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供应计划编制与执行问题,归纳土地供应计划编制及执行的基本经验,进而提出改进与提升的对策建议和具体措施.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结构、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计划,建立适当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诸多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农村土地流转离不开金融支持体系的有效运营,当前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的制度不够健全、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不能满足土地流转需求、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本文基于现实状况和政策法规基础上,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为中心,以金融支持为出发点,介绍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机构的各种功能,对一些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并对以后金融机构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以更好的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政策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将流量建设用地指标引入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系,解决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新增与存量用地供应关系分析,构建基于新增与清退互补的流量管理模型,模型通过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难度系数和新增清退比,调控土地供应来源结构,支撑流量管理。研究发现,土地利用计划流量模型通过引入流量建设用地指标和新增清退比的设置,可提高土地供应能力,优化土地空间格局,撬动存量用地开发,提升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分权与激励: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分权边界以及激励契约,探索提高有效土地供应的措施以增进土地宏观调控成效。研究方法:应用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分权理论与激励理论,分析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结果:(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中的权力边界不是固定的,不同权力呈现出不同的分权变化路径;(2)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具有“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特征,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执行激励强且易考量的供地任务。研究结论: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设立合理的土地供应分权边界是实现有效土地供应的基础;而促使地方政府将中央供地计划落到实处的一个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约束地方政府供地行为的土地供应“激励契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土地政策尤其是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我国低碳经济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政策参与低碳经济构建以低碳经济项目的土地供应为主,而土地供应参与主要包括土地的供应量、供应价格、供应方式和供应结构等方面,完善低碳的土地法律法规对构建低碳经济也很重要。研究结论: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参与我国低碳经济的构建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为了使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健康、有序地进行,长沙市在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健全土地储备体制、建立土地储备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一是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土地储备工作,保障储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供应;二是为规范土地储备行为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及制度,如《长沙市土地储备管理制度》、《长沙市储备土地出、入库制度》等;三是建立了决策例会制度,解决了诸如制定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土地年度供应计划,确定大宗储备土地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以深圳市为对象定量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演化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空间Logistic模型和Markov模型,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空间Logistic和Markov模型集成可提升单一模型的应用能力,宏观上利用Markov Chain进行土地利用规模总量预测,微观上利用多分类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解决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的联合解算提高空间回归精度,同时可以确定每一个土地利用单元转移概率,实现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预测;(2)基于集成模型开发出的应用系统能够有效仿真和预测深圳市土地利用演化,通过验证系统预测精度能够满足近期土地利用预警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编制。研究结论:空间Logistic和Markov的集成模型是研究区域近期土地利用演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集体土地进入市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行集体土地征用出让方面的弊端,提出了在国家土地供应计划的控制下,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土地所有者,与政府共享土地出让金的构想,探讨了健全配套法规和国家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供应计划等手段调控集体土地市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统筹存量与新增建设用地"首度写入年度用地计划,土地供应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实践中,建设用地不能一味增量土地,完全依赖存量土地对于许多地方也不现实。要"统筹存量与新增建设用地",进一步研究有效路径,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做好统筹安排,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土地供应趋紧今年,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土地市场监测监管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省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尚存在数据准备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违规和违约行为,现有的系统功能制约着监测监管工作的深入,监测深度不够等问题。强化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工作应采取:落实监测监管责任,加强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监管,建立违规出示公告和疑似闲置土地每周督办制度,建立建设用地审批、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研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现阶段如何引导政府科学管理宅基地和农户合理利用宅基地,建立基于农户及其经济行为的宅基地管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理论推理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宅基地管制中农户和政府的决策模式进行分析,对浙江省朱庙村等20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以判别分析模型为基础,运用数学建模、调查问卷和数据模拟分析等方法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判别模型,并投入实际运用验证.依据影响因素和模型分析结果,从取得、流转、退出等3个方面构建宅基地管制框架.[结果]现行管理制度下宅基地流转的资金补偿、家庭人口数、宅基地面积、闲置宅基地面积大小等4个因素对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判别影响不太显著,年纯收入、受教育年限、年龄及宅基地升值预期等4个因素对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判别影响不太显著;将农户流转意愿判别模型投入实际运用验证,发现模型的判别效果良好.[结论]影响农户是否愿意将宅基地流转出去的主要因素有资金补偿、家庭人口、宅基地面积、闲置宅基地面积.  相似文献   

12.
To identify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that support sustainable land use; a farm household modelling approach is applied to analyze micro-economic supply reactions to various policy measures. The modelling framework links agro-technical and economic data, and takes both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decisions into account, allowing land use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djust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farm household objectives. Different types of farm households ar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source endowments, savings coefficients and time discount rate. Actual and alternative (sustainable) cropping and livestock activities for different weather regimes are defined for southern Mali. The effects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expected farm household welfare of adopting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and modifying prices, transaction costs, access to credit and land taxes are demonstrated. Even with full information on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strong policy interventions are required to halt soil degradation. Structural policies proved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price policies to reduce soil degradation while maintaining positive income effects. When prices are determined endogenously, structural policy loses some effectiveness as an incentive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due to the effect of additional supply on local cereal and meat Prices.  相似文献   

13.
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实践基础上,作者完成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初步构建了辅助设计系统,并对设计系统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如专家系统、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分布式数据库设计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3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集中于政策对地价的影响、城市土地供给结构与策略的时空动态、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展、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和结果、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盘活等问题;国外研究侧重土地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对地价的影响、土地市场的福利效应、土地产权的性别不平等、征地制度的公平性等。研究结论:2023年土地经济研究领域实现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下一步应着重通过理论研究的创新实现政策的体系化阐释,通过实证研究的深化促进政策的系统性设计,更好地服务新时期的土地制度改革。2024年将重点关注土地经济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与权益实现路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制度试点等方向。  相似文献   

15.
Managing land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is a key factor in achieving successful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sustainable land development. To manage land, each government has a land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 A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 (LAS) enables identification, registra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about land in compliance with land policies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effectively. In this context, land information systems (LISs) are designed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related to land, to provide tenure assurance and to manage natural resources sustainably. In Turkey, the neces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was recognised by public institutions in the early 1990s. The Land Registry and Cadastre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TAKBIS in Turkish) started to manage land registry and cadastre data and processes throughout Turkey. By using a standard framework, the project aimed to digitise land registry and cadastre data and to perform all activities and queries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project did not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of success because the data infrastructure was not standardised and did not meet the data requirements of other stakeholders at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On the other hand, studies of a new e-government project called Turkish National GIS (TUCBS in Turkish) was initiated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geographic data infrastructure (GDI) which allows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geographic data and corresponds to national-level user requirements and Infrastructure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in Europe (INSPIRE) specifications. In this study, to provide data interoperability among different institutions and meet stakeholder needs, the data model of the Land Registry and Cadastre Data Theme is examined and improved. With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 ISO 19152 Land Administration Domain Model (LADM) and INSPIRE Cadastral Parcels are examined and applied as the baselin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addition, main land and land group parcel types in the Turkish cadastral system, the main rights, restri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related to land in the Turkish registration system, mortgages established over rights, cadastral maps, standard subdivision of two-dimensional (2D) space with special names, surveyed point and monumentation types were explained briefly within the revised land registry and cadastre data model. As a case study, data set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ere transformed to open data sets compatible with the model. This model enables data interoperability in land-related applications. However, models should be kept as simple as possible for effective data trans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21年国内外土地管理领域研究进展,展望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土地管理领域研究涉及国土空间内涵、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管理法律以及存量低效用地利用等;在国际上,土地权利平等、农田保护、土地信息化管理等问题备受关注;土地制度历史变迁、土地市场管理、土地产权与农田保护是国内外研究共同关注的重点。研究结论:2021年土地管理研究紧扣理论问题与实践需求,在探索国土空间治理基本概念、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土地管理基本理论、土地法解释论研究以及土地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等方面仍有待加强。2022年土地管理领域或将重点关注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探索、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与城乡土地收益分配、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治理体系构建、土地管理专项立法、面向双碳目标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城乡空间高质量发展、耕地资源长效保护、土地信息化管理等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是实现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的有效供给以及提高国家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等几个方面的必然需要。文章分析指出了近年来在国家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财务管理制度的深入研究,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基本保障的长效机制以及强化项目预算管理的约束性,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讨政府的经营性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方法,以增加出让收入及抑制开发商囤地行为。研究方法:实物期权理论,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将土地供应权视为基于房产的实物期权,推算出了最优供应时机和理论价值,研究发现市场不确定性将提高土地期权价值,并使最优供应时机延后;(2)案例比较分析发现,地块的实际出让时间越接近理论最优供应时机,出让收入越高,但实际上政府对地块并未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研究结论:(1)依据实物期权模型做出的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更能有效地把握市场形势波动的时机;(2)模型在中国的应用需要可监督的公共财政体系以及财政分成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市场交易和城市创新指数数据,从工业结构调整视角,探讨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研究方法: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能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尤其是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工业结构调整是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路径,同时该影响路径存在非线性效应,即当工业结构优化度超过门槛值时,选择性供地对城市创新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应结合地区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引导地方政府合理选择供地策略,完善财税制度和政绩考核体制,约束地方政府无差别供地行为;完善工业用地差别化供给政策,构建企业准入门槛体系,引导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策略促进城市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定量反映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一年前的土地供应量对房屋供应量的影响是正的,对房价的影响是负的,两者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但土地供应量增加对降低房价的影响力非常小。两年前的土地供应量虽然影响房屋供应量,但却不影响房价。研究结论:影响中国当前房价的因素非常复杂,增减土地供应量对调控房价有一定作用,但必须同时有其他工具的辅助,否则其效果很可能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