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31):159-161
随着时代发展,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跟实践能力要求脱轨。本文探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强化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的创新精神,以期建设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工程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对商科人才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商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求也在持续发酵,而创新创业是对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不可偏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建设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余湘青 《中外企业家》2013,(6Z):181-181
法学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迫切命题。在传统的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之外,依托毕业综合训练开展对于法律职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亦是有效途径。法学专业的毕业综合训练应以全实训为训练方式,可以通过基本法律知识测试、模拟案卷审核与评判以及模拟法庭演练等方式开展。  相似文献   

4.
李丽萍  王怡  杨东红 《价值工程》2012,31(17):240-241
工程管理专业是横跨管理与工程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既懂相关经济管理又懂工程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力开展工程管理实践教育是学科的专业特性的必然要求,但在实际中却出现实践教学与社会、市场脱节的倾向。本文分析了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中存在实习实践难度大成本高、现行实践教学安排导致实习实践难以深入和全面、理论与实践教学难以结合等实际问题,从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采用"4+1"模式、设置双导师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职教育中外语教学的特点,针对实践教学日益受到关注的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韩国语人才,要求高职韩国语教育向实践性纵深层次和领域发展。由于长期以来理论教学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韩国语专业技能训练方面明显不足,这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无法达到社会对应用型韩国语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因而应加强其实践教学环节,全面的培养学生翻译技能,本文主要对韩语翻译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法进行初步地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应该成为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创新实践教学、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是理工科院校会计学"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必要手段和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工程训练中心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大学生结合实际锻炼个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认识、培养兴趣、并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实践起到连接器的作用,是校内重要实践教学基地。本文就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当前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活动培养方面的几个问题,结合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将ABC-KAQ双相模式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之中,并提出了培养强化技能训练意识,课程改革作为促进动力,切实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实践活动中将ABC与KAQ相结合,借鉴“教学企业”拓建学生实践新平台,搭建技能型教师队伍、实施技能清单制培养等六大措施.  相似文献   

9.
姚伟春 《价值工程》2011,30(1):269-270
工程技术训练是技术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工程技术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训练基地教学硬件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创新能力训练等各方面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以此加强和提高工程技术训练教学质量,建立高质高效机制的工程技术训练平台,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的培养出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突出工程意识、创新意识与综合设计能力,提出了要以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培养为目标,探索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优化整合的意义,探讨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教学模式,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创新竞赛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探索,分析了优化整合出现的技术问题,讨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整合的创新。研究结果有利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的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彭晨月 《价值工程》2011,30(26):167-167
本文探讨了在生理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理论课教学和试验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海玲 《价值工程》2014,(19):247-248
工民建专业的设置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人才的定位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要落实具体的实施措施,构建适应工民建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道德"为准则,组织和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出一条工民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兴军  邓子龙 《价值工程》2012,31(9):208-209
为满足机械工程人才需求,结合学校特色,探讨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给出了优势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思路、分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介绍了师资队伍建设,重点讨论了优势专业建设中教育教学的改革。形成了较完善的适应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方案,加强了工程实践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快速发展机械行业提供了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杨春霞  宋志伟  康健 《价值工程》2013,(29):211-21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该计划旨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卓越人才。因此,分析了现行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设计了新的培养方案,进而研究了实施该方案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社区护理是以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因此,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培养社区护理人才非常重要,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由此,如何提高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已成为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的重点。本文就此进行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过程的构想,把护理研究课程融入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以培养护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慕东周 《价值工程》2011,30(25):262-263
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的核心。设计合理的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核心,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人才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采用多样的课程形式和课程整合,培养满足三个符合度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张旭昀  王勇  孙丽丽  毕凤琴 《价值工程》2012,31(17):264-265
本文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分析了工科类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在遵循案例教学法实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金属腐蚀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金属腐蚀课程课堂案例教学模式,以期为开展创新型材料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何春霞  朱煜钰  吴雁平 《价值工程》2012,31(31):233-234
传统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弊病,严重束缚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改革和探索,实践表明,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