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翀 《中国物价》2010,(12):23-26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工资上涨与劳动力剩余并存的现象,现有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均未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剩余和工资上涨不能并存,而新古典经济学甚至从根本上否认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本文认为,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来解决工资上涨与剩余劳动力并存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工资发生分化。传统的观点认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劳动力商品价值由满足劳动力延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无法对雇佣工人工资分化的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凯恩斯主义者从微观角度出发提出效率工资理论,试图以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结构来解决非自愿性失业和工资粘性问题。效率工资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存的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和借鉴意义。文章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简要阐述效率工资理论,同时对我国出现的一些就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描述分析了瓦尔拉斯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与现实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差别,做出了当前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建立了最基本的效率工资模型分析当前劳动力市场,得出结论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工资低的企业就业来改善失业问题的政策是无效的。引入工人效用和企业行为用效率工资模型分析当前政策下个人与厂商行为,得出企业给出的合理工资的函数表达以及其中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基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回报差异:对工资歧视的再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东南部十一个省份就业者基于户籍制度的收入差异.户口类型对于工资的影响可以被不同户口类型人群的教育回报差距所解释.不同户口类型人群间教育回报的差距随着教育年限的下降而显著扩大.这一结果支持了在解释基于户籍制度的工资歧视的合理性方面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我国城乡间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引起了基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回报差异,进而导致了基于户籍类型的工资歧视.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5牟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东南部十一个省份就业者基于户籍制度的收入差异。户口类型对于工资的影响可以被不同户口类型人群的教育回报差距所解释。不同户口类型人群间教育回报的差距随着教育年限的下降而显著扩大。这一结果支持了在解释基于户籍制度的工资歧视的合理性方面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我国城乡间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引起了基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回报差异,进而导致了基于户籍类型的工资歧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长三角地区2003-2007年26428个企业的(4046个外资企业和22382个内资企业)面板数据,从行业(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和区域(长三角地区18个城市)层面就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工资溢出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影响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溢出和潜在的技术溢出两种渠道产生:从行业层面看,同一区域的外资企业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冲击和工资溢出效应对同一行业内资企业的工资产生显著影响,且前者对内资企业工资的提升作用大于后者;从区域层面看,不同城市内资企业的工资受到本地和相近区域外资企业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间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是国际贸易影响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从中间产品贸易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解释发展中国家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发展中国家从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一方面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间接地分享国际先进的R&D资本;另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技术学习和模仿的机会。由于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和技术学习的技能偏向性,中间产品进口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刘易斯二元模型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整理了新的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并通过使用分住数回归分析的分解方法研究了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两个群体之间的工资收入在不同的分位数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群体之间的个人特征、就业特征以及制度和社会经济因素构成了影响不同群体工资差异和收入差异的主要要素。群体之间的工资差异是其影响要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制度性因素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雅慧 《致富时代》2011,(5):120-1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的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现代企业为了留住人才,提高生产效率,会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来员工激励。在众多激励方式中,效率工资是其中常用的一种。该文对效率工资产生激励效果的原图进行分析,从而对效率工资的现实运用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效率工资利与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率工资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 ,是宏观经济学在最近 2 0年取得的进展之一。进入 2 1世纪 ,有关效率工资的文献仍层出不穷 ,而企业在实行效率工资时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鉴于此 ,根据效率工资的基本模型 ,分析实行效率工资的利弊 ,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马克思指出了实际生活中的工资运动不同于剩余价值生产分析中工资与劳动力价值相一致的理论假定;对现实中劳动力价值及工资运动的考察与正确把握,必须在劳动力价值价格界限的理论基础上来进行。这个理论揭示了工资由身体标准和社会标准确定,劳动力价值界限的决定要素是纯生理要素与社会历史要素;这个理论的实质,就是否定了工人所需生活资料是仅为劳动者生理需要部分提供生活资料的传统看法。如果工资没有达到劳动力两个界限所要求的内容,那么工资就低于劳动力价值,它成为工人在雇佣劳动制度下进行提高工资的斗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关注城市职工和农民工两个群体工资差异的大小和来源。利用CGSS2013数据和均值分解法,文章考察了人力资本和歧视的贡献。研究发现:在实现就业以后,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特征差异,歧视并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主要存在于就业实现的过程中,就业歧视解释了两个群体大约一半的工资差异;教育从特征差异、回报率差异、就业概率差异三个方面为工资差异做出了贡献;工作经验在工资决定中具有逆歧视作用。我们的研究意味着,要缩小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必须从缩小前市场差别开始,并通过促进市场竞争、明确歧视的实践标准、简化反歧视的诉讼程序等措施来减少就业歧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In the 1930s, John Maynard Keynes and Joan Robinson observed a flex–fix sequence of money wage adjustment, which is changes in aggregate demand may initially change money wages but then money wages will settle at new levels even if unemployment is high. Their discussion of this pattern alluded to the importance of loss aversion in wage setting. This paper shows how loss aversion in wage setting can explain the flex–fix sequence of money wage behaviour in a wa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and ideas of Keynes and Robinson.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文献基础上,本文梳理出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认为在劳动供给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工资差距决定于劳动需求结构变动,而劳动禀赋结构和技术效应结构是研究两者关系的重要范式。劳动禀赋结构模型是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且技术水平相同的框架下,贸易品由于劳动禀赋结构不同,导致单位成本产出水平变动,进而影响劳动需求结构和工资差距;而技术效应结构模型则是在两国生产一种产品且技术水平不同的框架下,贸易品由于技术效应结构不同,导致相对工资和劳动需求关系曲线变动,进而影响劳动需求结构和工资差距,而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传导机制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以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工资结构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市场开放度、劳动生产率与地区工资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国角度来看,市场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很显著,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虽然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为正,但其效果并不明显;分东、中、西地区来看,市场开放度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东部高于中部,更高于西部;人力资本的贡献效应则恰好与之相反;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农业企业制度安排及其经济效率是经济运行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农业企业制度安排的现实,可以将农业企业合作生产和剩余分配的制度安排概括划分为固定工资契约制、分成地租契约制和固定地租契约制等三种形式。针对这三种形式,文章在运用逻辑推理、边际分析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三种企业制度安排进行了历史考察、统计分析和实验检验,以说明和论证这三种企业制度安排的经济效率。文章认为,马歇尔税收等价理论和张五常佃农理论有关农业企业制度安排的研究并非完全对立,这两大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协调;关于这一协调,本文在垄断竞争市场的背景下,提出了融合这三种制度安排的激励效应理论,认为农业企业制度安排经过协调后会提升经济效率,并通过对农业企业的实证检验在理论分析层面证实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By studying a two-sector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firms engage in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unemployment is a result of the existence of efficiency wages, we derive the following results analytically. A country'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manufactured goods increases with the level of efficiencies in the labor market. The open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eads to the equalization of wage rates even though countries differ in their factor endowments and labor market efficiencies. If countries have the same level of labor market efficiencies but differ in their endowments of labor and land, the opening to international trade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wage rate in both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ortance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 state's decision to adopt an above-federal minimum wage leve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ate political leanings are the primary factor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state minimum wage laws since 1991. Further, state cost of living differences do not appear to influence a state's decision to increase its minimum wage above the federal level. This result is interesting since proponents of raising the minimum wage cite the rising cost of living as a principal justification for an increase. Our findings should be of special interest to economists responsible for analyzing and forecasting labor cost trends within and among states where their employers operate or plan to relocate.  相似文献   

20.
分工、交易与协同劳动创造价值乃是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一般形式,基于劳动价值论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被作为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主体内容。《资本论》第1、2、3卷分别从历史维度、逻辑形态和具体形式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企业是劳动合约的实体形式,劳动者通过协同在企业中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统领着马克思经济体系的各个范畴,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企业理论依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