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知识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经过有效组织、有明确的物质载体、易于获取和学习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储在人们头脑中的经验、技巧和诀窍等,暂时没有文字记录,也不容易清晰地表达。岗位隐性知识是重要的岗位资源,实现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获取并使其向显性知识转换,是促进岗位工作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对钢板计划员岗位隐性知识获取与应用进行研究,主要涉及2个体系、2个动作和2个机  相似文献   

2.
在制造企业中,与工艺相关的知识贯穿于产品设计开发、研制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过程,工艺知识是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企业技术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在科研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知识资源,既有标准规范、科研报告、工艺文件、知识产权等显性知识,又有研制经验、技术诀窍等隐性知识.而研制经验等隐性知识是以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难以实现有效的工艺知识以及积累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客户知识是实施延迟策略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织资源.剖析了客户知识在生产系统中的流转逻辑;研究了客户知识管理在延迟生产系统的演化规律: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上游的生产活动是将客户定制需求信息抽象、收敛和集成为客户知识的过程,并为后续的定制生产做准备;而CODP下游则是客户显性和隐性知识交互,在客户全程/实时参与下的定制过程;以定制家具为例,阐述了基于客户知识管理的延迟生产系统的运行逻辑;最后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当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逐渐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知识挖掘、知识共享等知识管理活动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知识管理中,根据描述知识的难易程度可以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传播、表达、确知、编码输入计算机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难以清晰表达、传播、共享的知识,如组织成员的技能、经验、诀窍、沟通能力等。显性知识与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对知识资源及其使用环境进行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要求企业为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存储和共享提供各种机制、方式和途径,并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共存与转换,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市场环境变化,使企业能够做出快速反应。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发展的自然产物,是企业应对知识经济多变环境的必然选择。广东核电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实体。广东核电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将知识视为广核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存在于广核中的员工隐性知识、信息技术、公共关系、经营战略等  相似文献   

6.
知识已成为继劳动力和资本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增长要素,处于知识经济中的监理企业也在追求组织绩效的同时,体验到了知识管理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变革。知识管理改变了监理企业经营的时空观,彰显了智力密集型企业的巨大潜力。论文利用知识管理有关理论,结合监理公司实践,论述了知识积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过程,指出了监理企业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互动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方法,体现了知识管理在监理企业持续组织绩效提高,以及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培育过程中的根基作用,阐明了知识资源的资本化为监理企业持续创新之源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提升组织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之需知识管理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稳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处理,而隐性知识则不易掌握,它存在于公司员工的大脑里,是员工经验的体现。知识型企业能够对外部市场的作出快速的反应、明智地运用企业内部资源并预测市场的发展及其变化。当今国际管理发展的三个趋势是: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从信息资源开发走向知识资源开发,由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走向INTERNET结构。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信息管理只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一不定的…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经济对图书馆的影响1 知识生成功能发生变化。知识经济中所讲的“知识”按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996年的报告分类 ,有四大形态 :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前二者称为显性知识 ,可以通过读书、听演讲和查资料获得 ,后两者称为隐性知识 ,是社会上深埋着的知识 ,不易从正式信息渠道获取 ,要在社会实践和特殊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对知识的生产 ,既要重视显性知识的生产 ,又要重视隐性知识的生产 ,而过去往往认为隐性知识的生产应是社会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任务 ,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2…  相似文献   

9.
<正>知识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的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在组织中构建起包含一个人文与技术的知识系统,并将组织中的知识与信息通过获得、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分享、创造等过程达到不断收集、创新和运用的目的,从而使隐性知识不断显性化,显性知识不断规范化,将个体同组织的知识不断积累,逐步形成组织的智慧资本。知识管理的优化,加快了企业技术、管理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管理最佳实践是在一定范围内经实践验证过的最好的管理经验,是管理成功带来的副产品,也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管理经验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存在于管理者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其源于管理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且依赖于管理者的主观开发和认知;另一种是存在于各类文件中的显性知识,是对有效的管理方法的总结和固化。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施工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七个步骤,其中达成共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应用规划,以及整个体系的持续运营,是施工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正>基础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是企业开展科研生产活动的动力源泉;基础管理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积累、共享、共用,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总结、提炼基础管理工作经验,并在更大范围内交流、推广,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对多年来积累的基础管理工作成果进行了筛选、提炼和整理,最终汇集了21篇优秀  相似文献   

13.
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过于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存在。事实上,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企业技术的经验、判断力和决策时的前瞻性等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形成供电企业竞争优势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加强对供电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时代知识企业人才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企业理论讨论企业性质一般都是根基于传统经济形态展开的,到了新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成了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核心的经济资源,而隐性知识具有功能上的专用性、运用上的主动性、转变为显性知识和产权固化的困难性、计量定价的艰巨性和交易不易,决定了通过缔结长期契约运用隐性的经济性,据此我们发展了传统的企业理论,并且依据发展后的企业理论探讨了新经济时代知识企业如何确定拥有特定隐性知识的人才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继人、财、物之后,企业的第四类重要资源。构建知识共享体系,开展知识资源化管理,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和方法。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体系开展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将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高度个性化的经验、方法、技能等)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临工构建的知识库体系,不同于以往的档案资料管理,以往的资料管理是静态的信息孤岛,只能单独管理部分显性知识。而本知识库的的特点在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一起管理,并以产品的BOM为引线形成关联网状结构,并可将失效数据、历史数据与现在生效数据区分开来,但又不割裂其原始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知识管理研究重心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经济全球化对知识管理研究的影响。指出知识管理的研究重心必须进行迁移,迁移的方向是由局部隐性知识向全球化显性知识转移,从微观知识向全球化宏观知识转移,从描述性知识向方法论知识转移,同时指出了新一代知识管理的智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知识管理继显性知识资源采集逐渐成熟后,深入开展隐性知识挖掘的启动之年,知识社区的应用推广成为研究院"十三五"期间知识管理的重点。如何推动知识社区的发展,使其为创造和共享组织知识作出积极贡献,对组织而言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挑战;如何参与有价值的知识社区,在群体中有效的学习,提升个人竞争力,对于个人来讲同样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挑战。从认识的角度,笔者对知识社区应用推广的重要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希望揭示知识社区的本质内涵,以引起组织和个人对知识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技术转移的核心是知识转移.论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理论,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研究了研发管理中的技术转移效率问题及产权治理机制.将事前契约看作事后权利参考点,由于技术创新知识边界模糊,包括不可缔约的隐性知识和可缔约的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更多地体现在研究人员的人力资本中,因此,事后技术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技术转移效率损失.研究认为当创新价值和研发成本的不确定性大时,采用一体化组织形式并且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赋予公司的技术转移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知识管理是企业对自身获取、吸收、传递、创造、利用各种知识资源的行为进行管理的活动.任何企业要想保持蓬勃的创新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开展知识管理是必经之路.我国航天企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但在早期的科研生产中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使部分形成的知识无法对航天型号科研生产提供有效支撑,也难于推动航天技术的快速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