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现阶段,辽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还面临诸多难题,即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立足辽阳市情,针对性地提出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创新机制是辽阳市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土地产权变迁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并且对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和地租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应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安排下,克服农地产权制度的现有缺陷,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求、困境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农村人口为依据平均分配和持续调整农村土地,不可避免地带来土地分散、零碎经营,以及土地产权主体和客体模糊的制度缺陷。在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宏观战略下,以产权制度突破为重点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效,但仍然面临理论和法律两个方面的困境,以及可能引发的多种风险。从已有的改革实践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尽管模式多样、进展各异、成效不一,但具有十分明显的渐进性制度变迁的特征。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必将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沿着产权分割、产权明晰、产权流动的路径推进。  相似文献   

4.
农地股份合作制产权特征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忠好 《农业经济》1999,(11):21-23
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产权结构存在的产权主体缺位、排他性较差、安全性缺乏、转让权受到不当限制等缺陷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各地纷纷进行农地制度的改革和试验。在众多的农地制度创新和改革方案中,发端于广东南海等地的农地股份合作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有的作者甚至认为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使我国农地产权结构产生突破性的变化。显然,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产权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透视,无疑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农地股份合作制这一新生事物。现…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之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妥善解决大国小农现实约束下如何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境、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如何按照“三权分置”的制度要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等问题。为此,需要基于农村土地制度环境的变化适时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以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按照“三权分置”的要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同时持续推进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并强化关联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激活土地资源资产要素,有效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2021,(5):1-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下,要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于合理引导乡村劳动力回流,实现人才振兴。为此,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遏制外出劳动力被迫回流,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现行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改革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改革重点在于保障农民地权。目前中国的农地产权归属并不明晰,农地产权的缺失影响了农民应享有的土地收益。经分析表明,农地产权的清晰界定能让农民的土地产权保值增值,明确农地产权归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完善农村服务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农地产权效益的实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对于盘活农村土地、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三变"改革与发达地区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三变"改革与经典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同的是,"三变"改革产生于城镇化水平不高、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欠发达地区;其制度成因具有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特点;制度特点表现为在经典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加入了资产租赁的做法,而且政府深度参与并主导了产业发展;"三变"改革的制度绩效表现为推动了城乡生产要素良性互动与乡村治理结构优化。因此,"三变"改革是经典股农地份合作制的升级与再造,是农地股份合作制在贵州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十分重要。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底线,完善承包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好二轮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二要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多元融合、利益共享、规范有序的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三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改革重点、路径和时间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四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制度框架下,不断变革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历经农地集体所有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新时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历史变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农地产权制度与制度环境不断耦合的过程,它以不断提升农地产权明晰程度且农民获得越来越充分的土地权利为导向、在制度边际上沿着既定路径持续进行着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实现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未来农地产权制度应当按照"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适时顺应制度环境的变化在制度边际上进行调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更充分的土地权利,努力达成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归纳与论述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与功能,凝练土地经济学规律,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研究结果:土地具有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公共属性;土地的特殊性决定了土地的功能序位,资源功能是基础,资产功能不能影响生产、生活功能,资本功能不能冲击生产功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市场化配置,但必须防止过度资本化。研究结论:土地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土地经济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与其他商品经济制度的区别;土地作为总量有限、位置固定、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经济制度必须遵循土地经济学的规律,遵循产权清晰、规划管制、公平保障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现有文献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模式选择和路径演化归纳还相对薄弱。本文旨在基于观察不同类型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征地)的市场化改革典型路径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模式在提升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上殊途同归的共性规律,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总结了本轮集体建用地市场化改革起点,刻画了宅基地、征地、统筹和入市4类市场化的典型模式或特殊现象,并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规律做了初步探索。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现实路径是渐进式的"由点及面"的改革,现阶段改革创新需要关注三类收益分配问题,政府的规划和收益调节政策是地方探索市场化亟需的基础性规则,政府还应尽快对市场化中的各项权利开展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在农村土地权益对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突显而人口迁移又反过来影响其在农村土地权益处置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的性别差异以及迁移行为对土地权益处置影响的性别差异,为制度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年339个城市或地区数据分析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的性别差异,构建Logit模型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其农村土地权益处置的影响及性别差异。研究结果:(1)女性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承包地是否自行耕种的影响比男性更大,主要是在婚姻中的女性迁移影响显著强于男性;(2)女性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承包地是否转租的影响比男性略强,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迁移时间的影响显著而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农村土地权益保障较弱,但是女性的非农迁移对其家庭农村土地权益流转的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15.
Land system reform (LSR) helps to protect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national food security. China is a country dominated by agriculture but insufficient arable land resourc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is prominent. To alleviate the man-land contradic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LSRs, especially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Extensive and in-depth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process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LSRs, but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problems and key measures to deepen the land system reform is still insufficient.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LSRs, this study firstly analyzed the key issues and new challenges existing in or arising from China's land system, then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land system, and discussed specific measures taken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land system in China at present and finally pointed out the future LSR’s dir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rural LSR has gone through five stages in general since 1949. The key problems existing or arising from the current land system in China include unclear subject of land property right, serious in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rapid farmland convers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farmers’ interests and land system. The dual land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countr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reforms of rural agricultural land, collective operating construction land and homestead to further remove the dual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hat hind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grated land trading market. The vision is good, bu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for China's LSR.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rural LSR is to make the property rights relationship clearer, the farmland rights more complete, the transfer transactions more market-oriented and the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more equal. Deepening the rural LSR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armers,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and momentum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Cooperative promotion of land resource capitalization reform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is the key area of land system reform in China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实约束,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住宅用途入市的市场交易和收益分配机制,赋能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允许闲置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目前受到宅基地流转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用途的限制,试点地区的改革探索整体上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延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闲置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从商业和工业用途拓展到住宅用途入市,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公开交易,城乡居民均可成为使用权主体,入市收益缴纳相关税费后由农民和集体共同分享。研究结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城乡住宅用地具有平等的财产权能,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面向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和创新的思考,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三不"倾向,即理论研究不足、空间逻辑不强与规划论证不力,由此带来了"三化"问题,即整治模式固化、复合功能弱化和人地关系泛化;(2)农村土地整治正面临由土地分散整治向空间统筹治理转型、由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型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3)新时期亟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积极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推广人居环境改善型公共空间治理及聚焦绿色发展型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提供了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着力点。农村土地整治需兼具规划视角的城乡统筹性与设计视角的空间联动性,在重视土地生产功能提升的基础上,挖掘土地整治蕴含的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乡村地域要素聚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系统联动改革以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历次重大的变革均是与农村户籍制度变革形成内生联动,而农村要素自由流动的管制程度决定了农村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的成效。研究结论:一是通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支撑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系统联动改革,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生产要素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二是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提出试点范围、权利认定、土地权限、必要条件和制度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整是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最大障碍,农民增收难、"农民工闲置"、"民工荒"、征地矛盾突出等,已成为当前发展和稳定的最大瓶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是农村经济突围、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社会管理升级的大文章。要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建立合理有序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按照"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按照"把监管和服务抓起来、把权利和责任放下去"的原则改进征地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