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城市化水平,比较综合地反映了城市与区域这个大系统动态发展的过程及其特征.分析城市化的进程情况和预测今后城市化的水平,是市域(县域)规划、市(县)城镇体系规划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以往常用于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模型主要有: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概率统计分析模型,以及基于灰色系统建模理论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对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和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得出现阶段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系统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的结论,到"十二五"末,将实现优质协调水平.运用GM(1,N)模型,对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系统内因分析,提出陕西省要以增加研发经费和...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再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争论颇多,本文试图就这些争论提出自己的判断。依据钱纳里标准和IU、NU比以及与同类国家的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化水平而言有所滞后,但滞后程度较小;当前的城市化速度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并未盲目冒进。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分析后发现,未来十五年我国城市化仍将以较快的速度推进,但其发展速度与前十五年相比将有所减缓。估计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2025年将达到60%左右。此后,城市化速度显著减缓,2040年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5%,2050年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4.
董瑞征 《价值工程》2019,38(4):38-41
我国城市化水平一般是指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一个地区城市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该地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而城市化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指标,城市化水平预测是将定性问题用定量结果表示出来,对其研究成为科学评价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关系的数学模型主要分为这三种类型,分别为线性关系、对数曲线关系和Logistic曲线关系,本文以广州市的人均GDP作为自变量,城镇人口比重数据作为因变量用这三种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发现线性关系的拟合效果,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线性回归结果进行对比,得出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湖南省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产业结构相关指数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综合水平对产业结构综合指数、产值结构综合指数、就业结构综合指数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城市化与产值结构综合指数存在唯一的长期均衡关系,且对产值结构的影响短期内为正、长期为负.城市化综合水平对产业结构综合指数与就业结构综合指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并且其冲击长期内能解释产业结构预测误差的70%左右.城市化是促使湖南省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重要因素,整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化:水平测算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进程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这一指标在测算我国城市化水平时,未能考虑我国隐性城镇人口,往往导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普遍低于世界其它国家.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隐性城镇人口的基础上,对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水平测算公式进行修正,并具体用于测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得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进程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准确预测我国未来的城市化水平,并对我国2020年“城乡互动,工农互促”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进度进行了预测,提供决策支持。得出了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最低值、期望值和乐观值以及相应的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动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天津城市化进程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二者的关系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研究从系统耦合的角度对二者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天津市物流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耦合综合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度模型、系统演化模型结合2002—2012年的数据对天津城市化和物流业的耦合关系进行评价,同时利用RBF神经网络对未来五年天津城市化和物流业两个系统的耦合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的度量与发展取向——基于DEA的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经济、社会、城建与环保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复合系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以甘肃省的12个城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甘肃省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是县级市。科学评价县级市的城市化状况,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县级市城市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ahalanobis-Taguchi System,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最后,以江苏省52个县(市)的典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揭示江苏省县级市城市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偏离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衡量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典型模型 ,度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度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5-2009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建立了基本的分析框架。首先以全国各省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城市化对中国碳排放的整体作用方向,然后利用面板变系数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城市化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城市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大;就不同省份而言,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人口规模、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均会使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发生变化,且相对而言,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井晓鹏  周杜辉 《城市问题》2011,(7):66-68,95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2008年陕西省83个县的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分异,评价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一致。陕北、关中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较高,陕南则相对较低,各自区内差异明显。可见,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于县域城镇化水平简单、实用,且有效避免了人工赋权的主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对美、英、法、德、日五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美、德两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内生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外生均衡型城市化模式代表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当中的两种不同模式。其中,德国模式不仅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避免了严重的"城市病",而且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A nonlinear, three-sector, two-region wage and price endogenous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 growth, the pattern of demand,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urba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low-income developing country starting at a low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model represents a closed economy and is therefore more suited to a large country. It is validated on Indian data and traces its development path well from 1950 to the present. The sectors modeled are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services with the latter two being located exclusively in urban areas. The three sectors are linked with an input-output matrix which subsumes transportation costs incurre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model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long-term changes, e.g., over a 30-year period, and factor mobility is therefore assumed to be “almost perfect.” The model demonstrates that rapi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high rates of investment, and Engel demand effects combine to produce a continuing increase of urbanization as development occurs in an economy.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dependent on high overall population growth: inde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 lowering of overall population growth might speed up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The pattern of demand and changes in the pattern can affect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significantly: in particular, Engel-type demand changes serve to mak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logistic. Technological bias effects are not very strong but effectiv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olicies might speed up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nsiders translog and Cobb-Douglas stochastic frontiers in which the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are defined by three different models. The models involved are the time-varying inefficiency model, proposed by Battese and Coelli (1992), the inefficiency effects model for panel data, proposed by Battese and Coelli (1995), and the non-neutral frontier model, proposed by Huang and Liu (1994). Technical change is also accounted for in the frontier models. Predicted technical efficiencies of the wheat farmers and estimates of the elasticities of wheat produ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different inputs and the returns-to-scale parameter are compared under the different model specif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构建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环渤海经济圈17个沿海城市1996~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进行分解,并分析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且区位差异显著,沿海省份间的差异逐步扩大,山东省省内城市化水平差异问题突出,河北省、辽宁省省内城市化水平差异有逐步减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灰色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建  蔡锦忠  潘焕祥 《基建优化》2005,26(5):106-108,116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往往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很多数据需要通过科学的理论去建立合理的模型来推算,本文采用灰色理论建模,以GDP预测为例详细说明了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建模过程。该模型对于预测城市总体规划中水文、人口、用地规模、城市化水平、交通运输发展、公共交通以及客货运量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