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固本 《中国海关》2005,(11):72-73
在国际货物买卖关系中,通常卖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完交货义务以后,卖方的责任就告终结了。但如果卖方的产品存在某种缺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给他人造成了伤害,需要追究什么责任呢?追究准的责任?怎么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物买卖的知识产权担保,是指在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关系中,卖方有义务保证,对于其向买方交付的货物,任何第三方不能基于知识产权向买方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地域性、独占性等特点,其权利人的专有权被他人侵犯的机会和可能性比物权等权利大的多。一旦  相似文献   

3.
国际货物买卖的知识产权担保,是指在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关系中,卖方有义务保证,对于其向买方交付的货物,任何第三方不能基于知识产权向买方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地域性、独占性等特点,其权利人的专有权被他人侵犯的机会和可能性比物权等权利大的多.一旦第三人对卖方交付的货物基于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提出权利或要求,买方对货物的使用或转售就会受到干扰,因为第三人可能向法院申请禁令,禁止买方使用或转售货物,而且还会要求买方赔偿因侵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规定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对保护买方的利益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的基本义务是按照约定条件把货物交与买方,所以,有关卖方交货的条款也是出口合同的基本条款之一。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交接货物,最重要的是交货地点与交货方式,一般情况下,这是由合同所使用的价格术语决定的。例如,在C.I.F.合同下,卖方在装运港船上履行交货,是凭单履行交货,即象征性交货;在Ex-Ship合同下,卖方的交货地点在目的港,卖方在目的港船上将货物交给买方,是实际交货。签订出口合同时,买卖双方只要约定好使用什么术语,就可依照该术语的通常惯例,推定卖方履行交货的地点和方式,构成合同的默示条件。因此,一般出  相似文献   

5.
国际货物买卖交易中当事人的通知义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问题。从下面一个仲裁案例就可以看出,有无履行通知义务,甚至可能使双方的违约和守约的法律地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使用FOB贸易术语是比较常见的,而卖方在采用上述方式完成国际货物交易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不能有效进行规避和防范将会给卖方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对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使用FOB贸易术语的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实,提出规避和防范风险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货物买卖实践中,当买方违约,卖方解除合同或宣告合同无效的情事时有发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解决"自动解除合同"制度下合同解除后合同效力状态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设立了"宣告合同无效"的制度。然而,该制度尚不能完全解决合同无效的宣告是否满足合同解除条件的问题,实践中,错误宣告合同无效、非法解除合同现象仍然存在。据此,本文从学理研究和判解研究着手,研习《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价值所在,探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4条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并阐释卖方宣告合同无效与买方违约补救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廓清《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价值取向和运用规则,以表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8.
论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的提前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因买方过失不能按时交货是屡见不鲜的,在约定的交货期届满后,货物发生损失或灭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往往会发生纠纷。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中与合同不符的货物风险责任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交货不符合同情况下的风险转移问题比较特殊。辨别风险责任由卖方或买方承担是一个复杂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风险责任与品质责任的辨析,着重对卖方交货不符时风险责任的承担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的完善及买卖双方自身利益的充分维护提出了些许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各国在货物买卖法方面存在的分歧,为国际贸易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早在1930年,罗马国际私法统一所就决定拟订一项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统一法,以便协调和统一各国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实体法,减少或避免各国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所引起的法律冲突。后来由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此项工作被迫中断。二次大战后,该所又继续进行这项统一法  相似文献   

11.
庞舜之 《商》2014,(7):163-163
要完成一项国际货物买卖,货物运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地位因而特别重要,更因此十分有必要仔细研究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由于是发生在国际间的长途货物运输,因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除了具有一般的运输合同特点之外,还具有一些独立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商品的数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之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按约定的数量交付货物是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在实际履行合同时,超过合同规定的实际交付不仅会违反合同规定,甚至会终止合同的履行以致与合同成立的初衷背道而驰。本文列举一则中美茶叶交易因超额交付而导致失败的案例,来阐述超额交付给买卖双方带来的损失以提示合同的卖方在实际交付时一定要立足于合同条款,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才能免于财货两空的不利境遇。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收取利息权”利息与国际货物买卖损失赔偿密切相关联,买方滞付价金或卖方拖欠应退款项等,都可能产生有关收取利息的争议。作为一项间接损失的重要内容,利息几乎成了所有要求违约补救和损失赔偿案件中都要涉及的问题。然而,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受损害方“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日益增多。而国际货物买卖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高风险性,损失风险在货物买卖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因此,风险转移直接关系着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货物的特定化是国际货物买卖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会对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产生重要影响。从实际情况看,货物的特定化对买卖双方权利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根据美国法,分别从买方和卖方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分析了货物特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各国的合同法和买卖法中,对于如何确定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责任,即采取过错责任原则抑或无过铅责任原则,是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在具体事件中评判标准的实际问题。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为涉外经济合同的成立、履行、违约责任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我国的法律准则。另外,我国已成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今年1月1日开始生效。因此。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作为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买卖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协议,其价值取决于合同的最终履行。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造成合同不被履行时,通过救济以保障合同交易安全,是各国合同法的主要内容。目前《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主要有损害赔偿、实际履行、宣告合同无效和中止履行这四种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进出口商品检验是随着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为了便于查明货损原因,确定责任归属,以利于货物的交接和交易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商品检验机构对货物进行检验或鉴定.因此,进出口商品检验是国际货物买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约定好商品检验条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几则与进出口商品检验有关的案例进行探析,以期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9.
提单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重要单据之一,它具有货物收据、物权凭证、运输契约或运输契约证明三重身份,也是交接货物、处理索赔和理赔以及向银行结算货款或进行议付的重要单据。一般来说,繁式提单的背面都有大量的条款,由于各个船公司援引的国际公约不同,提单的条款也大相径庭。不注意这些条款,就有可能遭到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卖方和买方就货物出入国境交易而达成的一致协议。在我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涉外经济合同的一种,其法律适用原则上是根据《涉外经济合同法》第5、6条、《民法通则》第145条的规定。我国《涉外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