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正庄子简介: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一说子沐,宋国蒙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釆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主要是通过说故事、讲寓言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见解,传承、弘扬老子的学术思想,行文完全是率意而为,或流畅、  相似文献   

2.
《庄子》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书,流传至今的《庄子》只有三十三篇。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历代文人墨客和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受到了《庄子》的影响。虽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庄子》却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引人深思,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本文由《庄子》中"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这句话,从四个方面,简单叙述庄子思想中的"无"。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治”——《老子》管理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和道家《老子》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一部经典,全文八十一章.共五千字.故亦称《老子五千言》。书中有论“道”和论“德”两部分.故又称《道德经》:相传《老子》的作者是老子,但老子此人现已不可详考。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把《老子》看作老子后学的作品。现代学者大多主张把《老子》书同老子其人分开。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中的重要学派。它以《老子》为其经典,  相似文献   

4.
牟宗三先生将道家思想中言说道体或境界的独特方式"正言若反"称为"诡辞为用",即辩证的诡辞,其作用在于不将所说内容予以实体化和对象化加以固定,而是从作用上活泼泼地展现出来。这一方法首先见于牟先生所揭示的《庄子》对于《老子》之道的发展中,其次则体现在向秀、郭象对《庄子》的注解中,同时也是牟先生用以诠释向秀、郭象注庄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爱莲心(Robert.E.Allison)的《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一书的阅读.进而浅析本书中所探讨的庄子寓言式的哲学。本书作者认为,庄子所指的寓言是把一个事实或道理,不直接地说出来,只是间接地寄寓在另一个类同的故事里,要人透过这个故事的背景,再了解他所说的语意。所以庄子的思想载体是近乎佛教禅宗式的寓言型文本。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来,《庄子》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诸多译者,产生了不少优秀译本。这些译本的译者国籍不同,译本各有千秋。理雅各、冯友兰等比较注重传译《庄子》一书的哲学内涵,而华兹生、葛瑞汉、梅维恒、汪榕培等则兼顾其哲学内涵和文学特点。由于译者的翻译目的、角度和侧重点均有不同,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学文化的复兴,人们越来越注重国学中的智慧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庄子》一书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这些思想的阐释,让人们更加注重道德修养,更加注重汲取智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庄子》中的丧葬现象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庄子》文本中的五处丧葬书写,分别是秦失吊老聃、子贡吊子桑户、孟孙才葬母、庄妻之死、庄子将死。这五次丧葬活动,体现出薄物质、薄程序和薄情感的薄葬观念。这种丧葬观念根植于《庄子》的死亡观:死生一体、死是复归自然、死是解脱。死亡观又是其宇宙观的反映,《庄子》的宇宙观从时间和空间两大维度折射出大宇宙背景下个人生命的存在状态与价值,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逍遥"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所谓的逍遥,是一种远远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境地,体现了庄子面对不完美世界的一种至臻追求。这种境界的达到,需要极深的功夫,非一般而能为之、一蹴而能成就。对《逍遥游》的深入解读,是了解庄子逍遥思想内涵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魔戒》中的成长主题不仅涉及了西方文化中的成长仪式,而且与中国儒、道思想也有所暗合。本文跟随弗罗多和山姆的脚步踏上了前往末日火山,销毁至尊之城的救赎之旅,结合弗罗多的成长与儒家思想中"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道家思想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契合,解读着他们的成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富含启发性的人生哲理。追求和平、渴望宁静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奥尼尔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作品中反映出的观点和老子的基本上是一致的。文章从对比分析老子的《道德经》和奥尼尔的作品出发,探讨了道家思想对奥尼尔作品的影响及二者在思想上的交融。  相似文献   

12.
谈起庄子,人们就自然会想到他对于梦境的描写。庄子之梦突破了前人在叙述梦时所采用的"做梦——占梦——验梦"的叙事模式,而是将虚构的梦像纳入作品,借梦象释理抒情,跨越了哲学常规的逻辑说理方式。他以梦为文所开创的梦象艺术,将现实社会问题与个人内心世界巧妙的连接了起来,打通了入梦窥视心灵及社会隐秘的艺术渠道,在中国梦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本文意图在于通过对《庄子》一书"梦"的解析,浅悉梦和庄子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逯艳  韩一红 《大众商务》2011,(12):131-132
本文写了《庄子》的寓言在艺术上的成就,通过《偻丈人承蜩》和《吕梁丈夫游水》两篇文章来谈《庄子》寓言丰富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了一个"藐姑射之山",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构建了一个"桃花源"。他们一个虚构了荒诞虚幻的阆苑神山,是"真实的虚幻";一个想象了淳朴真实的农业村庄,是"虚幻的真实"。本文拟从藐姑射之山和桃花源为出发点,运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理论对陶渊明之于《庄子》的继承与升华试分析。  相似文献   

15.
庄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智慧和飘逸的一种象征为后人所倾慕。文章以“达于道”的内在状态作为庄子形象的落脚点,从精神上的隐士和诗人这两个方面评述了《庄子》散文中庄子形象。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魅力最主要的就是在于它给人留下的隽永的久久不能磨灭的那种深刻的感动与思索。我们在阅读《庄子》寓言故事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恐惧、伤感、迷茫、愤怒的感受,这种整体的感受与《庄子》寓言的悲剧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王充闾的《逍遥游·庄子传》,对庄子进行散文笔法的生平传写,既有传记的真实,又有文学性的描述,踵事增华,足见庄子历史原本的存在。传记的运思中把庄子放在战国的历史时空中加以考量,把《庄子》文本以传述的需要,化入史进的历程,刻画岀千古无二的庄子,显示了传作者的现实关怀,很能引发今日读庄人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王充闾围绕庄子哲学思想中"逍遥游"这个主旨,进行多维度的探求,使这部传记具有《庄子》哲学思想品读的文化存在意义。该作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以"游世"说为立论,阐发"游世"思想的哲学意义,并采用可行的解读路径,揭示庄子哲学的形上之义。该作将传记、散文、理论专著成功地融为一体,展示了较强的可读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提供了一种距离读者更近的《庄子》阅读方式,也为丰富庄学的文本类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逍遥游》的基本主旨就是“闲放不拘,怡适自得,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精神解放和精神自由,实现超越和达到逍遥游境界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是做到“心”的剥离,这种剥离就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特质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代女冠诗人鱼玄机,她的一生不幸而又短暂,她最终的悲剧是由多种矛盾造成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儒家思想与强烈的个性意识之间的矛盾;二是自身地位低下与自视清高的矛盾;三是道家的清静无为与自身不甘寂寞的矛盾;四是自己的多情与男子的薄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