术转移受到广泛关注;产业升级给国际技术转移带来新需求。进一步分析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制度进展,以期为我国更好地开展国际技术转移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必须依靠创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抓住发展机遇、应对环境变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意义重大,但是西部的历史,环境和经济,人文决定了开发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先进技术和文化浸润同西部人民相结合的过程,中外区域开发许多经验可借鉴,但是,西部开发战略仍然是一个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的过程,投资对西部开发固然重要,帮助西部迅速建立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效高经济效的环境则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2.
吴波 《经济师》2000,(1):24-26
一、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规划提出,下个世纪中国的发展突出主题是“一个中心,两个创新,两个结合”。一个中心即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两个创新,一是以建立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全面的制度创新,二是技术创新,以形成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根本点;两个结合则是指将维护扩大内需与加快结构调整优化结合,把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更好地结合。这个突出主题的提出,是对“九五”提出的两个根…  相似文献   

13.
黄范章 《经济纵横》1990,(10):1-7,35
<正> 二、新出现的重要国际现象与上述几个主要特征相联系,8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现象: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以及国家干预的国际化发展。这些重要的国际现象征90年代还将有所发展。第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上期文章中曾提到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改变了经济战略,即从战后几十年来以“国家调节”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战略,转向80年代以“自由经营”(“非国家调节”或“私有化”)为指导的供给学派、货币主义战略。正是这种战略的变换,在国际上掀起了保守主义的回潮。凯恩斯主义是在30年代大危机形势下,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相似文献   

14.
江南信息苑     
“中国经济前景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从现在开始,任何人在预测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时候,都必须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二是今年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正确把握中国未来经济走势,是政府有关部门、各地区和行业、企业以及所有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海外人士进行科学决策,制定稳定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国际、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决定于2001年9月…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所谓“新世纪国际竞争战略”这一主题的提出,直接涉及各个国家的未来和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未来。21世纪与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全球化与区域化同时出现;冷战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面临着重新定位;冷战的启示,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是国家立于不败的根本,21世纪将成为经济主导的世纪。面对新世纪的大趋势,弄清最大的威胁来自何处,掌握致胜的法宝,从“政治属于经济、服从于经济”这个角度来制定国际竞争策略将是“为21世纪作准备”的各国所应面对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商战, 群雄竞逐, 纵横捭阖。1995年12月;在世界航运市场竞争高度白热化,各大航运公司纷纷开展货源争夺战的关键时期,承担为中远集团主力船队提供货源保证的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短短四年多的时间。中通货运作为一家货代行业的“后来者”,依托COSCO的整体优势;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行动在白热化的中国货运市场上迅速叫响了“COSFRE”的企业品牌,奏响了一曲“后来居上”的昂扬乐章。 创新战略:天地无限宽 企业发展战略是关系到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否根据市场的竞争形势和走向制定并…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日照港步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特别是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一批临港大项目落地建设,日照港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存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的塔础上,口照港按照“调整结构、创新管理、勇跨三亿、铸造强港”的“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围绕打造现代化国际一流综合大港目标,以开展“创业创新创效年”活动为主线.抢抓“蓝色机遇”,积极转方式、调结构,  相似文献   

18.
1.法国政府采取立法手段保障国家创新 2004年法国政府决定着手研究与制定新的“科研指导法”。这是继1983年法国首次制定这一法律以来.第二次全范围的重新制定。该法律草案最终将于年底提交国民议会进行最后表决。政府寄希望于2006年初能正式公布实施。“科研法”首次提出建立战略思路清晰、机能运转高效的“国家创新系统”.核心是通过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来提高法国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法律提出了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外向型经济的概念,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二战”后一些国家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后提出的。在我国,主要是在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而逐渐兴起的经济发展战略。概括地说,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一、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捷克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下降到第38位,属于中等创新国;在此背景下,捷克持续推出《竞争力战略框架》、《国家改革计划2011》、《国际竞争力复兴战略》,修订《投资鼓励法》;捷克研发创新公共投入增长较慢,研发创新体制改革继续进行;重大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参与欧洲“第7框架计划”;“捷克技术日”和“中小科技企业促进器”项目成为捷克国际创新合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